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字典中 徭役两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如题。麻烦博学的老师告诉我一下。。
我身边没有古汉语字典,找了半天上网也没找到。。。

古代汉语字典中的“徭役”两个字分别指的是:
“徭”:指古代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和兵役。《说文解字》中解释:“徭,调边声曲折,有所征发也。”
“役”:指服兵役、劳役和杂役。《周礼·地官·乡大夫》中说:“凡国之大事,致民;大丧,致役。”
总的来说,“徭役”是指古代人民为政府所强制执行的义务劳动,包括力役、兵役和其他各种杂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11
徭役始于先秦。《周礼》规定各级地方官有征民服役的职责。汉承秦制,有更役、正卒、戍卒等,并可纳钱代役称更赋,徭役集中于平民身上。魏晋以降,徭役无一定制度,为避赋役 ,民户逃亡现象严重。唐初,徭役有所减轻,但中期以后,服役增加,民户复大量逃亡。宋代 ,徭役负担仍十分繁重,并出现了募役(雇人服役)、助役(津贴应役者)、义役(买田以供役者)等形式。元代行“科差”,并有各项杂役。明代行“一条鞭法”,将赋役合并为征银两,但各地实行情况不一。清代摊丁入地,继承了一条鞭法的原则,由传统的以家资列户派役向财产税转化。
第2个回答  2010-08-17
徭是指农民为地主阶级的义务劳动
役一般指兵役,或是指国家的浩大工程,比如修宫调开运河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8-11
简单来说两字都是服兵役或没有义务的劳动的意思。
徭:古代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役:1服兵务,从军
2战事
3服劳力之事
4使唤
5被役使的人

参考资料:百度词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