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如题所述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以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是我们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经常面对的问题。
我们知道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正确的内容,预先制定方法策略,精心进行设计,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任务——教学设计。从这个意义上讲,设计与教学是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它们是与生俱来的。只不过这种设计,由于每个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水平,素质能力,阅历经验,教学条件和工作环境等等的不同,会显示出差异罢了。其次,我们要知道音乐教学设计都包括哪些内容?音乐教学设计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主要包括: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实际特征,选择和制定教学方法策略,评价和反思教学效果等等几个方面。再有,构思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时,我们还应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在时间方面有: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的设计。任务方面有: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学习效果等等。形式方面有: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等等。在条件方面有:教学环境、人文环境、教学设备、技术手段等等。这里我们所说的是音乐课的教学设计,是教师们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的教学方案,也叫教案。通常包括课题、班级、课时、学情分析、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教学设计的书写形式有详案、简案,有表格式,也有文稿式等。下面,就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几个主要内容进行探讨。
一、 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即教师预先设定学生在学完这节课后应达到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应当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陈述教师的目标,如引导学生……,培养学生……使学生……等。音乐教学目标是由若干个大小不等、层次不同的一系列教学目标组合而成的系统。它包括了音乐学科课程总目标,学期(或年级)教学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等几个层次,各个下属目标都是其上位目标的具体化。我们都知道现行的音乐课程标准以指导性和指令性相结合的形式规定: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上述课程目标内含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层面中体现。
现在我们重点谈谈课时教学目标,也就是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它的基本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目标设计的灵活性和目标实现的及时性。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起导向作用,也就是教师在选择和采用一切教学行为、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准备时都要考虑教学目标。下面结合课例来分析:
比如《草原就是我的家》人音版一年级音乐教材,确定其教学目标为:
1、通过学习歌曲以及蒙古舞的基本动作,使学生感受到蒙古民歌的特点和蒙古族的民俗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
2、以聆听、感知、舞蹈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准确、整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表现音乐。
又如《小小拉拉队》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艺术教材,确定其教学目标为:
1、指导学生用激情、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会做快乐文明的小小拉拉队员。
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掌握歌曲中弱起小节的演唱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及创编能力。
以上两个课例都是以歌曲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陈述教师的目标,只是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起的是导向作用。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不明确,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混乱,贻误教学效果。
二、陈述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与能力,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它融入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我们提倡教师在此环节中陈述教学设计意图,明确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性。不同类型的音乐教学(像综合课、欣赏教学课、歌曲教学课、器乐教学课、创作教学课等),会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的设计意图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是一定时间内的学习过程,可以将其过程概括为几个阶段。一般情况下有:组织教学、学习新知、巩固练习、拓展训练和总结升华等环节,其中每个环节的学习内容都应该渗透教师精心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通常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的音乐综合课或音乐欣赏课,其教学步骤大致可以概括为:
1、导入——激发兴趣,唤起参与愿望。
2、展开——提供多种参与情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
3、深入——师生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互动,思维充分展开。
4、拓展——通过练习、评价、总结等活动,深化学生情感体验,知识技能潜移默化。
现在我们来看看课例《我们热爱和平》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艺术教材:
教学目标:
1. 观看有关战争的摄影图片,学生了解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懂得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
2.学唱歌曲《我热爱和平》,感受歌曲的情绪,能够准确唱好歌曲中经常出现的八度音程。
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创设情境:画有不同表情的鸽子(制作的信封)在黑板上“飞翔”。
一、引导发现情境
教师:在黑板上飞翔着五只鸽子,谁能说说为什么这些鸽子会来到我们的教室?
学生:自由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让我们分别看看这一只只鸽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二、创设问题情境
1、第一个和平鸽信封:
学生念信封中的问题:“你们知道和平鸽由来的故事吗?……
2、第二个和平鸽信封:
“请同学们看一部电影片段和摄影图片,然后说说你都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
教师播放制作的有关战争场面的课件。……
3、第三个和平鸽信封:
请听赏《我热爱和平》这首歌曲。……
(1)初听歌曲《我热爱和平》,感受歌曲的情感、情绪,体会歌词的含义。
师:你印象最深的中哪一部分?
生:答。
(2)这是歌曲的第二乐段(高潮部分),我们先来演唱。
(3)第一乐段演唱。
出示板书,两个乐句,对比演唱,唱好八度大跳音程。
(4)集体演唱。
(5)歌曲处理。
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们热爱和平,我们还用歌声赞美和平,请一名女生打开第四个和平鸽信封。
4、第四个和平鸽信封。
教师:请学生有感情地集体朗读《和平颂》。……
三、自设问题情境 第五个和平鸽信封
教师:同学们一定在想,第五个和平鸽信封里写有什么?那我告诉同学们,这是一个空信封。在前面的活动中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想、心愿想要表达,那就请大家运用艺术形式把你们想要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放进第五个信封。
学生:交流。……
四:总结
  和平鸽是和平的使者,它飞到哪里,就给那里的人民带去福音,和平鸽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热爱和平。
以上这位教师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时,巧妙地运用情景教学将问题设计在和平鸽信封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与能力,带着兴趣带着问题不断地去探索新知,最后又将第五个空信封推向本课的高潮。情感体验,入情入境,教育真谛,耐人回味。
像以歌唱为主的音乐教学,教学步骤又是千变万化。就识谱知识点来说,有人先识谱后填词,也有人先填词后识谱。通常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生、不同学校不同环境,教师会选择不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展开形式,只有教学过程实现最优化,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最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真正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三、探寻教学方法
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学生“学”的方法。因此,教学方法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方法受教学目标制约,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服务的。
2、教学方法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客体是他们分别使用的手段。
3、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是教和学的手段。
教学方法限定在教学过程之中,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和教学效果的高低。教学方法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实施,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还会不断出新。任何教学方法总以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前提,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单一传授某种知识,而是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和道德性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地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培养高尚人格,得到美与善的滋养”。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