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海拔最高点及最低点在哪里

如题所述

县志说:最高点是东北部与长治交界的金泉山,海拔1391.1米。最低处是河西镇杜村所在地,海拔800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19
长平之战发生於公元前260年,是秦、赵之间的一次战略决战。在战争中,秦军贯彻正确的战略指导,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

 262年(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实力日益强盛的秦伐韩,拔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上党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与以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市)为中心的韩本土的联系。无奈,韩桓惠王割孤悬的上党予秦以求和,上党吏民则既不欲归秦,又无力抗秦,郡守冯亭乃率一郡军民降赵。赵接受上党,遣名将廉颇麾重兵进驻战略重镇长平(今山西高平市)拒秦,秦则派左庶长王齕率大军进攻长平。於是,秦、赵长平大战就爆发了。

  长平,实有广狭二义。狭义的长平,指当今高平市西北长平村,为长平之战中心地带;广义的长平,指含狭义长平在内的大体当今高平市城乡全境。秦赵长平之战主战场即含以长平村为中心的丹河两岸南北30馀公裏、东西10馀公裏的地区。《史记·赵世家》所谓“廉颇将军军长平”,乃至後世所说长平古战场,一般指广义的长平。廉颇一到偌大的上党,何以唯独进驻和设防长平?第一,长平是上党郡乃至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的西、南两方面交通襟喉和战略屏障。秦前此既先占领了以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为中心的魏河东,又攻下了以野王为中心的韩之南阳,就在与赵的两强角逐中无论暂先进攻上党,抑或最终直指邯郸,不外有西、南两条山间孔道可走,即取乌岭(今山西翼城、沁水界)、空仓岭(今山西沁水、高平界)一线的西路,或取羊肠阪(今山西晋城南碗子城一带)、天井关(今山西晋城南)一线的南路,无论取西路还是南路,长平都是战略捷径,亦几无替代的必经之途。这就是说,只要廉颇有一支劲旅锐卒固守长平不失,秦军则不能涉足上党,更不得接近邯郸了。第二,长平本身是整个上党地区具有多重军事地理优越条件的战略重地。长平广41公裏,袤37公裏,略呈矩形,面积946平方公裏。地势东、西、北三面环山,状若箕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丹河与地势平行纵贯全境。境内一般高差300米左右,最高点为东北境的高泉山,海拔1391.1米,最低点是中南部丹河东岸的杜村,海拔 800米,全境相对高差591米。山峦绵亘,河流纵横,各类地形发育充分。丹河流域河谷平川区占面积16.7%,海拔850~900米;黄土丘陵区占48.4%,海拔860—1000米,坡度5到15度;中低山区占34.9%,海拔950—1346米,峰高坡陡,岩石裸露,坡度>15’。由面积比较,可以见到长平地区丘陵为主、山地次之、平川又次之。主河为丹河,又有五大支流许河、东仓河、小东仓河、东大河、永禄河呈网状遍布全境,地下水丰富,浅水层埋深多在 5到50米间。这样的地理环境之於战争,则山地有险可凭,特别是西、北方面犹有高平关、长平关、故关等群塞可固守;丘陵於部队无大碍却可隐蔽行事;河谷平川则极宜大部队调度和辎重运筹转输,更无大军食饮之虞。凡此等等,足资可见廉颇至上党唯独进驻、设防长平是最佳选择,就显示出这位战国名将的军事经验。

  公元前262年(赵惠文王三十七年、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廉颇统率大军由赵都邯郸西上,逾“太行八陉”之第四陉滏口陉(今河北磁县西北),再西行过壶口关(今山西黎城东阳关),始人上党腹地,从此折西南行,沿八谏水(今淘清河),经八义村(今长治西南),过秦关 (今高平东北与长治界故关)进入长平战区,再循小东仓河河谷,经金门镇(今高平东北店上村)至泫氏(今高平),然後由此分兵布防。他依次设置了如下三道防线:第一空仓岭防线,以当今高平、沁水界的空仓岭为中心,北至今高平、长子交界的丹朱岭,南至高平、晋城界的武神山,南北长约30公裏。空仓岭南北走向,山体石质,岭高陡绝,中央有一巨大陉口,以通东西,习称高平关,向为上党、河东间交通咽喉和战略要冲。这裏是战前赵在上党地区所能控制的最西缘了。廉颇在空仓岭设防後,更在关内浩山南麓和北麓构筑了二鄣城(今高平西南的古塞和秦城),以为空仓岭的後援,形成犄角之势。第二丹河防线,丹河纵贯高平全境,谷深而流量大,沿岸地形开阔,便於大部队运动,廉颇利用这道天然屏障,於丹东沿山一线构筑了赵军的纵深主体防线。这道防线以泫氏为中心,北至丹朱岭南抵高平、晋城交界的蒲水河人丹口,此线呈西北一东南走向而以南北向为主,长约40公裏。第三百裏石长城防线,亦大体呈西北一东南走向,惟以东西向为主,西起丹朱岭、逶迤向东经南公山、羊头山、金泉山直至陵川与壶关交界的马鞍壑,以沿山亘岭而构筑有长达百裏的石砌长城故名。此线是赵的後路,地当最东北即最深人赵後方,为关系到上党乃至邯郸安危的最後一道巨防。

 继廉颇进驻长平,秦遣左庶长王齕麾军由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东下,取水路舟行,沿渭水东来,至河曲折北溯黄河至汾阴(今山西万荣西),折东溯汾河至晋故都新田(今山西侯马市西)登陆,东行越黄父(今山西翼城、沁水交界乌岭关),即进入上党腹地,再循梅河河床,经马邑(今山西沁水东)进抵沁河西岸的端氏城(今山西沁水东北郑庄乡河头村),然後分兵南北顺沁河一线布防。王齕至此大体与赵相对应亦陆续设置三道防线。第一沁河防线:以端氏城为中心,循沁河南北延伸,大体呈西北一东南走向,西北至沁水县境龙渠河与沁河汇流处的王(离)[齕]城(今沁水王壁),东南抵沁水、阳城交界的武安、屯城,全长约40公裏。此线既有沁河天然防线依托,河床谷道便於大部队运动,又有充足的河水可供大量人马食饮。第二空仓岭防线:即原廉颇所构筑的赵军首道防线,首当其冲,最先为王齕所突破,遂被秦军据为第二道防线。前262年七月,秦攻赵,“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西垒壁”即空仓岭防线。第三丹河防线:空仓岭防线得手後,王齕长驱直进,触角遂深入丹河一线,这条当初廉颇借助天然水道构筑的纵深主体防线,便为秦赵所共有,即赵据丹河东,秦据丹河西,互为屏障,隔岸对峙。正是《上党记》所载:“长平城在(上党)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