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后清朝国库银子各有多少

如题所述

康熙死后清朝国库只有七百多万两白银,亏空十分的严重,康熙的盛世其实是一个衰败的盛世。

清理钱粮亏空,是雍正帝关注的另一重大问题。他即位不到一月,就将此事提上日程。雍正帝认为钱粮亏空的主因是上司勒索与官员自身侵贪,这一判断切中要害。

据此,他向各级官员发出警告,要求不得苛派民间,限期完结亏空,否则从重治罪。之后,雍正帝又成立了专司审查钱粮奏销的机构——会考府,由其亲信怡亲王允祥主持。同时,他还令允祥管理户部三库,以整顿财政。

在雍正死后,国库有三千多万两白银,康熙的亏空全部追回,国库充足。

扩展资料:

雍正改革手段:

火耗归公:

火耗归公清初沿袭明制,各地征收钱粮,加收“火耗”(碎银加火铸成银锭时的折耗,亦称耗羡)。实行中,官员任意加派,一两可加至数钱。因不在上交正额之内,官员从中任意侵贪,成为官场公行的陋习。

康熙帝曾说,清官也取火耗。康熙末年,各地官员以火耗为名,肆意横征中饱,已无法限止。雍正帝清理钱粮时,山西巡抚诺眠与布政使高成龄在雍正二年(1724年)奏请将该省各地加派的火耗,提解布政使司库,以二十万两补完该省亏空,除公用外,分发给地方官员,称为“养廉”。

雍正帝指出,历来火耗皆州县征收而加派横征,侵蚀国帑不下数百万。原因是各州县征收火耗分送上司,种种馈送,名目繁多,州县肆意贪污,上司曲为容隐,这是从来的积弊,应当消除。他采纳山西官员的建策,

州县养上司是公开的非法贿赂。上司拨州县便成为合法的“养廉”,即官俸的补贴。山西实行后,各省相继仿效,以火耗补完亏空的钱粮,并分拨州县养廉。

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又命各省督抚,就该省情形酌议具奏,着为定额。这一改革形成制度,称为“养廉银制度”,又称“耗羡归公”,即由上级官府依定额发给官员。以后火耗一分为三:一份给地方官养廉,一份弥补地方亏空,一份留地方公用。这样,既增加了财政收入,又有助于廉政。

重农轻商:

雍正帝继续执行先王发展生产的政策。他像前辈君王一样鼓励开荒,康熙六十年(1721年)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全国田地从735万顷增至890万顷,疏浚了卫河、淀河、子牙河、永定河。

其他水利工程已完成的有直隶营田工程、浙江和江南海塘工程,修建了黄河、运河堤岸。雍正帝继续蠲免钱粮政策。据《清史稿·世宗本纪》,他在位13年,免了12年灾区的赋税和一些地区的漕粮。

