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物流的特点

如题所述

逆向物流作为企业价值链中特殊的一环,与正向物流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具有包装、装卸、运输、储存、加工等物流功能。但是,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相比又具有其鲜明的特殊性。 由于逆向物流的分散性及消费者对退货、产品召回等回收政策的滥用,有的企业很难控制产品的回收时间与空间,这就导致了多变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逆向物流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逆向物流的处理系统与方式复杂多样;
逆向物流技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对高昂的成本。 事前防范重于事后处理
逆向物流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原则是“事前防范重于事后处理”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因为对回收的各种物料进行处理往往给企业带来许多额外的经济损失,这势必增加供应链的总物流成本,与物流管理的总目标相违背。因而,对生产企业来说要做好逆向物流一定要注意遵循“事前防范重于事后处理”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清洁生产都是实践这一原则的生动例证。
绿色原则
(“5R”原则)
绿色原则即将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融入企业物流管理过程中。
效益原则
生态经济学认为,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现代企业是一个由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复合组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而且有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因此,现代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彼此联系的桥梁。 经济效益涉及和局部的更密切相关的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更宏观和长远的利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源泉,而前者是后者的经济表现形式。 4、 尽管逆向物流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但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例如使用条形码技术、GPS技术、EDI技术等)可以帮助企业大大提高逆向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因为使用条形码可以储存更多的商品信息,这样有关商品的结构、生产时间、材料组成、销售状况、处理建议等信息就可以通过条形码加注在商品上,也便于对进入回收流通的商品进行有效及时的追踪。
法制化原则
尽管逆向物流作为产业而言还只是一个新兴产业,但是逆向物流活动从其来源可以看出,它就如同环境问题一样并非新生事物,它是伴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生,只不过在工业化 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使这一“暗礁”浮出水面而已。然而,正是由于人们以往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较少,所以市场自发产生的逆向物流活动难免带有盲目性和无序化的特点。如我国废旧家电业异常火爆,据分析调查往往是通过对旧家电“穿”新衣来牟取利润的,这是以侵犯广大广大农户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等低收入消费群体的合法权益为基础的,这亟需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引导和约束。而具有暴利的“礼品回收”则会助长腐败,是违法的逆向物流,应坚决予以取缔。还有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我国各大城市街区垃圾箱受损、井盖丢失、盗割铜缆等现象就与城市窃钩者长期地逍遥法外不无关系,固体废物走私犯罪活动蔓延势头,如废旧机电、衣物及车辆的流通,汽车黑市等等违法的逆向物流活动都亟需相关的法规来约束。
社会化原则
从本质上讲,社会物流的发展是由社会生产的发展带动的,当企业物流管理达到一定水平,对社会物流服务就会提出更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企业回收物流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社会物流的发展,更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在国外企业与公众参与回收物流的积极性较高,在许多民间环保组织如绿色和平组织(Green Peace)的巨大影响力下,已有不少企业参与了绿色联盟。 提高潜在事故的透明度
逆向物流在促使企业不断改善品质管理体系上,具有重要的地位。ISO9001 2000版将企业的品质管理活动概括为一个闭环式活动--计划、实施、检查、改进,逆向物流恰好处于检查和改进两个环节上,承上启下,作用于两端。企业在退货中暴露出的品质问题,将透过逆向物流资讯系统不断传递到管理阶层,提高潜在事故的透明度,管理者可以在事前不断的改进品质管理,以根除产品的不良隐患。
提高顾客价值
在当今顾客驱动的经济环境下,顾客价值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众多企业通过逆向物流提高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赢得顾客的信任,从而增加其竞争优势。对于最终顾客来说,逆向物流能够确保不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及时退货,有利于消除顾客的后顾之忧,增加其对企业的信任感及回头率,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如果一个公司要赢得顾客,它必须保证顾客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心情舒畅,而逆向物流战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对于供应链上的企业客户来说,上游企业采取宽松的退货策略,能够减少下游客户的经营风险,改善供需关系,促进企业间战略合作,强化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特别对于过时性风险比较大的产品,退货策略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降低物料成本
减少物料耗费,提高物料利用率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也是企业增效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管理模式的物料管理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物料,不重视企业外部废旧产品及其物料的有效利用,造成大量可再用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由于废旧产品的回购价格低、来源充足,对这些产品回购加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物料成本。
改善环境行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环境意识日益增强,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顾客对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另外,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以及对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各国都制订了许多环境保护法规,为企业的环境行为规定了一个约束性标准。企业的环境业绩已成为评价企业运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为了改善企业的环境行为,提高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许多企业纷纷采取逆向物流战略,以减少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的消耗。 逆向物流在现阶段的显著特点有:
高度不确定性
逆向物流产生的地点、时间及回收品的质量和数量难以预测,这导致了逆向物流供给的高度不确定性,再加上已恢复或再使用产品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对回收产品的需求更是难以预测,因而供需平衡难以掌握。相反,正向物流的供给根据系统的需要是可以控制的。原材料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投入生产是其基本要求,所以正向物流对产品的需求几乎完全由需求方决定,供给和需求容易达到平衡。
运作的复杂性
逆向物流的恢复过程和方式按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特点、所需资源、设备等条件不同而复杂多样,因此比正向物流中的新产品生产过程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根据Rogers等在2001年对美国公司的一项调查,逆向物流的主要活动和功能包括:再制造、修整、再循环、填埋、再包装和再处理等内容。 Carter等指出,一个公司的逆向物流实施直接被至少四种环境因素影响,即消费者、供应商、竞争对手以及政府机构,所以公司很难作出有关恢复方式的战略决策来高效且经济地运作逆向物流系统。
实施的困难性
逆向物流普遍存在于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从采购、配送、仓储、生产、营销到财务,需要大量的协调和管理。尽管在一些行业,逆向物流已经成为在激烈竞争中找到竞争优势从而独树一帜的关键因素,但是许多管理者仍然认为逆向物流在成本、资产价值和潜在收益方面没有正向物流那么重要,因此分配给逆向物流的各种资源往往不足。另外,相关领域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匮乏,缺少相应逆向物流网络和强大的信息系统及运营管理系统的支持,都成为有效逆向物流实施的障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