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中外童话作者的情况

各位哥哥姐姐们.请帮帮我吧!我没有那么大的学问,请帮帮我吧~~!!!

1.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诗人,被誉为现在童话之父,因为他的童话故事而世界闻名。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制作。

2.格林兄弟: 雅科布•格林(1785~1863) 威廉•格林(1786~1859)
他们都是德国民间文学搜集整编者。出身官员家庭,均曾在马尔堡大学学法律,又同在卡塞尔图书馆工作和任格延根大 学教授,1841年同时成为格林科学院院士。他俩共同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1857年出最后一版,共216篇故事)。其中 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勇敢的小裁缝》……等名篇,已成为世界各国儿童喜爱的杰作。此外,格林 兄弟从1808年起,开始搜集德国民间传说,出版《德国传说》两卷,共585篇。他们还编写了《德语语法》(1819~1837)、 《德国语言史》(1848)及《德语大辞典》(1852)前4卷等学术著作,为日尔曼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郑渊洁,伟大的作家、慈善家、教育家、思想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主持人、诗人。最大的特色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井喷式创作状态,相当强,看到什么都能写进故事里,一个人写一本月刊24年世界纪录保持者。他笔下著名人物,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等等

4.克雷洛夫是俄罗斯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的寓言家,全名是伊万•安德列耶维奇•克雷洛夫(Иван Андреевич Крылов)。他出生于1769年,死于1844年。著名的作品有:《大炮和风帆》,《剃刀》等等。 1809年克雷洛夫出了第一本寓言集,获得了巨大声誉,1811年被选为俄国科学院院士。克雷洛夫十分勤奋,一生写了二百零三篇寓言,五十岁时学会古希腊文,五十三岁还开始学英文。他的作品生前就被译成十多种文字,成为与伊索、拉封丹齐名的寓言作家。 他的寓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揭露沙皇专制统治,讽刺嘲笑统治阶级的专横、寄生、无知等。2.反映被压迫者的无权和受剥削,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对人民优秀品质的赞美,对人民力量的信心。 3.反映日常生活现象,得出人生哲理,富含道德训诫意义。 4、克雷洛夫寓言的语言朴实无华,把过去文学中不用的民间普通用语、习语引入创作。

5.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中共党员。1935年到北平图书馆工作,1938年赴延安,历任延安鲁艺文学系教师,《东北日报》副总编辑,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委员会委员,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全国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他的作品以童话和寓言的影响为大。他的童话、寓言创作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与诗意,被誉为“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代表作《南南和胡子伯伯》(1943)、《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1949)、《蚯蚓和蜜蜂的故事》(1950)、《三只骄傲的小猫》、《唐小溪在下一次开船港》(1957)、《小溪流的歌》;杂文集《关于鞭子的感想》;游记作品《印尼,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 主要著作被收录在《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07
在古代的朝鲜,有一个偏僻的村庄(village),村里有一个十分普通的农户,他有一个非常奇特的儿子。别人家的孩子在一天一天长大,而这个孩子一个小时一个样儿。在这个孩子七岁的时候,就能读书、写字、作诗、猜谜语,被人称为“神童”。一个有名的算命先生特意给这个孩子算了一卦。最后,他掐着手指说:“这个孩子出生的时辰好,非富即贵。”
由于神童声名远播,不久,日本天皇就听说了神童的故事。日本天皇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于是,他派了几个学识渊博的博士去朝鲜探听传闻是否真实。
那天,风和日丽,顺风顺水,这条日本船很快就抵达了朝鲜码头。博士们下了船,正好看到一个小孩坐在岸边的大石头上,用稚嫩的声音读一首诗。博士们停下来仔细听,觉得这首诗写得十分优美。一个博士忍不住问小孩:“这首诗是谁写的?”
小孩抬起头,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十分可爱,他看着他们得意地说:“是我啊!”