但是,他过分重农抑商,根据这一理论制定的政策必然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他又认为:开矿"断不可行"。因为开矿将引诱人们离开农本,追求末业,而且矿工聚集一地,易于闹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20
自古以来,一个国家实力强大与否,关键还要看其经济实力如何(宋朝例外)。借用一句经济学的专业术语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王朝的兴衰,往往是看其国库里还有多少银子来决定的。做为中国封建时期最后一个朝代,清朝不同时期国库里有多少银子呢?
顺治时期,由于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加上战事频繁,国库几乎没多少存银。基本都是这只手进来,那只手就花出去了。最少的时候,国库里仅有白银20余万两。
康熙六年(1667年),大清国库存银248万余两,虽然相比顺治帝时期是增加了不少,可还是入不敷出。后来经过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三征准噶尔,清朝的战事终于逐渐平息。经过三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到了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国库银子已经达到了约4400万两。不过,此时准噶尔部又开始搞事情。康熙派皇十四子胤祯率领大军前往平定。战火一起,国库里的银子就像流水一样不断流出。三年后,康熙皇帝去世,此时国库存银已经只剩下约800万两了。
雍正皇帝继位后,励精图治,并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到了雍正九年(1731年),大清国库里的银子增加到了5037万两,比康熙时期最高峰还要多出600百多万两。
雍正皇帝去世后,乾隆继承了皇位,清朝迎来了鼎盛时期。到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国库存银达到了7390万两的历史最高值。乾隆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多次发动战争,清朝版图达到了空前辽阔的程度,但国库中的银子也大量被消耗掉。不过,即便如此,乾隆中后期国库存银也始终维持在6000万两以上。许多人以为乾隆频繁发动战争,导致国库空虚,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正确。虽然战争开支很大,但乾隆时期,清朝正处于巅峰阶段,国家的收入也很多。因此,国库中的银子只是相对最高峰时期有所下降,总量还是很庞大的。
到了道光十四年(1834年),国库存银下降到了2700万两左右。虽然道光皇帝极为节俭,甚至到了吝啬的程度,但国库中的银子还是逐渐减少。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战争持续了两年时间。最终,清朝被英国打败,国力大大受损,国库存银也急剧下降。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又让战火波及了半个中国。截至咸丰三年(1853年),国库账上的银子只有不到170万两了。不过,这还是账面上的存银,实际真正可以马上拿出来用的银子有多少呢?据资料记载“部库仅存正项待支银二十二万七千余两”。一个国家的国库就只剩这点银子,还不如一个大钱庄的老板多,更别说跟当时的首富胡雪岩相比了。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到甲午战争开始前,也就是同治到光绪中前期,清朝迎来了四十多年的中兴时期。不过,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战败,清朝背上了极为沉重的战争赔款负担,国库一贫如洗,从此再也没能缓过气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20
雍正十三年(1735年),劳累一生的雍正帝驾崩,第四子弘历继位。雍正从康熙晚年的困境中接过大位,历经十三年的艰苦改革,让大清朝重新焕发了新气象。
康熙去世的时候,大清国库之中存银仅为八百万两,而雍正去世时,大清的国库存银为六千万两,而这个数字在乾隆朝再一次被刷新。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乾隆朝之后,国库的存银情况。
清代中央财政结存最高的一年,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据户部银库黄册统计,这一年的财务数据为:旧管,7466万;新收,1811万;开除,1095万;实在,8182万。
按旧管、新收、开除、实在这四个名目,合成“四柱”。四柱清册为大清传统会计法,创立于唐代,沿用至清末。用现代会计术语,四柱分别相当于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与期末结存。
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多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攒下八千余万两银子,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财报。谁能想想到,再过七十余年,国库里的实在银两竟比不上当初的零头。且看是如何败家的。
最大的败家子,不是别人,正是乾隆皇帝自己。在他手上,固然取得了最高的实在存银数,然而,到了嘉庆三年(1798年),只剩下一千九百万。不过二十年,六千万两银子没了。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边疆的战事,名园的兴造,外省的巡幸,诸凡所谓“盛世”必须的文治武功,处处皆要花钱。乾隆大胆施行“积极财政”,钱就是这样给造没了。
钱没了,乾隆皇帝还挺安逸,自称“十全老人”,以为旷古未有。其子嘉庆皇帝却是一点也乐不起来,只能汲取教训,稳健理财,不再追求虚头巴脑的盛世风光,在他去世的时候总算扳回一局,卸任时留下二千七百万两。
继位的道光皇帝,克承父志,崇俭去奢,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度创造了三千三百万两的佳绩,颇有恢复元气的指望。
无奈,道光帝八字不济,时运不佳,注定命不该富。陡然与国际接轨,遭遇了鸦片战争,军费及赔款花费巨大,最终导致巨亏。道光三十年(1850年),国库仅存银八百万两。
然而,到了咸丰继位的时候更惨,登基之初便与太平天国大开内战,敌占区的赋税收不上来,各地军队的费用却不能少,于是,在咸丰三年(1853年)的时候,实在这一栏填的数字是1696897两,创历史新低。
不过,最惨的是,这169万还不是真金白银,只是账面数据,经过审计,当年的库存实银只有118709两。就这么点银子,还不如民间一位富豪,和鼎盛的乾隆朝相差竟达800倍。这还让人家怎么愉快地当皇帝。当时若是有退出机制,我敢赌五毛钱,咸丰帝还真会选择辞职不干。
迫不得已之下,咸丰皇帝将紫禁城内的值钱的重金属全部熔化,即便是用来防火的大铜缸也没放过,所得全部送往前线充当军饷,这日子过得实在是紧巴巴。还好他的一生总算是熬过去了,国库多少还有些散碎银子。
到了同治、光绪时,日子就更紧巴了,各种战败、各种赔款接踵而至,大清的国库已经空了,沦落到要去各国银行贷款的境地。到了宣统时,只干了三年皇帝就退位了,连皇宫小朝廷的生活费也要民国政府施舍,为贴补家用,暗地还干一些倒卖国宝的勾当。
大清国库的明细账,说白了就是一部王朝的兴衰史,银子就是国家的根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