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古代文人趣事?

如题所述

县令因怕老婆而丢官、黩货无厌的地方官、猴子与皇帝

县令因怕老婆而丢官

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记载:太宗贞观年间,桂阳县令阮嵩的妻子阎氏是个超级醋坛子。阮嵩在外面和客人喝酒,叫了几个妓女唱歌逗乐。阎氏听说后,提着刀找了过去。客人一看,跑得精光,阮嵩躲到床底下,妓女们夺路逃散。州长官崔邈听说后,在给阮嵩作政绩考核时写下评语说:“老婆刚强,丈夫柔弱,连老婆都管不好,如何治理一县的百姓呢?老婆这么无礼,丈夫的才能在哪儿呢?评为下。”吏部见了评语,就免了阮嵩的官。

黩货无厌的地方官

唐五代时期孙光宪的笔记小说《北梦琐言》记载了这样一则趣事:简州刺史安重霸,贪得无厌。在百姓中,有一位年轻的油商,姓邓,善于下棋,他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一天,安重霸将这位邓油商找来一起下棋,但只让他站着下棋,不许他坐下。邓油商每布下一子后,安重霸立即让他退到西北窗下站着,等待自己盘算好棋路,才允许其布子。一整天不过只布下十几个子罢了。邓油商又累又饿,几乎到了不能承受的程度。第二天,安重霸又派人召见邓油商继续下棋。有人劝告邓油商说:“这个刺史喜爱受贿,他找你本来不是为了弈棋啊!你怎么不向他献上贿赂而求得脱身呢?”邓油商认为那人的话是对的,献给安重霸成色中等的金子十锭,这才得以免去站着弈棋之苦。

猴子与皇帝

宋人江休复在其笔记《醴泉笔录》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唐末昭宗李晔作为傀儡皇帝,时时得看大军阀朱温的眼色行事,于是昭宗就以豢养猴子逗猴子聊以度日。也许是因为昭宗身边都是朱温耳目,少有亲信,可怜的昭宗皇帝就把一只最喜欢的猴子当作心腹看待,给它穿上最鲜艳的衣服,甚至给这只猴子加官进爵,并赐其封号为“孙供奉”。

后来朱温看到时机成熟了,就杀害了唐昭宗和他的儿子哀帝李柷,自己做了皇帝,即后梁太祖。朱温在接见前朝臣子们以示尊荣时,竟然将此猴也当作贵宾牵引到自己身旁安位落座,这只颇通人性的猴子瞧见经常坐在龙椅上的主子爷换人了,立刻就从坐位上弹起,悲愤地扑向朱温,以剥夺其身上的龙袍,朱温大惊失色之下将此猴斩首示众。可叹唐昭宗李晔手下的多少文臣武将,气节竟不如这只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03
1 《苏东坡趣事 》

苏东坡是北宋时候的著名文学家,他和当时的白云寺怀仁和尚交情颇厚,彼此都很欣赏对方。但是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时常斗嘴,流传下不少幽默风趣的故事。

一天苏东坡又去找怀仁和尚玩,一进庙门便大声喊:“秃驴何在?”

怀仁和尚一看是苏东坡,便微笑着说:“东坡吃草。”

2 《王寿彭的打油诗》

王寿彭是清慈禧年间的状元,当年考取状元,有人曾经质疑。

因为当时正直慈禧大寿,传说读卷官一看王寿彭的名字有利用价值,为讨慈禧太后的欢心,把不是第一名的王寿彭的试卷调到第一名进呈。慈禧太后一眼看到这个名字十分吉祥,征兆自己(王)寿如彭祖。彭祖本是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活了800岁,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寿星。

王寿彭这三个字居然能巧合到象征慈禧太后长寿,她内心的喜欢自然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她点王寿彭为状元,并对读卷官大加恩赏。

实际上王寿彭会试与慈禧大寿只是个偶然的巧合而已,无必然的联系。事后,王寿彭也作一首打油诗抨击此事:
“有人说我是偶然,我说偶然亦堪难。
世上纵有偶然事,岂能偶然又偶然。”

3 《纪晓岚的烟斗》

纪晓岚,乾隆时的大学士,总篡《四库全书》。他精力过人,日夜能做文章数十篇。他烟瘾极大,普通的烟斗不能满足他的烟瘾,便特地请工匠制了一人比普通的烟斗大四五倍的烟斗,斗内可以装不少的烟。

每日上朝的时候,他烟斗里装的烟,在轿子里可以从家里吸到午门。

有一次,他的烟斗被小偷窃走,家丁惊恐,怕主人怪罪下来担当不起,把这件事报告他以后,他却笑了笑说:“我的烟斗特别大,决没有人要用。你们拿两吊钱到琉璃厂旧货肆,保你能找来。”果然不出所料,家丁去琉璃厂找到了这只烟斗。

4 《吴邦殿借茶》

潮州枫溪在明朝万历年间,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文人吴邦殿,官拜朝廷通政参议和尚宝卿等职。

他为人诙谐幽默,善于制谜猜谜。一次,他居家时茶囊羞涩,就叫一个仆人头戴草帽,脚趿木屐,到邻居家讨一包东西,仆人问他要讨什么,请说清楚,他说不用言明,你去便知。仆人莫名其妙地到邻居家照他家主人的话对邻居说了,邻居大笑,让他带回一包茶叶。原来,这是一则哑谜,仆人是个“人”字,头戴草帽是草字顶,脚趿木屐是人字下面一个木字,合成便是一个“茶”字。

真是妙绝!

5 《齐白石“磨石浆”》

木匠出身的齐白石,三十多岁时,已成为民间画匠能以绘画为业了。

他还十分爱好刻印,一次他看到著名篆刻家黎微刻印,就向他学习,他问黎的弟弟铁安说:“我总刻不好,怎么办呢?”铁安对他戏说:“你呀,把南泉冲的楚石,挑一担回去,随刻随磨,刻它三四大盒,都化成石浆,印就能刻得好了。”齐白石一听,就发愤努力,常常弄得东面屋里浆满地,又搬到西面屋里去刻,正是这样的刻苦努力,使他后在篆刻艺术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