博士们看着这个毛头小子,都不相信是他写的。小孩见他们一脸不相信,像小公鸡一样骄傲地说:“你们不信,可以考我啊。”
博士们本来不想和一个小孩一般见识,可是,转念一想,这次出国就是为了考查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子,正好可以和这个小孩练习一下。
于是,一个博士说:“船桨划破水中月。”
小孩立刻说:“头顶苍穹星满天。”
博士们想,朝鲜的小孩可真厉害,这都能碰巧答对。于是,另一个博士又说:“利箭越过大海洋。”
小孩马上说:“谣言传遍全世界。”
博士们又试了十几句,小孩不用思索,都能对答如流,博士们对小孩赞叹不已,相信这样聪明的孩子是完全可以写出优美的诗。但是,博士们还是想出一个高难的问题,想用这个问题难为一下小孩。
一个博士问:“天上的鹦鹉和地上的老鼠,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为什么都‘吱吱’地叫?”
小孩毫不犹豫地说:“这和猪、狗‘汪汪’叫是一个道理。”
博士们笑着说:“孩子,这次你可错了,猪是不会‘汪汪’叫的。”
小孩也笑着说:“等鹦鹉‘吱吱’叫,猪就‘汪汪’叫了。”
博士们听了小孩的话哈哈大笑起来,同时十分佩服小孩的聪明才智,就亲切地问小孩: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小孩有礼貌地回答:“我叫崔劲光,今年七岁。”
博士们听完吓了一大跳,他们想:“一个才七岁的小孩就这么厉害,朝鲜的大人还不一定多厉害。与其在这里丢人,还不如早点回去呢。”于是,他们赶紧回到船山,启程回日本。
没想到,博士们回程的时候遭遇了台风,在大海上飘了将近十天才回到日本。一到日本的海岸,他们立刻去皇宫面见日本天皇。
天皇见博士们一个个衣冠不整、疲惫不堪,觉得十分奇怪,就问他们:“你们到朝鲜都看到了什么,那里的小孩是不是十分厉害啊?”
听完天皇问话,博士们十分紧张,因为他们到了朝鲜,除了见过那个小孩,什么都没见过,天皇这么问,这可怎么回答?这时,一个聪明的博士灵机一动,决定蒙骗天皇。于是,他毕恭毕敬地对天皇说:“尊敬的天皇陛下,这次微臣去朝鲜受尽了侮辱。他们说他们根本就没听说过日本有个天皇,当微臣报出您的名字,没有一个人下跪。”
天皇的脸立刻变成了猪肝色,他生气地说:“这些朝鲜人这样目中无人,我一定要派兵讨伐他们。”天皇身边的几个大臣也决心征讨朝鲜,报仇雪恨。他们觉得对天皇的侮辱(insult),就是对整个日本的侮辱。
天皇坐在宝座上,稍微平息了一下怒气,命人把宝库里的一个琥珀箱子搬出来。这是一个做工考究的箱子,周围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但是,并没有上锁。天皇一言不发地注视着箱子,举起了右手。
这是天皇惯用的杀人的手势,不知道这次谁又倒霉了。大臣们吓得赶紧低下头,闭上眼,却没听到任何声音。过了一会,他们听到天皇愉快地说:“抬起头来。”他们抬起头,看到天皇仍然坐在宝座上,神色平静,也没有任何人被杀。其实,天皇趁大臣们低头的时候,把一件用棉花包裹的东西放进箱子,贴上封条,盖上印鉴。
这时,天皇威严地对军事说:“烦劳你再走一趟朝鲜,对他们国王说:‘秋天之前,一定要在不打开箱子的情况下,猜出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否则,我就要派兵消灭这个劣等民族。’”
天皇略一深思,又说:“我可以给他们一点提示。”于是,命人拿出纸笔,他写道:
外面白色且透明,
中间圆球如黄金。
天皇赠予朝鲜王,
请问箱中物何名?
