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闲人少,( )

如题所述

原诗: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①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 ②子规——杜鹃鸟。 ③才了——刚刚。 ④山原——山陵和原野。 ⑤蚕桑--种桑养蚕。 ⑥了——结束。 ⑦如——好像。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又马上要开始插秧了。只为了更多的收成。 中心思想:
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之名。 写出了人们丰富繁忙的生活场景。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川流。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几乎是没有的。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和那清丽的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乡村四月份画面。这等悠然的意境,天下何人不向往啊。 作者介绍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柳川(今柳市方斗岩)人,南宋诗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永嘉四灵”。其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著有《西岩集》1卷,有《南宋群贤小集》本;《苇碧轩集》,有《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二集互有出入。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25061.html?wtp=tt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05
乡村四月闲人少

〖原诗〗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作者简介】

翁卷,生卒年月不详,约公元1243年前后在世。“永嘉四灵”——南宋时的徐照(灵辉)、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因其都是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名字又都有一个灵字,所以得名。他们诗学晚唐贾岛、姚合之体,标榜野逸清瘦作风,反对江西诗派的卑靡生硬和拗捩。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屡考进士不中终生布衣。诗以清苦为主,近体诗颇有清新淡远的意趣。有《西岩集》(《苇碧轩集》)。

【注释】

〔川〕指河流。

〔子规〕杜鹃鸟。

〔雨如烟〕黄梅细雨下得象烟雾一般。

〔了〕做定。

〔插田〕插秧。

【赏析】

《乡村四月》这首小诗,洋溢浓郁的自然情趣。首句“绿遍山原白满川”描写出春意盎然以绿为主调的生命色彩。“绿”是山原之草,树,“白”是川中之碧水。单从这碧绿明快的色泽上就使人感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和“野塘漫水可回州”(周邦彦:《春雨》)春之生命的活力,以“遍”、“满”修饰绿盖山原和水溢河川,写出了一惊的寥远广阔。

如果说首句是通过敷色描绘暮春的静景;那么次句“子规声里雨如烟”则是以催耕的杜鹃之声绘出细雨如烟中的动景。这里的子规啼声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那种充满哀思血痕的意蕴,而是包含了“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本草·杜鹃》)的田园神韵。于春雨霏霏,淅淅沥沥,飘逸缭绕的灰蒙如烟的氛围里,传来催耕兴农的声声杜鹃,一派安详静溢、袅娜轻曳的原野春耕图就这样活生生地展现于读者眼前!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结二句由上二句的写景转入写人,且直接点题。这两句虽是白描,但仍以上二句为背景,所以,仔细品评,仍觉韵味悠长。那如烟的、润物无声的春雨,并没有误了暮春的农事,加之那杜鹃声声,鞭子脆响,都为春播平添了几许诗情画意。田园春播在繁忙有序地进行着,以“闲人少”衬映出田野之熙熙攘攘,以“才了”与“又”,写出农事之井然不紊。才结束了紧张的蚕桑之事的人们,又开始忙着稻田的插秧了。杜鹃啼声,节令催促,风丝雨片,农事不误,田园风光,生机勃勃,一桩接一桩的农事在迷蒙如烟的春雨中、在美妙的境界里进行着。

作者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的语言,虚实相生之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春夏之交的繁忙欢愉的春耕图,堪为天然清新的佳作。

曲作以轻盈、欢快的3/8节奏和跳跃、跌宕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在春夏之交细雨蒙蒙的田野里,农民紧张劳动的壮丽图景。曲中,时时泛出子规鸟儿的鸣叫声,烘托出杜鹃催耕,大田忙碌的热烈气氛,给这幅瑰丽的春耕图,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第2个回答  2010-08-05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翁卷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州,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简析]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8-19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应该是 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4个回答  2010-08-19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