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古代最难读的诗人名字,你能全读对吗

如题所述

韩翃(hóng)《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hóng,音红),字君平,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韩翃在今天要介绍的诗人当中,算是比较有名的,毕竟他是个有故事的人。有名到什么程度呢?皇上都知道!某天,中书省缺个“制诰”(写重要公文的),皇上批复说,让韩翃来吧。然而“翃”这个字在唐代好像还挺流行,在官员队伍里竟然有重名者。于是皇上第二次批复:朕要的是“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那个韩翃。
王雱(pāng)《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王雱(pāng ),字元泽,王安石之子,北宋文学家,儒家、道家学者。年少聪敏,擅作书论事,著有《论语解》、《孟子注》,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王雱这人你不熟,但他爹你肯定认识,是的,他爹叫王安石。话说王安石有一天喝多了,跟同事苏洵晒儿子:我儿子可聪明了,诗书文章读一遍就能背下来。苏洵那是谁啊?苏轼苏辙的亲爹!一听这话就呵呵了:谁家儿子读两遍?连我闺女也只读一遍就会背!
刘昚(shèn)虚《阙题》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刘昚(shèn)虚,字全乙,唐代诗人,八岁能文。刘眘虚为人淡泊,脱略势利,壮年辞官归田,寄意山水,与孟浩然、王昌龄等诗人相友善,互唱和。张祜(hù)《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hù,音护),字承吉,唐代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
李峤(qiáo)《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qiáo,音桥),字巨山,唐朝宰相。他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
尤袤(mào)《青山寺》峥嵘楼阁插天开,门外湖山翠作堆。荡漾烟波迷泽国,空蒙云气认蓬莱。香销龙象辉金碧,雨过麒麟剥翠苔。二十九年三到此,一生知有几回来。尤袤(mào,音冒),字延之,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他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李颀(qí)《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qí,音齐)。李颀字、号均不详,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綦(qí)毋潜《春泛若耶溪》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綦(qí)毋潜,字孝通,唐代诗人。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沈佺(quán)期《杂诗三首·其三》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沈佺(quán,音全)期。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
韩偓(wò)《已凉》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血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wò,音卧)。韩偓是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郑畋(tián)《马嵬坡》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tián,音甜)。郑畋字台文,荥阳人,唐朝宰相、诗人,桂管观察使郑亚之子。郑畋出身于荥阳郑氏,考中进士后在藩镇幕府为官。咸通五年(864年),郑畋进入朝廷,累官至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后因错被贬为梧州刺史。
张泌(bì)《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bì,音必),字子澄,安徽淮南人,五代后蜀词人。张泌又曾较长时间滞留长安,短期逗留成都、边塞等地,与唐末罗隐、韦庄、郑谷、牛峤等绝大多数诗人一样,为博得一第而滞留长安,四处漂泊,传食诸侯;张泌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大多为艳情词,风格介乎温庭筠、韦庄之间而倾向于韦庄。用字工炼,章法巧妙,描绘细腻,用语流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