写完后,天皇又仔细地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然后,他命人把这个谜语贴在箱盖上,并嘱咐让朝鲜国王把谜底写在下面。最后,他命令加紧操练军队,大量准备船只。他以为朝鲜国王肯定猜不出箱子里的东西,他正好借此机会消灭朝鲜。
大臣按照日本天皇的命令,带着那只箱子出使朝鲜,向朝鲜国王表达了日本天皇的意思。朝鲜国王大吃一惊。他意识到日本是要借猜谜这个理由来攻打朝鲜,以朝鲜当时的国力,是根本无法与日本抗衡的。于是,他召集了大臣和全国的学者,许诺给他们高官厚禄,让他们竭尽所能猜出箱子里到底是什么东西。
于是,有的人一遍遍地读日本天皇写的谜语,有的人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那只箱子,有的人用舌头去舔箱子,有的人用鼻子去闻箱子的气味。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大臣和学者们用尽了所有的方法,眼看还有一个月就立秋了,他们仍然一筹莫展。朝鲜国王每天长吁短叹,坐立不安。
那个吓走日本博士的小孩崔劲光,那段时间正好来汉城找工作。可是,他年纪又小,身体又弱,店主根本就不雇佣他,他只好走街串巷,以给人家磨铜镜为生。
这天,宰相的女儿听到崔劲光的叫卖声,就叫人把她的大铜镜拿给他磨。没想到,崔劲光一高兴,手劲儿大了点儿,把铜镜给磨坏了。这事恰巧被宰相发现了,宰相让他赔偿一千两银子。可是,崔劲光要是有那么多银子还会出来磨铜镜吗?肯定不会。所以,崔劲光只好按照宰相的意思做家奴还债。宰相给他起了个名字,叫“镜奴”。镜奴做事又聪明又勤快,很快博取了宰相的喜爱,成为宰相最信任的仆人。
有一天,镜奴伺候宰相吃晚饭,听见宰相对夫人说:“再过十天就是立秋了,如果那时候全国还是没人能猜出日本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国家恐怕会招来灭顶之灾,我们还是早做准备吧。”
镜奴听见宰相的话,灵机一动,对宰相说:“老爷,世界上根本没有猜不出的谜。你可以把我带到国王那里,让我看看箱子,也许我能猜出里面装的是什么。”
宰相看到这个七岁的小孩口出狂言,十分生气地说:“你这个奴才,竟敢口出狂言,大臣和全国的学者都猜不出的东西,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怎么能猜得出来。”
镜奴听到宰相的责骂,低着头,也不辩白,心想:“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猜不出来?”
正在这时,国王派人传话给宰相,来人说:“国王以为,宰相聪慧之名,举国皆知。宰相身居要位,是国家肱骨之臣。今国家有难,当勇担重任。特命宰相八天之内猜出日本谜语,否则,就要割去宰相的鼻子和耳朵以示惩罚。”说完,来人放下日本箱子,回宫了。
宰相听完国王的旨意,立刻吓得瘫倒在地。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急得在房间里转来转去。他知道,他自己是没有能力猜出日本箱子的谜底的。但是,如果猜不出来,就要被割去鼻子和耳朵。他一心想着这些事,早就忘了刚才口出狂言的镜奴了。
镜奴刚才在宰相身边听到了国王的旨意,也看到了宰相现在坐立不安的样子。他知道,这是一件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于是,他再次向宰相说:“老爷,世界上根本没有猜不出的谜。你让我试试,也许我能猜出。”
