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衰竭吃什么好

如题所述

      心肌衰竭又称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不能泵出充分的血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而引起的症状和体征。许多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皆可引起心力衰竭。心外的疾病如甲状腺技能亢进、贫血等亦可引起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可分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咯血、乏力、倦怠等;右心衰竭则表现为纳差、尿少、肝区胀痛、浮肿;左右心都受累的为全心衰竭,兼有两者症状。
    心力衰竭常因感染、体力负荷增加、食入的食盐过多、心律失常、妊娠、未按医嘱服药而加剧。

    注意事项:
    1. 轻度心力衰竭病人,限制体力活动。较重心力衰竭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心功能改善后,应适当下床活动,以免下肢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
    2. 减轻胃肠道负担,宜少量多餐,适当控制每日进食总量。宜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不宜超过5克(1钱);忌食盐腌制食品及含盐炒货。
    3. 严禁烟、酒,不喝浓茶或咖啡。
    4. 严格按医嘱服药,不得随便改变药物的用法和用量,特别在服用利尿剂和地高辛时更应如此,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5. 感冒、腹泻、发热或病情变化时要及早就诊。
    6. 育龄妇女要做好避孕工作。

    心衰患者如何调护和掌握活动量?

    首先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整齐,空气新鲜,冬天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感染而加重病情。氧疗可改善机体缺氧,促进组织代谢,维持生命活动,是心功能不全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给氧应从小流量开始,待病人适应后根据需要调节流量。心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心动能不全程度,采取适当体位配合治疗。一般病人应采取高枕位睡眠;较重者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可以减少夜间气短、喘憋等呼吸困难症状。严重心功能不全或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竭者,应采取端坐位,同时双下肢下垂,使回心血量减少,隔肌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活量增加,可缓解呼吸困难;对于轻度心功能不全患者,不宜做重体力活动,如允许可限于日常生活活动。对于中度心功能不全患者,增加卧床休息,避免激烈运动项目,较适于散步一类轻活动,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即止;对于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待心功能改善后,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尽早活动,以防止长期卧床而导致肌肉萎缩、消化功能减退、静脉血栓形成等,活动应注意循序渐进。

    如何正确对待心功能不全(心衰)?

    尽管心功能不全是各种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病症,患者只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正规药物治疗,保持心情愉快、注意休息、预防感冒、避免暴饮暴食、精神刺激等不良诱因,心功能不全是可以得到缓解和长期控制的,同样可以保证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任何紧张、焦虑、恐惧、精神抑郁、烦躁等引起的不良刺激可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故健康的心理,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康复是十分必要的。

    心衰病人康复期日常生活应注意什么?

    保持起居有规律:
    做好心理调节、提高自控能力。首先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样患心功能不全,但情绪不同,预后则显著不同。情绪沉闷,精神压力过大,可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功能不全。
    强调动静结合:根据心脏功能情况,适当活动和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坚持每天午休1小时左右。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活动,一方面可避免形成褥疮和静脉血栓,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心功能储备力,增强抗病能力,减少感染,因为感染是诱发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病因之一。在运动时,患者应掌握“度”,以活动时不感到疲乏、活动时最高心率每分钟不超过120次为度,如心功能1级患者,可以慢跑,打太极拳,做操。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可以到室外平地散步,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动。
    保持室内温度维持相对恒定:冬季最好在20摄氏度左右,夏季需使用电扇应避免直接吹风,使用空调时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
    室内通风:冬季室内每日至少通风两次,每次半小时,但要注意病人能自身保暖,避免空气对流时引起感冒。
    预防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可诱发心功能不全, 外出时应根据季节增减衣服,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
    饮食的调理:通常食物应选择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如牛奶、瘦肉、淡水鱼等,热量勿过高。避免饮用刺激性的饮料,如浓茶、咖啡、汽水等,同时戒烟戒酒。注意氯化钠的控制,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克,可以多做一些糖醋和醋溜口味的菜肴,注意避免隐性高盐食品,如皮蛋、酱菜、腌肉等。勿暴饮暴食,宜少食多餐,尤其是晚餐勿吃的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便秘时过度用力。
    自身监测:心功能不全者平时注意观察自己脉搏、血压、面色、尿量、体重的变化。最好每天(排尿后)同一时间称体重,穿类似重量的衣服。夜晚睡觉前应观察踝部是否肿胀,夜间睡眠是否有被憋醒感。注意每天的尿量,最好用容器收集一天的尿量:当出现心慌、咳嗽呼吸困难、难以平卧、浮肿、恶习心、呕吐、尿量减少,一天之内体重增加1000克以上,说明心功能不全病加重,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以便医生用时调整治疗方案。
    随便停药、减药危害大:利尿剂用于控制液化气体潴留,涉及电解质的平衡,患者自行减量、加量或停药,均可导致水钠潴留用电解质紊乱等,可产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另一重要的一类药物β-阻滞剂,在产生长期疗效前,都会出现短期负性肌力作用。患者很容易在看不到疗效时自行停药,这对于心功能不全的长期控制与预后极为不利。
    定期随访: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病情稳定时每隔2-3周必须到心功能不全门诊或者心血管科的专家门诊就诊,用时调药,并定期做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
    坚持服药药物的服用及保管:记住所服药品的名称,放在固定的地方,明确服药方法,按时服药。到药店购买处方或非方药品时,应主动告诉剂师正在服用的药物,以便药剂师判断药物能否一起使用。

