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法律高人,间接故意犯罪存在犯罪目的吗?过失犯罪呢?

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种。间接故意是故意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为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主观上存在犯罪故意,有犯罪目的。
  举例:比如说一小偷偷东西被你发现,在你追逐他的过程中,他不慎掉入河中,而你却没有救他,就构成间接的故意杀人罪,因为小偷想逃避你的追捕,而发生溺水死亡危险,你就具有防止周某溺水死亡的“法定作为”义务,应当尽全力救援落水者。而你不予救助,这种不作为行为导致了小偷死亡的后果,而你的犯罪目的,也在你不予救助时发生了转化,会被法律认定为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而犯罪目的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因此在过失犯罪中不存在所犯之罪的犯罪目的,但是也不能说不存在任何的犯罪目的。
  举例:你将一人推到在地,导致其死亡就属于过失犯罪。因为通常来讲,推人一把,打人一拳,一般只能造成他人一时的肉体疼痛,或者是轻微的精神刺激。而不会发生致人伤残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许多过失致残致死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一拳一掌,或者是一推一拉。往往是在行为之前,就已经潜伏着一定的致残致死因素,或者是在行为的同时及其之后,又介入了促使结果发生,乃至直接引发结果的某种原因。这些都是行为主体当时无法预见到的。因此你不存在故意杀人的犯罪目的,但是不能排除你有故意伤害的犯罪目的。明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07
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间接故意是否有是存在争议的
第2个回答  2010-08-07
甲想杀A,准备了毒药,结果A真的吃了毒药,甲是直接故意;如果正好B经过,抢着A把毒药给吃了,而甲却没有制止,则甲是间接故意,是放任B吃毒药而死亡。
过失犯罪是一类是应该预料而没有预料到结果的发生,另一类是已经预料到但自信可以避免结果的发生,结果都是出现了这个人不想发生的结果。比如说甲开车,看到前面有个小孩子在玩,他自信不会碰到孩子,结果孩子跑动,甲碰到了孩子,如果结果严重的话,就是过失犯罪。
第3个回答  2010-08-07
只要犯罪就统统杀头,谁还敢犯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