宰相听到镜奴这样说,想起了两人刚才的对话,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对他说:“如果你坚持,那么,你就试一试吧。你要是能猜出箱子里所藏的东西,我将永远感谢你,并奖给你一栋大房子和一万两银子。”
镜奴说:“老爷,如果我能猜出,这是我们朝鲜的福气。我什么都不要,只希望你能释放我,以及你家里的所有奴隶,让他们成为自由人。”宰相答应了。
宰相把镜奴带到箱子前,给他看箱子和日本天皇的谜语。镜奴围着箱子转了一圈,又仔细读了两遍谜语,思考的一下,肯定地说:“现在时间还早。请派人把箱子放在灶台上不太冷也不太热的地方,六天后,我可以告诉你里面是什么。”
宰相不明白镜奴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但是,他还是照着镜奴说的,命人把箱子抬到灶台上,放在不太冷也不太热的地方。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待死亡。一想到鼻子和耳朵,宰相每天都如坐针毡。同他一样坐立不安的,还有朝鲜的国王。
六天很快就过去了,镜奴小心地走到箱子前,把耳朵贴在箱子上,屏住声息。过了一会儿,他叫人拿来笔墨,在日本天皇所写的谜语下面写道:
朝鲜儿童都知道,
箱中之物能报晓。
然后,镜奴信心十足地对宰相说:“老爷,你可以跟国王说,我猜出箱子里的是什么了,让他放心吧。”
宰相拿着谜底看了好几遍,仍然不明白,就问镜奴:“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呢?我还是看不出来。”
镜奴无奈地说:“老爷,请原谅我真的不能说得更明白了。”
然后,任凭宰相怎么问,镜奴都不做任何解释。宰相以为镜奴是在蒙骗他,想到鼻子和耳朵很快就要被割掉了,宰相恼羞成怒,命人把镜奴抓起来,关在监狱里,防止他逃走。
八天很快就过去了,宰相胆战心惊地把箱子和谜底送到国王面前,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国王看完镜奴写的谜底,生气地说:“你这个混蛋!这是什么谜底,这不是又一条谜语吗?看来你是不准备留着你的鼻子和耳朵了,快快来人,把宰相的鼻子和耳朵割下来。”
宰相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住磕头说:“大王,这个谜底不是我写的,是个奴隶写的,等你证明这样写谜底真的不行再处罚我也不迟啊!”
国王听了宰相的解释十分生气,又找不到更合理的理由来惩罚他,就命人先把宰相关押起来,同时,派人把镜奴找来,让他带着箱子去日本解释,至于其他人,就要全副武装,准备应战。
于是,国王派人给镜奴穿上使者的衣服,并给他准备了一条大船,由国王的亲信押送镜奴去见日本天皇。一路上,镜奴谈笑自如,丝毫不害怕,而押送他的人都做好了必死的准备。
到了日本天皇的皇宫,镜奴亲自捧着琥珀箱子交给了天皇。天皇拿起箱子,仔细检查箱子上的封条和自己的印鉴,发现它们和送过去的时候一模一样,丝毫没有打开过的痕迹。他一边点头,一边去看箱子盖上的谜底。找了半天,只发现了镜奴写的那首诗。他以为自己被愚弄了,拿起宝剑,指着镜奴说:“谜底在哪里?箱子盖上写的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派来你这个小孩,你们的宰相呢?”
