白节过春节,蒙古族人民叫做“大年”。古时候,将春节称为“白节”。如今,人们将农历正月叫做“白月”。原来,蒙古族人以“白”为吉祥。据说与日常饮用洁白的奶食有关,包含着恭贺新春、吉祥如意之意。“白月”也是人们相互交往聚会的时节。节前,人们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备下羊肉和各种奶制品,加上几坛上好的美酒,然后开始“调马”。除夕,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一些,。除夕人们还纷纷地向长辈人敬“辞岁酒”,围坐吃饺子,俗称“黄馍馍”或“扁食”,耍“嘎拉卡”(下棋),还要听艺人说书,通宵不眠,沉醉在欢乐之中。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早已调好的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习惯上这种敬酒每敬必喝,有的还边歌边舞,串包男女利用这个机会赛马,尤其是青年男女各不相让,他们大都以“浩特”之间距离为比赛距离,开始男女追逐。 蒙古族人民把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称作“白节”,这是为什么呢? 农历正月在蒙语中称为“查干萨日”(意为白月)。蒙古民族最崇尚的是白色,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这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有很详细的描绘。 现代蒙古人也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晚上,全家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是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依次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白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整个白月期间,草原上的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带上崭新的哈达和美酒等,三五成群,挨家挨户给各浩特(定居点)的亲友、家长拜年。端午节每年阴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蒙古族有一个特殊的风俗就是打大围,它的规模之大,常超过其他猎日,因此在东部区,个别地方甚至把它作为蒙古族的“猎节”。 打大围,是蒙古族围猎中相当壮观的一项活动,一般在一年中要进行两三次或三五次,日期主要采取约定的办法。但五月端午打大围,却是一次固定不变的围猎活动。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次蒙古族部落遭到异族的侵袭,由于部落成员都出去打大围,从而使一场报复性的仇杀得以幸免。这一天正好是阴历的五月初五。所以从那以后,五月初五都要打大围的习惯就传承下来了。还有一种传说是:成吉思汗是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围猎受惊致死的,后来,就把五月初五作为猎日,以射杀群兽,保圣主的宠爱之恩。无论哪一种说法,都表明蒙古族人民对自己部族的热爱,所以这个传统猎日,代代相传,一直沿袭至今。 打大围开始的前几天,部族人员聚集在一起,大体约定了围猎的路线、范围,并推举打大围的总指挥“阿宾达”。担任这一职务的一般是这一带既善于打猎,又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人。 打大围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门猎。主要是在山区,猎人把猎物从山口往一个山沟里围。另一种是“围猎”。是在平原地区。因没有山沟,地势平坦,打猎时就在几十里的方圆内,从四面八方往中间围。 围猎开始,猎人们骑着最好的猎马,背着枪(或弓箭),腰间挎着猎刀,别着布鲁,带着成群的猎狗,农业区还赶着大车,从不同的地点进入围场。 打大围到了中午,猎人们三五聚,点起篝火,就地野餐。餐后,继续围猎,下午黄昏十分,围猎进入高潮。而这时的猎物也是非常的丰厚了。黄羊、野兔、老虎、豹子都是猎人们一展身手的好对象。围猎中,最能表现出一些神勇无敌的英雄,有些艺人也从此取材,创作出一些传奇故事,流传于民众之中。也有些老人趁机给那些好猎手介绍对象,从中娱乐。这样一直到天黑,猎人们满载而归。 端午节过后,盛夏到了,生产活动也随之多了起来,此时禽兽也到了繁殖期,所以狩猎活动也就基本停止了。勤劳的牧民们每天驰骋在无垠的草原上,用骏马和套杆看护着自己的畜群,也用心在等待着下一个更加丰收的端午猎日。