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一词始于何时?中秋送月饼的礼数是从何时兴起的?

如题所述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但将中秋和月饼联系起来的,是在唐朝。

其实月饼很早就出现了,只不过在南宋以前,月饼还不叫“月饼”,月饼的别称很多,比如“小饼”、“月团”、“胡饼”。

 

根据文献记载,中秋节在上古时代就存在了,其来源是古代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古时的中秋节是一种祭祀活动,即“祭月节”,起初时间不定,后来演变成了规定的日子,即农历八月十五日。

而拜月时的习俗也与很多,赏月和月饼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在殷、周时期,有一种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是月饼的前身。汉代西域之路开通后,中原地区引进了许多西域之物,其中就有芝麻,这些都是之后制作月饼的辅料。

 

汉之后,出现了“胡饼”,这是一种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基本是月饼的样子了。唐宋之后,皇亲贵族等上等阶层流行赏月吃月饼,唐代的《洛中见闻》中就有记载,说是中秋之夜,正值新科进士曲江宴,唐僖宗很是高兴,给进士们赏赐了月饼。

还有个传说,说是天宝初年,某个中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起赏月吃胡饼,闲聊时,唐玄宗嫌弃胡饼名字太粗俗,配不上这美好月色,杨贵妃一听,随口说了句要不改叫月饼好了,唐玄宗表示很满意,就这样,“月饼”这个名字就此横空出世了。当然,这都是戏言。

 

赏月是件高雅的事,所以最初多在宫廷内流行,到了后来,便逐渐流传到民间,发展至代时,就成了举国上下的共同习俗,此后,赏月和月饼,便成了中秋节的固定搭配,并一直延续至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7

“月饼”一词始于南宋,在南宋时期,已有"月饼"一词。而中秋送月饼是从明朝开始的。

月饼又称小饼、月团,最早是古代中秋祭拜用的供品,北宋之时,已经流传到民间,并且逐渐演变成圆形,寓意美好团圆。而南宋就已经有明确的月饼之称,再到了推翻元朝的是时候,因为在八月十五是时候利用月饼传达信息起义响应,所以为了纪念就有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到了明朝,中秋吃月饼才从宫廷流传到民间,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中秋吃月饼代表着合家团圆的美好寓意。

月饼发展到了现在,逐渐演化分为传统月饼和非传统月饼

传统月饼包括四大类: 广式月饼、京式月饼、苏式月饼和潮式月饼。而非传统月饼则包括:法式月饼、冰皮月饼、冰激凌月饼、椰奶月饼等等,这些月饼油脂及糖分较低,相比传统月饼更加注重月饼食材的营养及月饼制作工艺方面的创新。而且相比传统月饼,非传统月饼在口感上更加香醇、也更美味。

而我们最常吃的五仁月饼是传统月饼的一种,五仁月饼口味香甜,绵软带酥,因为放了杏任、桃仁、橄榄仁、芝麻仁、瓜子仁等等果仁,所以有多种果仁香味。

冰皮月饼区分与以往以糖浆做外皮,烘出来的颜色是金黄色,冰皮月饼的外皮原料是糯米,所以外表是白色,部分是透明色彩,加上内馅的颜色,所以外表时尚,口感酥软滑爽,略有弹性。非常受南方地区尤其是香港以及广东人们的喜爱。

月饼的种类以及非常多了,同样口感也越来越好了。但是月饼算的上是高热量食品,月饼油多,糖多,而且很多以鸭蛋黄为馅的月饼,像双黄莲蓉月饼,这些月饼胆固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肥胖者不宜多吃

第2个回答  2020-01-08
月饼是从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而且就开始叫这个名字,送月饼是从明朝时候才兴起的。
第3个回答  2020-01-08
月饼最早是始于北宋之时,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寓意团圆美好,表达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从而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第4个回答  2020-01-08
是从唐代开始的,唐朝新科技是曾经得到过唐锡宗的赏赐就是月饼。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宋南宋还有明朝清朝开始逐渐的兴起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