镜奴仿佛没有看到指着自己咽喉的宝剑,平静地注视着天皇,不卑不亢地说:“这就是你要的谜底,这就是箱子里装的东西。”
天皇冷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们朝鲜根本就没有人才,也猜不出我的谜语。我告诉你这个黄毛小子,这个箱子里根本就没有活物。看来,我要向世界宣布:朝鲜民族是个劣等民族。”说完,天皇大笑起来。他一边笑,一边做了个砍头的手势,立刻有侍卫走上来,把镜奴五花大绑起来,就要推到王宫外面去。
镜奴平静地笑着说:“等一等。天皇出的谜语实在是太简单了,连我这个小孩子都可以猜得到。”
天皇说:“你胡说,小孩!你根本没猜到,箱子里根本没放活的东西。”
镜奴说:“你说谎!不然,你为什么不打开箱子,让大家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如果我猜错了,我任你宰割,否则,即使你杀了我,我也不服。”
天皇看到这个小孩这么有骨气,反倒不生气了,说:“反正你两分钟后就要死了,让我告诉你箱子里放的是什么,你听好了,是鸡——蛋——”
天皇以为镜奴听到答案后会放声大哭,请求他饶命,谁知,镜奴脸上露出了神秘的微笑,他对天皇说:“那你就当着大家打开箱子验证一下吧。”
于是,天皇派人撕开标签,打开箱子。侍卫一打开箱子,一只毛茸茸的小鸡就跳了出来,一边在皇宫里乱跑,一边发出稚嫩的“唧唧”声。
天皇和大臣们看到这个情景,都惊呆了,他们都想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天皇想:“朝鲜一个普通小孩就这么聪明,朝鲜民族不可小看啊。”于是,打消了进攻朝鲜的念头,反而加倍警惕朝鲜,害怕朝鲜富强以后,会威胁到日本的安全。
镜奴的这次出使圆满成功,汉城人民把他当成民族英雄,夹道欢迎,就连朝鲜国王和差点丢了鼻子和耳朵的宰相都出城迎接,盛况空前。

学习:这个叫崔劲光的朝鲜小孩,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猜出了日本天皇的谜语,化解了一场战争。故事告诉我们:智慧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我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就会有为国家争光的那一天。
第2个回答  2013-02-19
 作家。慈善家。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楷模奖”获得者。 一个人写一本月刊24年世界纪录保持者。皮皮鲁讲堂教师。皮皮鲁作文大赛评委会主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评选委员会委员。1955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一个军官家庭。其父原籍山西浮山。其母原籍浙江绍兴。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医生。在北京长大。1977年选择用母语写作作为谋生手段。是1985年创刊至今的《童话大王》半月刊的唯一撰稿人,创刊24年总印数逾亿册。其作品字数达两千万字。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是他笔下塑造的形象。《皮皮鲁总动员》(由54本书构成)是郑渊洁目前在图书市场销售的系列丛书是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书目。全国各地书店均有专柜销售。2006年至今销售出1100万本。首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郑渊洁为他人创造过超过200个就业机会。郑渊洁创作童话30年,作品已售出1亿2千万余册。2008年,联合国为表彰郑渊洁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突出成就,向郑渊洁颁发“国际版权创意金奖”,郑渊洁成为中国作家获此殊荣第一人。2008年汶川地震,郑渊洁成为向地震灾区捐款最多的中国作家,捐款总额达38万元人民币。
  2.洪汛涛
  洪汛涛(1928—2001),浙江浦江人,曾用笔名田野、田多野、了的、吕榆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神笔马良”之父。是与叶圣陶等齐名的中国“童话十家”。长期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
  洪汛涛自幼喜欢绘画、篆刻、书法,尤其热爱文学,喜欢搜集民间文学。抗日战争前后,在乡村师范、中学做过教员,也为一些报刊撰稿。上海解放初,在军管会文艺处做戏曲编审工作。后调入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研究》等刊物。此后专门为儿童写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任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40年代中期开始写作,出版有《天灯在看你》、《尸骸的路》等集子多种。作品结集出版的共有七十多种。其中主要的是童话,有《神笔马良》、《十兄弟》、《不灭的灯》及《神笔马良正传》、《夜明珠》、《小花兔找食物》、《鱼宝贝》、《望夫石》、《半半的半个童话》、《快乐的小鸟》等。粉碎“四人帮”后,他写出了《一张考卷》、《花圈雨》、《向左左左转先生》、《白头翁办报》、《慢慢来》、《夹竹桃》、《棕猪比比》、《小鼯鼠第一次学本事》、《小芝麻奇历记》《“亡羊补牢”的故事》、《乌牛英雄》、《苍蝇的诀窍》、《狼毫笔的来历》、《破缸记》、《天鸟的孩子们》、《鸟语花香》等四十余篇童话新作,已收入《洪汛涛童话新作选》一集中。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故事生动有趣,受到小读者的喜爱。