兴畜节蒙古族是游牧民族,爱畜如子。正月里给人过春节的时候,也不忘给牲畜过新年。兴畜节也蒙古语称玛力音新敖如鲁呼,也可译作“迎春宴会”,是蒙古族牧民很早以来的传统习俗。这一节日没有固定日期,大体在正月和清明前后。以每个村落为单位,预期举行。到期男女老幼集合在野外,支帐幕设锅灶,将所有牲畜赶来,查看膘情,研究春天接羔接犊的问题,给肥壮的种公畜挂彩。然后有摔跤、说书、唱歌、好来宝等娱乐,然后举行一些简单的宴会,欢庆节日。 苏尼特人的兴畜节是在除夕这天举行,其中抹画公羊是重头戏。除夕这天,苏尼特一带的牧民们要像打扫居室一样把羊圈牛栏打扫得干干净净,把牲畜都赶回来,喂饱饮足,然后在羊圈的正中央,四四方方空出九块羊砖,起过羊砖的地方,露出个四方坑,这就是“羊席”。羊砖是牧民们用羊粪踏实的方块形的羊粪砖。将这些羊粪砖搬到浩特东南――太阳上升的方向垛起来。蒙古语叫做“堙德尔”。当东方启明星缓缓升起以后,全家男女老少换上崭新的衣服,来到堙德尔跟前,摆上食品,焚燃九柱香,向天向地泼洒新茶、黄油、饼子,对着新年灿烂的太阳磕三头。接着在羊席上拢一堆火,把香柏叶、黄油、饼子等等撒上去,插上几柱香,让圈里的羊儿们闻闻它们燃烧出的芳香味儿。 对于群里的公山羊绵羊,还要特殊优待。就是要给它们进行抹画礼。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扳着羊犄角把它们拉到羊席跟前。大人们则端来一只盛着黄油、鲜奶的银碗。扳开羊儿的嘴,把碗里的东西喂进去一些,然后在它们的脖子上系一条哈达,脊背上撒些黄米,接着吟唱道: 形态如盘羊,威武似大象。大角头上盘,肥尾臀上长――用美味和佳肴,抹画这洁白的公绵羊……道繁殖的季节,产出千万只羔羊。到来年的春天,生出无数只羔羊……在风中吹不走,在雪里不迷向,天旱不炸裙,雨涝也无恙……愿我有福的牲畜,孽生得像黄米一样!而后把它们放回群中,泼点奶茶,这就是抹画公羊,寓意牲畜繁衍兴旺。抹画公羊以后就把圈门打开,牧羊人赶上羊群准备出牧。此时女主人赶快跑出来,端了满满一盘白油、黄油、酸油、奶豆腐,还有饼子和其他熟食,就是抹画公羊的食品,这些都通称米列德斯,女主人它送给牧羊人。牧羊人欣然接过米列德斯,优哉游哉跟在羊群后边出场了。 初一出门拜年的人们,倘若看到出牧的牧羊人,便下马给牧羊人拜年。牧羊人把米列德斯赐给来人。尝过米列德斯的客人,一定要绕过羊群走路,不能从羊群中间横驰而过。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牧羊人放牧归来,主人要早早迎上去:“初一羊吃的稳吗?”牧羊人总是说:“羊吃得很稳。”说着把装米列德斯的口袋摘下来,倒进木盘,作为“牲畜的福祉,祖先的恩赐”,与左邻右舍分享,还要饮酒唱歌热闹一番。 克什克腾旗的蒙古人,在二月初才给牲畜过新年,日期也不固定,需要事先约好。这一天,一个浩特的男女老少早早起来带上食物、帐篷,集中到一个水草丰美、环境幽雅的僻静之地,搭起帐篷,支起锅灶。待放牧的人则赶着各家的牲畜,从四面八方向这里靠拢的时候,孩子们就迎上去,替他们照看牲畜去了。因为今天是兴畜节,这些羊倌、牛倌、马倌、驼倌都是有功之臣,无论年纪大小、辈份高低,暂时休假,被请进中央的大帐篷里,跟那些德高望重的乡间父老并肩坐在一起。大家推选一个“尼尔巴”,即管总务。他指导大家将带来的茶和肉放进一口大锅里熬煮。在此期间,人们把从各家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奶食、饼子、瓶酒,摆在牛羊倌们和父老面前。然后各取点样品向高天大地、四面八方泼散,而后大家可以动口分享。当肉快炖熟的时候,刚才那些照看牲畜的孩子,就把奶多的乳牛、驹多的母马、公羊公驼这些“牲畜的代表”牵来,让父老或牛羊倌们在每只的头上或额上抹画一点黄油,祝福一番:“愿你成为万只羊的头,千头牛的首!”把头羊脖子上的旧布条取下来,换上新的。这时,大家才可以大口吃肉,不停杯地喝酒,尽兴地热闹。这中间往往要穿插一些赛马、摔跤、射箭等小型比赛来活跃气氛。和苏尼特牧民一样,克什克腾旗人也会将这天的食物与大家一起分享。所以对这天吃剩的酒肉饭菜奶食饼子,尼尔巴要作为“牲畜过年的口福”,分发给大家享受。另外在巴林等地,牧民们对此节日也是相当的重视。 我国古代,家家都讲究人丁兴旺,但对于草原上纯朴的牧民来说,畜群兴旺也是一样的重要,因为畜群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东西,如果没有它们,草原将失去应有的生机活力,草原上的牧人也将成为无米的媳妇,不知怎样为炊。所以让我们也用牧民们的一句颂词来祝福草原牧民吧:抹画这洁白的公绵羊……到繁殖的季节,产出千万只羔羊。佛灯节佛灯节是一个宗教节日。农历十月二十五日,是一百零八岁的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圆寂升天的日子,在这一天,僧侣众生都燃起佛灯为他举行葬礼。从那以后,为了纪念这位宗教界伟人,一些徒子徒孙就逐渐创立了佛灯节。也有一说是为了纪念宗喀巴的诞辰。随着黄教在蒙古族地区的日益兴起,这一节日便在民间流行起来。 