    目前有哪些治疗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药物?

    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有强心剂、利尿剂、扩张血管剂、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肾上腺能阻滞剂几类,其功能各有不同。
    先说强心剂
    强心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增加心肌的收缩力,来保证足够的血液排出量。洋地黄是常用的强心药物,可使心率明显减慢,使心室舒张压降低,因而有利于心肌代谢的恢复与心功能的改善。强心剂对左室功能异常及多种心律失常有效。但在应用洋地黄时应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引起中毒。
    至于利尿剂
    顾名思义,是增加尿量以促进体内水份和电解质的排出,从而减轻心脏工作负担,消除全身组织和器官如肺、足踝部水肿的药品。 值得注意的是,用有些利尿剂会过多的排出身体所必需的钾,引起血液中钾离子的浓度过低和电解质紊乱,因此许多利尿药必须间歇使用,并需要根据病情调整剂量。患者应多吃一些富含钾离子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特别是橘子汁),或根据医生的指示补充钾盐。
    服用利尿药的时间不要太晚,以免夜间多次起来上厕所而影响休息。另外,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测量体重,以监测体重减轻的程度(因为滞留在体内的体液被排出),并做记录,等下次复诊时提供给医生作评估药效的参考。
    血管扩张剂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来降低血压,使血液流动更通畅,并可减少心脏泵血时的阻力,以泵出足够的血液满足身体的需要。
    这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有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颜面肿胀;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以及低血压。因此,要特别注意用药期间必须定时(如每天1次)测量血压,并做记录。另外,每次站起来时动作要慢,以免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昏到。有些药物可减慢患者的反应灵敏度,如果服药后出现头晕或反应不灵活,就不要驾车或操作机器,以免发生意外。
    还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这类药物作用比较复杂,主要作用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由于在心功能不全的发病原理中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鉴于以上药物的副作用都很明显,现代医学研究已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我国传统的中医中药上。
    这类药物作用一般比较温和,长期效果很好。目前我国首创的“中药强心剂”参桂胶囊是最典型的代表,该药无毒副作用、疗效稳定持久,其益气通阳、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心衰病人各个阶段的治疗,特别是填补了心衰病人慢性病程阶段治疗的空白和盲区。但是对于急性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西药同时使用。

    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衰)患者应吃些什么?

    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晚餐宜少食,防止夜间心脏病发作。
    控制盐量,一般在5克/天以下,中度心功能不全3-2.5克/天,病情重者每日不超过1克,对于食欲差、进食少、使用强利尿剂者,不宜过分忌盐,并适当增加调味品,如醋、胡椒、葱、姜等;
    减少刺激性饮食,禁用浓茶、咖啡或辣椒等;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 禁止饮酒吸烟;
    宜食用汤粥类:如人参粥、黄芪粥、百合莲子粥、山药薏米粥、赤小豆粥、龙眼丹参汤等;
    蔬菜尤以多食冬瓜为宜;
    便秘时服用润肠药,保持大便通畅。

