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美,是如何从一个有德之士变成了不义之徒?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08

《铡美案》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陈世美为了荣华富贵抛妻弃子留下了千古骂名。直到现在,人们还管那些喜新厌旧的人叫陈世美。

事实上,在清代湖广地区真的有一个为人刚正的清官叫做陈世美。《湖北历史人物辞典》记载:陈世美是清代官员,真名陈年谷,字熟美,湖广均州北门街人,出生于官宦世家。

陈熟美数值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先是出任直隶饶阳县知县,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官至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他到贵州赴任的时候,很多同僚都来道贺,想着陈熟美得到皇帝的信任,通过走他的门路可以谋得一官半职。陈熟美发现找他的人太多了,就下令闭门谢客。

有一次,他的昔日同窗好友胡梦蝶来找他,管家也像往常一样拒绝入内。胡梦蝶曾经在赶考的时候资助过陈熟美,一看此人如此忘恩负义,今日发达了,连面都不见,非常生气,暗生了报复之心。

当他路过河南南阳的时候,看到一出新戏《琵琶记》,演得就是忘恩负义的事情。于是计上心来,把戏中忘恩负义的男子改为陈熟美,并且按照自己的意愿改编了剧本,名为《秦香莲抱琵琶》。为了不露痕迹,将男主角名字改作陈世美,陈熟美的妻子叫秦馨莲,改作了秦香莲。

此剧在河南陕西湖北一带演出,颇受欢迎,成为轰动一时的名剧。

原来的《秦香莲抱琵琶》演到陈世美派家丁韩琪追杀秦香莲,韩琪不忍放走了秦香莲,并自刎而死就结束了。可是观众们意犹未尽,纷纷喊着要杀了陈世美。恰好前一出戏是包公的《陈州放粮》,戏班主灵机一动让包公上场,又加演了一段,最后把陈世美铡了。于是,剧本又得到了完善,成了现在的《铡美案》,而且朝代也从清代变成了北宋时期。

事实上,陈熟美为人刚正,颇有政绩,与秦馨莲夫妻也琴瑟和谐,白头到老。然而随着该剧的传播影响非常大,至今还流传着“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话。因为陈熟美是湖广均州北门街人,他的妻子秦馨莲是均州六里坪秦家楼人。而且直到现在,陈姓和秦姓都很少有联姻的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