各喇嘛庙都集会念经,夜间星星出全后,点千盏佛灯,参拜的人极多,每户每家也都在星星出全后在佛前点灯,用新鲜黄油供佛,预备甘美的“阿木斯”吃,并赠给邻里。传说这天是黄教始祖宗喀巴的诞辰,也是圆寂之日,所以这是起源于宗教的节日。 每到这一天,卫拉特蒙古部邻近居住的几户人家,就在浩特东南半里左右的地方,用泥巴或砖头垒一个六尺高的敖包。等到暮霭沉沉繁星满天的时候,各家各户就把自制的佛灯拿出来。在一个长者的导引下,把他们插满了这座敖包。卫拉特的这种佛灯是用白面捏的,在草棍上绑上干净棉花,嵌进中间作为芯儿,里面再注满酥油便成为一个灯盏。这种灯盏每人至少要做百盏,多者不限。因为宗喀巴活了一百零八岁,是个长寿老人,所以人们做许多的佛灯,虔诚之余,也是为了给自己讨个吉利。这样一来,敖包上的灯盏就上上下下插得满满的。当大家都把各自的灯盏点燃后,敖包就变成一座灿烂的灯山,美丽壮观。此时,大家在灯山下跪围一圈,祈祷宗喀巴佛爷慈悲恩典,赐给我们长命百岁,保佑众生健康平安。然后围绕登山顺转三圈,各回各家喝茶吃饺子。察哈尔蒙古的佛灯节与卫拉特蒙古部的还有区别。在察哈尔地区,灯盏是把莜面用放了砂糖的奶水搅起来捏成的,把芨芨草棍上缠上新棉花,插进每盏灯里作为灯芯。再用黄油一盏一盏灌满。以家庭为单位,每家至少也捏几百盏,家富的捏几千盏,都一圈一圈摆在铜盘或木盘里。晚上星宿全了以后,把佛灯搬出来,从佛包开始,居室、凉房、羊圈、羔棚,都要摆上。每人手拈一柱燃着的黄香,在长者的带领下,用它把所有的佛灯一起点燃。顿时浩特灯火通明,倘若佛祖居住的灵界般金碧辉煌。接着大伙都集中到一个大户人家,围绕火撑子坐个圆圈念玛尼经。再炖上一锅鲜美的羊肉。一圈玛尼经念完了,锅里的羊肉也煮熟了。大家一起分享这佛祖赐予的神食。吃喝以毕,各自回家睡觉。 巴林蒙古族在这天要做一种叫“蒙利森巴达”的点心,做法是将炒米碾成碎米,用黄油炒后加入红糖,在“琶纳” (做奶豆腐的模子)内压成硬块,然后按四方形和三角形切开,互相送礼。在大人们念玛尼时,孩子们在有灯的地方跑来跑去,追逐嬉戏,玩得十分开心。第二天一大早,他们仍然是最活跃的人物,当人们还在梦乡的时候,他们已经争先恐后爬起来,三五成群,吵着闹着,到各家去抢吃佛灯。因为这时的佛灯芯已经燃完,油也耗干了,黄油在燃烧的时候已经渗进了灯盏,灼热的火光又把灯盏燎黄烤熟。佛灯本来就是糖、奶、面做的,自然是一种比较别致的风味小吃。而且大家祭拜的是长寿的佛,所以应该尝尝灯节的口福,因此大人们也都要尝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察哈尔的佛灯会,四九年以后就陆续中止了。卫拉特虽延续至今,但已经失去了原滋原味。没有到出奔跑着抢佛灯的孩子,也很少看见那种灯火通明的盛景了。也许这就是时代更迭和前进给人们带来的变化吧,大家失去的比较森严和虔诚的崇拜,换来的是建立在现代社会上的另一种形式的快乐。麦德尔节麦德尔节过去是一种宗教活动。自古以来卫拉特人就把每年的正月十五作为麦德尔佛诞辰,视为吉祥之日举行庆典活动。在宗教里把麦德尔称之为传播佛教、解除人民疾苦的神,人们信仰这个神佛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 宗教界认为,正月十五是神佛大师宗教学业结束的一天,正月十六是麦德尔佛主持教学的一天,为了连续不断的把宗教学发扬光大,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作为麦德尔佛诞辰的日子。由于过去蒙古人过着游牧生活,举行盛大集会的活动场地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一般只能是在寺庙里举行。每当正月十五这一天,县、乡、村的男女老少都要早起,穿上盛装,到寺庙参加麦德尔节的庆祝活动。巴音郭楞的土尔扈特、和硕部举行的麦德尔节,首先是喇嘛们以宗教盛会的形式吹响号角,敲锣打鼓,念经祈祷。然后,前来参加的人给麦德尔佛磕头。 像麦德尔佛跪拜的仪式,是在一位年长的人的带领下,来到寺庙前排好队,双手放在额上,给麦德尔佛跪拜,完毕后,才能把自己带来的贡品放在麦德尔佛的供桌前。在麦德尔佛的挂像边从右向左转过去,绕寺庙从右绕几圈。这样跪拜完毕后,大家相互拜年,互道祝福。之后,还要举行麦德尔节的赛马、摔跤、射箭等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就像那达慕盛会一样,人头攒动、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大家都一颗虔诚的心在欢送吉祥如意的上年,迎来时来运转的本年。所以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卫拉特人纷纷从各地赶来寺庙参加这一活动。因为他们相信,这种对佛的尊崇会给他们带来好运,消除灾难。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宗教活动逐渐变为互相拜年的传统节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