    心力衰竭饮食治疗

    (1)限制钠盐的摄入:以预防和减轻水肿,应根据病情选用低盐、无盐、低钠饮食。低盐即烹调时食盐2克/天;食盐含钠391毫克/克,或相当于酱油10毫升。1天副食含钠量应少于1500毫克。无盐:即烹调时不添加食盐及酱油,全天主副食中含钠量小于70/毫克。低钠即除烹调时不添加食盐及酱油外,应用含钠在100毫克%以下的食物,全天主副食含钠量小于500毫克。大量利尿时应适当增加食盐的量以预防低钠综合征。 (2)限制水的摄入: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水的潴留主要继发于纳的潴留。身体内潴留7克氯化钠的同时,必须潴留1升水,才能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故在采取低钠饮食时,可不必严格限制进水量。事实上,摄入液体反可促进排尿而使皮下水肿减轻。国外学者认为,在严格限制钠盐摄入的同时,每日摄入2000~3000毫升水分,则钠和水的净排出量可较每日摄入量1500毫升时为高,但超过3000毫升时则不能使钠和水的净排出量有所增加,考虑到这种情况,加上过多的液体摄入可加重循环负担,故国内学者主张对一般患者的液体摄入量限为每日1000~1500毫升(夏季可为2000~3000毫升),但应根据病情及个体的习惯而有所不同。对于严重心力衰竭,尤其是伴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排水能力减低,故在采取低钠饮食的同时,必须适当控制水分的摄入,否则可能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这为顽固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诱因之一。一旦发生此种情况,宜将液体摄入量限制为500~1000毫升,并采用药物治疗。 (3)钾的摄入:如前所述,钾平衡失调是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最常出现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临床中最常遇到的为缺钾,主要发生于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食欲缺少和吸收不良等);额外丢失(如呕吐、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肾脏丢失(如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代谢性碱中毒、利尿剂治疗)以及其他情况(如胃肠外营养、透析等)。缺钾可引起肠麻痹,严重心律失常,呼吸麻痹等,并易诱发洋地黄中毒,造成严重后果。故对长期使用利尿剂治疗的病人应鼓励其多摄食含钾量较高的食物和水果,例如香蕉、桔子、枣子、番木瓜等。必要时应补钾治疗,或将排钾与保钾利尿剂配合应用,或与含钾量较高的利尿中草药,如金钱草、苜蓄草、木通、夏枯草、牛膝、玉米须、鱼腥草、茯苓等合用。 另一方面,当钾的排泄低于摄入时,则可产生高钾血症,见于严重的心力衰竭,或伴有肾功能减损以及不谨慎地应用保钾利尿剂。轻度患者对控制饮食中钾和钠以及停用保钾利尿剂反应良好,中度或重度高钾血症宜立即采用药物治疗。 (4)热能和蛋白质不宜过高。一般说来,对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必限制过严,每天每公斤体重1克,每天50~70克,但当心衰严重时,则宜减少蛋白质的供给,每天每公斤体重0.8克。蛋白质的特殊动力学作用可能增加心脏额外的能量要求和增加机体的代谢率,故应给予不同程度的限制。已知肥胖不论对循环或呼吸都是不利的,特别是当心力衰竭发生时,由于它可引起膈肌的抬高,肺容积的减少及心脏位置的变化,因而成为一个更加严重的因素。此外,肥胖还将加重心脏本身的负担,因此宜采用低热能饮食,以使患者的净体重维持在正常或略低于正常的水平,而且,低热量饮食将减少身体的氧消耗,从而也减轻心脏的工作负荷。 (5)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供给按(300克~350克)/天,因其易于消化,在胃中停留时间短,排空快,可减少心脏受胃膨胀的压迫。宜选食含淀粉及多糖类食物,避免过多蔗糖及甜点心等,以预防胀气、肥胖及甘油三酯升高。 (6)限制脂肪:肥胖者应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宜按(40克~60克)/天。因脂肪产热能高,不利于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使胃饱胀不适;过多的脂肪能抑制胃酸分泌,影响消化;并可能包绕心脏、压迫心肌;或腹部脂肪过多使横膈上升,压迫心脏感到闷胀不适。 (7)补充维生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胃纳较差,加上低钠饮食缺乏味道,故膳食应注意富含多种维生素,如鲜嫩蔬菜、绿叶菜汁、山楂、鲜枣、草莓、香蕉、橘子等,必要时应口服补充维生素B和C等。维生素B1缺乏可招致脚气性心脏病,并诱发高排血量型的充血性心衰竭。叶酸缺乏可引起心脏增大伴充血性心力衰竭。 (8)电解质平衡: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为钾的平衡失调。由于摄入不足,丢失增多或利尿剂治疗等可出现低钾血症,引起肠麻痹、心律失常,诱发洋地黄中毒等,这时应摄食含钾高的食物,如干蘑菇、紫菜、荸荠、红枣、香菜、香椿、菠菜、苋菜、香蕉及谷类等。如因肾功能减退,出现高钾血症时,则应选择含钾低的食物。钙与心肌的收缩性密切相关。高钙可引起期外收缩及室性异位收缩,低钙又可使心肌收缩性减弱,故保持钙的平衡在治疗中有积极意义。镁能帮助心肌细胞解除心脏的毒性物质,能帮助维持正常节律,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可因摄入不足、利尿剂等药物导致排出过高或吸收不良,均能使镁浓度降低,如不及时纠正,可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至诱发洋地黄中毒。增加镁的摄入对治疗有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01
你好,对心脏有益的食物有:全麦、燕麦、糙米、扁豆、洋葱、蒜头、菇、茄子水果类.其中苹果排名第一,因为苹果富含纤维物质,可补充人体足够的纤维质,降低心脏病发病率,还可以减肥。。祝你健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