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怎样辨别好与坏?结晶与不结晶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蜂蜜结晶与不结晶,功效时一样的。温度低,蜂蜜就会结晶。
  蜂蜜好坏的鉴别
  一看光泽及颜色:蜂蜜中因含有一些蛋白质、生物酶、矿物质和花粉等成分,所以看起来不是很清亮,呈淡黄色或琥珀色,以浅淡色为佳。假蜂蜜是用白糖熬成或用糖浆冒充,色泽鲜艳,一般呈浅黄或深黄色。另外,蜂蜜的颜色是因为蜂蜜中含有不同花粉而造成的。所以说深色蜜要比浅色蜜营养丰富,但深色蜜往往也含有比较浓重的气味,如荞麦蜜;浅色蜜一般气味清香,如槐树蜜。
  二闻气味:真蜂蜜气味纯正、自然,有淡淡的花香, 而假蜂蜜闻起来有刺鼻异味。
  三是结晶鉴别:假蜂蜜是不结晶的,但有的假蜂蜜中加入的白糖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析出,在瓶底形成沉淀。真蜂蜜结晶较为松软,放在手指上能很容易捻化,有细腻感。而假蜂蜜析出的白糖沉淀较为致密,放在手指上捻时,有沙砾感。
  四是含水鉴别:蜂蜜滴于白纸上,纯正蜂蜜成珠状,不会渗开,而掺水蜂蜜则会渐渐渗开,渗开速度越快,掺的水分越多。
  五是口感鉴别:真蜂蜜香甜可口,有轻微淡酸味,结晶块入齿即酥,含之即化,而假蜂蜜有苦涩味,结晶块咀嚼如砂糖,声脆响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3
优质蜂蜜:色浅,浓度高,口味纯正。取少许蜂蜜放入细长无色透明玻璃管中,在散射光下观察,为白色,均匀一致,透明度高。以筷子头触及蜂蜜液面,感到弹性良好,挑起时筷子头上的蜜汁和液面形成又细又长、有拉力的丝条,断后即刻缩成钩状,说明粘度大,浓度高。口尝时放在舌面上含而不咽,有甜润和浓香气。 所谓“结晶”就是多余的葡萄糖从溶液中析出。蜂蜜结晶与结晶核多少、蜜的浓度、贮藏温度及蜜源种类有关。蜂蜜中葡萄糖结晶核多,就容易结晶;蜂蜜波美度越高,含水量越低,过饱和程度越多,就容易结晶;蜂蜜贮藏在5-14°C条件下,很快产生结晶,高于14-20°C可以延缓结晶。 不同品种的蜂蜜,因其成分不同,在结晶性状上也不同。 有些品种易结晶,有些不易结晶,如油菜蜜、龙眼蜜、黄芪蜜易结晶,洋槐、枣花蜜不易结晶。 蜂蜜的结晶纯系物理现象,并非化学变化,因此对其营养成份和食用价值毫不影响,结晶蜜不易变质。更便于贮存和运输。但是,因为结晶的蜂蜜会使消费者误认为是“糖蜜”。它可以通过高温加热破坏晶核的办法来防止蜂蜜结晶,殊不知蜜蜂营养成份已被破坏,已无活性物质!让我们认识蜂蜜,认识结晶,然后接受结晶吧!其实结晶蜜应该是一种浓度较高的好蜜。
第2个回答  2014-04-15
纯正的蜂蜜用烧红的铁丝插入会冒泡泡.如果是不纯的,或是假的蜂蜜当铁丝插入时就会冒烟二不是泡泡.这是 检测蜂蜜真假的方法.而好的蜂蜜比较透明,没有杂质,倒出来时会形成细细的丝,当蜂蜜丝断时还会回缩.而蜂蜜的结晶通常是由于天气的缘故,当冬天的时候温度低.蜂蜜通常会结成白色的晶体.而晶体呈现细腻,均匀的小球体.若蜂蜜内有气泡时.气泡成细小且均匀.而蜂蜜由于蜜蜂采集的花粉不同气味也不同.颜色也会有区别.通常深色的蜂蜜营养价值高,是西方人的特爱.然而浅色的蜂蜜却受到东方人的喜爱/然而浅色的蜂蜜价格却比深色的价格高. 选择什么样的蜂蜜要看你的 经济情况和你的喜好了.深色的蜂蜜营养价值比较高哦!
第3个回答  2014-04-24
食用蜂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延长及气温的变化,蜂蜜往往会从液态变为结晶状态,颜色由深变浅。蜂蜜的这种变化常常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认为这是由于蜂蜜掺入白糖而造成的。其实这是蜂蜜的自然变化,并不是掺糖的结果。蜂蜜结晶是一种物理变化现象,像水结冰也是物理变化一样,其化学成分、营养价值都未发生变化,不会影响蜂蜜的质量。结晶的晶体是葡萄糖,并非蜂蜜中掺入了白糖。其实,真正掺入白糖的蜂蜜不易发生结晶现象,易于结晶的蜂蜜才是纯正的蜂蜜。因此,我国蜂蜜质量标准规定蜂蜜正常状态下是“透明黏稠的液体或结晶体``
第4个回答  2014-04-15
食用蜂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延长及气温的变化,蜂蜜往往会从液态变为结晶状态,颜色由深变浅。蜂蜜的这种变化常常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认为这是由于蜂蜜掺入白糖而造成的。其实这是蜂蜜的自然变化,并不是掺糖的结果。蜂蜜结晶是一种物理变化现象,像水结冰也是物理变化一样,其化学成分、营养价值都未发生变化,不会影响蜂蜜的质量。结晶的晶体是葡萄糖,并非蜂蜜中掺入了白糖。其实,真正掺入白糖的蜂蜜不易发生结晶现象,易于结晶的蜂蜜才是纯正的蜂蜜。因此,我国蜂蜜质量标准规定蜂蜜正常状态下是“透明黏稠的液体或结晶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