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怪事,为何两江总督不管浙江,湖广总督不管广东?

为何两江总督不管浙江,湖广总督不管广东?

这是因为两江总督管辖的范围内不包括浙江,而湖广总督管辖的范围内也不包括广东。这些总督管辖的范围都是清朝政府自己划分的,综合了多方面的考量,并不是说两江总督就要管浙江,湖广总督就要管广东。

而两江总督管辖的范围最宽的时候包括江南,江西和河南这些省份,但在之后朝廷把江南省划为了两块,分成了江苏和安徽。这也就意味着,两江总督管辖的省份从3个变为了4个,而后来政府考虑到两江总督管辖的范围太大,权力过重,于是将他其中一个管辖的省份河南划分了出来,单独设置了巡抚,此后两江总督管辖的范围就确定为了江苏,安徽江西三个省份。所以两江总督的两江,指的并不是浙江而是江苏和江西。


除了两江总督不管浙江外,还有就是湖广总督也不管广东。原因就是因为湖广总督管辖的范围是湖北湖南两省的军政民事务,之所以叫他为湖广总督,是因为在元朝的时候,湖北和湖南这两个省份曾经是一个统一的省,在当时被称为湖广行善,到了清朝初期,政府设置了湖广总督,管理湖广一带,但很久以后清政府才划分出了湖北和湖南两个省份,但在当时,湖广总督这个称谓已经深入人心了,所以清政府也没有对这个称谓作出改正。而真正管辖广东的是两广总督。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自己的职位里面带有这些地区的简称,但并不代表这个职位就要管辖这些范围,所有的名字都是有它自己由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6

清朝怪事,为何两江总督不管浙江,湖广总督不管广东?

在清朝的九大总督里,两江总督的知名度最高——于成龙、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历史书上不可或缺的大人物,都当过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署位于江宁(今南京市)。打开地图一看,江宁就位于江苏和浙江的中心位置。许多人据此认为,两江总督一定就负责管理江苏和浙江两省的军政民事务。对于这个说法,闽浙总督一定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

话说回来,两江总督到底管理哪些地盘呢?这里的“两江”,指的是哪“两江”?

两江总督是顺治时期就设立的官职,最初名为“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总督驻地在江宁。这时候,两江总督管理范围最宽,包括江南省、江西省和河南省。江南省后来一分为二,变成了江苏、安徽两省。这就意味着,两江总督管得最宽时,辖区有江苏、安徽、江西、河南4个省。

后来,清廷考虑到两江总督权力过重,将河南划分出来,独立设置巡抚。此后,两江总督的辖区就固定为江苏、安徽、江西3省。

由此可见,浙江从来就不是两江总督的地盘。两江总督的“两江”,指的是江苏和江西。

不过,江苏、安徽、江西3省加起来,面积也达到了40多万平方公里。更重要的是,这3省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是清廷的财赋重地,有“钱袋子”之称。在这里当总督,历来就是肥得冒油的好差事。这不,像曾国藩这样以“清廉”自诩的官员,当了8年两江总督后,他的“小金库”里也有3万多两银子。

除了两江总督不管浙江外,清朝还有一件怪事儿:湖广总督不管广东。对不起,广西他也管不了。

原因很简单:广东和广西都归两广总督管,跟湖广总督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那么,湖广总督管理哪些地盘呢?湖广总督的“广”,指的是什么“广”?

其实,湖广总督管理的是湖北、湖南两省的军政民事务。之所以叫湖广总督,是因为湖北、湖南两省在元朝时期,曾经是一个统一的省级行政区,被命名为“湖广行省”。明朝时期,又被称为“湖广布政使司”,依然是中央下辖的省级行政区。清朝初期,清廷设置了湖广总督,管理湖广一带,总督驻地为武昌。

直到1664年,清廷才将之一分为二,以洞庭湖为界分割成两个省。北为湖北省,省会武昌;南为湖南省,省会长沙。

那么,此后湖广总督是不是就应该改名呢?

没错,清廷也是这么想的。1688年,清廷一度将湖广总督改名为“湖北湖南总督”,简称为“两湖总督”。但由于“湖广总督”的说法太深入人心了,除了官方正式场合,几乎没人称“两湖总督”,所以到后来,“湖广总督”就成功替代了“两湖总督”。

这样一看,“湖广总督”里的“广”,指的是“湖广行省”的“广”,跟广东、广西没啥联系。

湖广总督管理的地盘也不算少,湖南省和湖北省加起来有近40万平方公里。从经济上来看,湖南省和湖北省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在全国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湖广总督任上也走出了不少历史名人,如林则徐、李鸿章、张之洞等。

第2个回答  2019-10-27
首先,我们讲讲两江总督的由来。在明朝统治之前,还没有江苏和安徽的说法。在明朝的历史中,由于名义上有两个首都,所以也出现了两个直隶地区。河北被称为北直隶,而江苏和南京则被称为南直隶。到了清朝入关之后,自己的首都在北京,南京的地位自然就下降。因此,在清朝顺治时期,南直隶被改成了江南省。当时的局势并不是十分稳定,因此区域划分的工作还算不上重点。在南明永历皇帝被杀之后,清朝开始腾出手来划分区域。

清朝原本打算把江南省和浙江省划分在一起,设立两江总督统一管理。但此时有重臣建议,必须将两个省分开。因为江南省和浙江省是朝廷的财富主要聚集地,人口也并不少。如果封疆大吏割据一方,那朝廷一点办法都没有,当时反清复明的活动仍然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改变了原来的计划,设立两江总督管理江南省和江西省。同时设立闽浙总督,负责管理浙江和福建。就这样,东南富庶之地,分成了不同的辖区。

即便是这样划分,清朝高层还不放心。认真的说,清朝高层一直对自己的统治很不自信,想着万一自己被推翻,那就再回东北老家。江南省包括了现在的安徽、江苏和上海等地,这一个省的人口、经济所占比重非常大。为了防止自己的统治出现威胁,清朝决定将江南省一分为二。在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出现了安徽和江苏两个省。安徽是安庆、徽州等地的合称,而江苏是江宁、苏州等地的合称。当时的江宁,其实就是现在的南京。

说来非常的搞笑,虽然划分了江苏省和安徽省。安徽省的省会设立在安庆,但是安徽的行政机构一直留在南京,而江苏的行政机构则全部都在苏州。直到乾隆皇帝在位的前期,安徽的官员才把各种机构迁回了安庆,而南京成了江苏省真正的省会。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湖广总督。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湖南、湖北、广东和广西,都是这位大佬的地盘。其实湖广总督的辖区只有湖南和湖北,广东和广西有专门的两广总督。

这个说法出现于元朝,由于元朝建立的湖广行省,这个说法便一直沿用。到了明朝统治时期,虽然两湖与两广已经分家,但仍旧采用了湖广总督的说法。在清朝所有的总督中,两江总督和两广总督的利润最大,因为自己的管辖区比较富庶。至于直隶总督,在名义上是封疆大吏之首,但各方面都不如两广和两江。当然,到了清朝的末期,直隶总督是非常强悍的。因为直隶总督一般兼任北洋大臣,这个优势非常的明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0-28
清朝时的两江总督管辖的范围是江南省(包括现在的江苏,安徽)和江西省,不包括浙江省!湖广总督管辖范围是湖北省和湖南省,而两广总督管辖范围是广东省和广西省!所以两江总督不管浙江,湖广总督不管广东!
第4个回答  2019-10-27
对于这个怪事儿外面有很多种说法具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我个人也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之所以不管肯定是有原因有道理的不可能无缘无故的。以上是我个人自己的看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