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堤,苏堤究竟和白居易,苏轼这两位大诗有怎样的关系.

如题所述

  1、白堤原名“白沙堤”,是将杭州市区与风景区相连的纽带,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长约2里。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
  2、苏堤是北宋元祐五年(1090),诗人苏轼(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 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南宋(13世纪)以来,“苏堤春晓”就是“西湖十景”之首。 长堤卧波,贯通了整个湖的南北两侧,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被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02
白堤--自断桥起至西泠桥止,全堤长三里许。该堤旧称"白沙堤"。白居易(乐天)诗:"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即纪此堤之景。人们常将此堤误为白乐天所筑,其实是错误的。白乐天所筑之堤在钱塘门旧址之北,由石函桥北至武林门。古今白堤,四季皆美:春来桃红柳绿恍仙境,夏日十里荷花载舟行,仲秋万顷湖平长似境,寒冬断桥残雪砌琼玉。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它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14
1、白堤原名“白沙堤”,是将杭州市区与风景区相连的纽带,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长约2里。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
2、苏堤是北宋元祐五年(1090),诗人苏轼(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 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南宋(13世纪)以来,“苏堤春晓”就是“西湖十景”之首。 长堤卧波,贯通了整个湖的南北两侧,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被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第3个回答  2015-07-02
白堤和苏堤分别是白居易和苏轼在杭州做地方官的时候组织当地人民兴修的水利工程。
第4个回答  2020-07-11
就是白居易和苏轼分别走过两座桥,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叫坐白堤和苏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