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的,地,得”怎么用,分别修饰什么词???

‘的’修饰名词‘地’修饰动词‘得’修饰形容词???具体点儿

要正确使用“的、地、得”,首先必须掌握好词类、语法,要懂得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宾语、补语)。一般来说,在句子中“的”衔接在名词前面,“的”的前面是这个名词的修饰成分,主要有名词、代词、形容词或相应的词组充任,表示领属关系或表示被修饰的事物的性质,做句子的定语。例如:“灿烂的阳光”,“灿烂”(形容词)是“阳光”(名词)的定语;“我的书”,定语“我”是代词;“又高又大的建筑物”,采用的是联合词组“又高又大”作定语。“地”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是用在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主要由名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充任,对中心词(动词)起限制、修饰、说明作用。例如:“果树渐渐地绿了”;“渐渐”是形容词,是修饰动词“绿”的,作“绿”的状语;“科学地总结了……经验”,名词“科学”是动词“总结”的状语;“……抓紧一切时间忘我地工作”,“忘我”是动宾词组,作动词“工作”的状语,等等。而在句子中用在“得”字后面的,是由形容词或词组(有时也由动词)充任,用来补充说明“得”字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的程度、结果,作它的补语。例如:“牙疼得厉害”中,形容词“厉害”是动词“疼”的补语;“高得像一座山”中,“像一座山”这个词组用“得”连接,作形容词“高”的补语;“惹得大家十分生气”中,“得”连接“大家十分生气”这个主谓词组,以补充说明前面“惹”这个动词的结果,起到了补语的作用。总之,正确使用“的、地、得”简单地说只要记住三条:
1、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的”字衔接,作名词的定语;
2、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用“地”字衔接,作动词的状语;
3、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接,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1、“的”
“的”是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如:
清新的空气
暂时的苦难
安然自得的姿态
比爱情更娇贵的东西
他的才华和眼光
张开的嘴巴
阴云密布的傍晚
喝茶的时候
外面的大雨
“的”能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例如:
我的 他的 男的 捡的 红的 黑的 吃的 喝的
大的 主要的 过去的 塑料的 踢球的 看热闹的
书面语中双音节定语修饰单音节中心语,有时使用古汉语中的结构助词“之”。
例如:
小康之家 幸福之路 违法之事 激动之情 侧隐之心 彼此之间 高明之处

2、“地”
“地”是状语的标志,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如:
谦虚地表示
严肃地处理
眼睁睁地看着
不动声色地说
急匆匆地跑
雨不停地下
历史地考察
有组织地进行调查

3、“得”
“得”是补语的标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引出状态补语或程度补语。
例如:
跑得很快
决定得了
讲得眉飞色舞理
讲解得宽泛一点
洗得干干净净
变得坚强起来
活得悠哉悠哉
惊讶得顿时呆坐在椅子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4
这三个字同为助词,字在用法上有着严格的分工。

“的”:

  (1)用在定语的后面。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如“铁的纪律”、“幸福的生活”、“美丽的花”;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如“我的祖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大楼的出口”。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如“这是我的,那才是你的”、“菊花开了,有黄的,有红的,还有白的”;指某一类的人或物,如“男的”、“送报的”、“查水表的”、“他爱吃甜的”;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如“大清早的,你坐在这里干什么?”、“无缘无故的,你着什么急?”;连接前后相同的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说的说,笑的笑”、“大的大,小的小”。

  (3)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实施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窗口买的票”、“这是王秘书起草的稿子”。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情我是知道的”、“这样做是违法的”、“历史是不容篡改的”、“办法总是会有的”。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又是敬酒又是上茶的,非常热情”、“陈芝麻烂谷子的,说了一大通”。

  “地”: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如“天渐渐地冷了”、“花悄悄地开了”、“合理地安排时间”、“灰溜溜地走了”、“球在空中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准确地落入篮框”、“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得”:

  (1)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可以、必须,如“你做得,我也做得”、“比赛那一天,我们大家都得去”、“否则,你我都得完蛋”、“对这种人迁就不得”。

  (2)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表示可能,如“上得去”、“过得去”、“出得来”、“干得了”、“办得到”、“输得起”、“来得好”。

  (3)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接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如“写得非常好”、“说得很有道理”、“天气热得很”、“比预料的好得多”。

  (4)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出得门来”、“回得神来”。

  有时,同一个句子用不同的“de”,虽然从语法上来看没有错误,但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如:

“听了道德模范们所作的事迹报告,她激动地哭了。”

  “听了道德模范们所作的事迹报告,她激动得哭了。”

  关于“的”“地”“得”说了这么多,看起来有些复杂。其实,也有一些简单的方法。

  我的小学老师曾告诉我一个正确使用“的”“地”“得”的偏方,我觉得就挺管用。她说:

  “的”后面跟的是名词,如“我的妈妈”、“谁的笔”、“弯弯的月亮”、“白花花的银子”……

  “地”后面跟的是动词,如“狠狠地打”、“慢慢地爬”、“开心地笑”、“不怀好意地盯着她”……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如“笑得真灿烂”、“哭得好伤心”、“表现得非常完美”。

  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则告诉我记住这样三条:

  “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或宾语(名词)的前面,构成定语词组。

  “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构成状语词组。

  “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后面,构成补语词组。

  实用经验:如果“de”的后面紧跟着“很”、“真”、“最”、“极”、“太”、“非常”、“格外”、“特别”等副词、形容词,一般应该用“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