  3.孙幼军
  孙幼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当代著名童话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外交学院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孙幼军,原籍哈尔滨市。当代著名童话作家。
  1961年底,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长篇童话《小布头奇遇记》,此书出版累计册数达百万以上。从此,又写出了几个短篇童话。粉碎“四人帮”后,重新拿起笔来,出版了短篇童话集《玩具店的夜》《吉吉变熊猫的故事》《怪雨伞》,中篇童话《没有风的扇子》《白妞儿和竹脑壳》,并翻译出版了巴西中篇童话《童话国的小客人》日本中篇童话《不不园》、捷克中篇童话《一只聪明的小狐狸》、苏联中篇童话《伏伦盖尔船长历险记》等。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童话《小布头奇遇记》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童话《小贝流浪记》获《儿童文学》1977-1979年优秀作品奖。《怪雨伞》获《儿童时代》童话征文奖。童话《小狗的小房子》《玫玫和她的布娃娃》分别获《儿童文学》1981年、1982年优秀作品奖。《小狗的小房子》在国内产生很大的影响,又获中国作家首届优秀儿童文学奖。1990年,获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颁发的"荣誉作品证书",孙幼军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提名,赴美国领奖。《怪老头》获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二届"全国少儿读物评奖"一等奖、"中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首奖。并同时有小说、散文的创作。
  作品:《没有风的扇子》《仙篮奇剑传》》《跟老头儿漫游奇境》《漏勺号飘流记》(与孙迎合著);系列童话集《玩具店的夜》《亭亭的童话》《怪老头儿》《唏哩呼噜历险记》;中篇童话《铁头飞侠传》《神奇的房子》《云里国历险》《影星娃娃》《神秘的大鸟》《白妞儿和竹脑壳》;短篇童话集《吉吉变熊猫的故事》《怪雨伞》;短篇小说《小狗的小房子》《妮妮画猴儿》
  4.安徒生
  丹麦:
    《安徒生童话》是儿童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丹麦以及全世界读者的心。安徒生在《丑小鸭》、《海的女儿》、《夜莺》、《皇帝的新装》、《坚定的锡兵》等童话中所塑造的形象,给人们带来了美的陶冶,情的升华,童话,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在安徒生那里达到了它的高峰。
    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出生于丹麦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鞋匠,母亲是洗衣工。他11岁时,去当被人视为最下等的徒工。他没受过正规教育,但是他发奋自学,后来又到文法学院和大学读书。他曾渴望当一名演员,写过剧本、游记,1835年,他的第一部《将给孩子听的故事》出版。从此,他几乎每年都要献给孩子们一本童话。直到他去世前三年,他一共写出了168篇童话。
  5.格林兄弟,
  雅科布•格林(1785~1863)
  威廉•格林(1786~1859)
  他们都是德国民间文学搜集整编者。出身官员家庭,均曾在马尔堡大学学法律,又同在卡塞尔图书馆工作和任格延根大 学教授,1841年同时成为格林科学院院士。他俩共同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1857年出最后一版,共216篇故事)。其中 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勇敢的小裁缝》……等名篇,已成为世界各国儿童喜爱的杰作。此外,格林 兄弟从1808年起,开始搜集德国民间传说,出版《德国传说》两卷,共585篇。他们还编写了《德语语法》(1819~1837)、 《德国语言史》(1848)及《德语大辞典》(1852)前4卷等学术著作,为日尔曼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3个回答  2013-02-18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诗人,被誉为现在童话之父,因为他的童话故事而世界闻名。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制作。
第4个回答  2012-07-28
3.郑渊洁,伟大的作家、慈善家、教育家、思想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主持人、诗人。最大的特色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井喷式创作状态,相当强,看到什么都能写进故事里,一个人写一本月刊24年世界纪录保持者。他笔下著名人物,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