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人身伤害赔偿范围的是

如题所述

关于损害的概念,历来说法不一。一般称损害即财产或法益所受之不利益;或称损害是指行为人对民法所保护的民事关系或合法权益的正常状态的破坏或加以不利影响的后果。有关确认损害的学说则有“利益说”、“客观说”等等。而有的学者则进一步指出,究竟应采何种学说来界定损害,则应结合具体的损害赔偿制度来取舍,如因利益说的主张与赔偿全部损害的制度的本意相吻合,故一般情况下,在采用该赔偿制度的场合,似宜用利益说来界定损害的概念,而在例外情形则以客观说等来界定损害的概念 。

而所谓利益说的大意是:损害即被害人因特定损害事故所损失的利益,该项利益可视为被害人的财产状况在有损害事故与无损害事故下所发生的差额。所谓的组织说的大意是:损害乃法律主体因其财产之构成成分被剥夺或毁损或身体受伤害,所受之不利益 。而显而易见,组织说失之于太过抽象,而利益说则失之过于绝对。特别是上己述及,从损害赔偿的角度着眼,由人身这个受损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人身损害、特别是导致残疾、死亡的人身损害的要害、其最重要的法律上的损害后果是人身劳动力价值的贬损或灭失,也有人称其为“生计损失”,即在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场合,其赔偿义务,得扩张而及于被害人因此致谋生困难或阻碍其发展而生之不利益 。

故在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领域,确认“损害”的有无及其“大小”,关键要看是否存在劳动力价值贬损或灭失的情形及其贬损的程度如何。这固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套用差额说的观点以损害事故发生前后受害方财产状况的“差额”来确定损害,但这种“差额”的构成只能是“拟制”的、大概的、大致的,并且有时是“持续”呈现出来的,而不能是准确的、真正等价的,并且有时是不能一次性“构成”的。这也是人身伤亡损害赔偿领域里“损害”的重要特征吧。

并于损害的构成因素,一般可分为普通因素与特别因素。普通因素指就特定的损害事故而言,其存在不因被害人而异的因素,故损害事故如非发生于现被害人而发生于他人,其损害的构成因素与发生于现被害人时一样。因而,普通因素又可称为客观因素。特别因素指因被害人而异的因素,即损害事故如非发生于现被害人而发生于他人,其损害的构成因素与发生于现被害人时可能有所不同。因而,特别因素又可称为主观因素。较常见的主观因素有:

1 、被害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如在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场合,被害人有无被扶养人及其多少、年龄情况等,即可能影响到其损害的“量”。

2 、被害人智力或精神上的特征等。这在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场合,即可能影响到劳动力价值的“质”进而损害的“量”。

3 、被害人与第三人的关系。这多体现在违约损害赔偿的场合。等等。而简要审视上述我国与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有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相应规定即不难发现,尽管我国的这些规定一般较少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的主观因素,但现实中这些主观因素或多或少构成了一种客观存在,故有时候也难以完全对其忽视。如当受损致残者在受损前即是一个无劳动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其因受损致残而可获得的残疾赔偿金较一个身心健全的受损致残者可获得残疾赔偿金当有较大的差异,应为不争的事实。

另外,伤亡者的年龄情况、有无被抚养人及其多少、其他相关家庭成员的情况等,也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损害赔偿的“量”,而上述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法律适用解释》也大都考虑到了这些因素。所以,应该说,我国有关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规定基本上是以注重损害的客观因素为主要特色的,但有时也难免要涉及到一些主观因素。这也决定了我国有关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计算本质上应为一种不完的客观计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6
①.被保险人投保一年以后因疾病身故 ②.由意外伤害带来的精神损失 ③.投保两年以后被保险人自杀身亡 ④.由意外事件造成的财产损失 ⑤.被保险人遭他人谋杀身亡
第2个回答  2019-10-17
那就是财产损害,或者其他经济损失的赔偿。
第3个回答  2019-10-17
那就是赔医药费就可以了
第4个回答  2019-10-17
生命权是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它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为客体,以维护人的生命活动延续为基本内容,其保护对象,就是人的生命活动能力。以自然人的生命丧失为标准,侵权行为作用于人体,使人的生命活动能力丧失,就是侵害生命权。民法对侵害生命权的确认标准是客观标准,是以生命丧失的客观结果论,只要造成自然人死亡的,就是民法上的侵害生命权的侵权行为。
以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侵权行为作用于人体,使人的机理的正常运作和功能完善发挥受到在此破坏,使受害人的人体生理机能、发育、体质等综合发展状况在原有的水平上下降,不能保持原有的水平。造成这种结果,就构成侵害健康权。造成人身损害的结果有三种形式:造成人身损害,经过治疗愈合;经过治疗留下了残疾;造成了其他疾患。
包括:1、主体部分,即头颅、躯干、肢体的总体构成;2、附属部分,即毛发、指(趾)甲等附属于身体的其他人体组织的整体。侵害身体权,就是侵害身体组成部分的完整性,包括身体组成部分的实质性完整和形式上完整。
《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按照一般理解,“身体受到伤害”是指对侵害健康权行为。而司法解释并未对此作具体适用解释。也未对侵害生命健康以的三种人格权审判适用诉讼时效作出区分或具体解释,司法解释与“法律条文”相似,因此人们认为凡是人身损害赔偿都适用一年的特殊诉讼时效,其实从法理上讲并不尽然。
财产损害赔偿所谓财产损害赔偿是指因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后所造成的财产支出和收入减少,主要包括财产损失费、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造成伤残的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还包括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