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1、译文
  老朋友孟浩然向我频频挥手,一起在那告别了黄鹤楼,他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将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2、原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简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向往去广陵(即扬州),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7
心网友
2018-12-15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践行。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多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立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你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你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此杯,一饮而尽,然后说到:“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店呀诺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开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有一江春水浩浩荡荡的流向天边……
第2个回答  2019-01-08
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今译]
老朋友将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离开黄鹤楼,前往扬州去了。他的船在碧空中渐渐消失,只见滔滔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注释]
黄鹤楼:原址在今湖北省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广陵,即今江苏省扬州市。
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边,孟浩然由西往东去,故曰“西辞”。烟花,花柳如烟的繁花春景。
天际流:流向天边。
广陵:郡名。即今江苏扬州市。
故人:老朋友,此指孟浩然。
烟花:春暖花开。
李白十分敬爱孟浩然,此番送别,情自依依。然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陆游《入蜀记》卷五:"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唐诗解》:"'黄鹤'分别之地,'扬州'所往之乡,'烟花'叙别之景,'三月'纪别之时。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别之情,俱在言外。"
第3个回答  2018-12-15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践行。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多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立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你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你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此杯,一饮而尽,然后说到:“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店呀诺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开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有一江春水浩浩荡荡的流向天边……
第4个回答  2018-11-1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今译]
老朋友将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离开黄鹤楼,前往扬州去了。他的船在碧空中渐渐消失,只见滔滔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注释]
黄鹤楼:原址在今湖北省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广陵,即今江苏省扬州市。
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边,孟浩然由西往东去,故曰“西辞”。烟花,花柳如烟的繁花春景。
天际流:流向天边。
广陵:郡名。即今江苏扬州市。
故人:老朋友,此指孟浩然。
烟花:春暖花开。
李白十分敬爱孟浩然,此番送别,情自依依。然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陆游《入蜀记》卷五:"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唐诗解》:"'黄鹤'分别之地,'扬州'所往之乡,'烟花'叙别之景,'三月'纪别之时。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别之情,俱在言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