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白话释义: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

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原文释义: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扩展资料:

这句话的赏析:

这是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

现代诗歌批评所津津乐道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作用,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实际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正如我们在《季氏》篇里已经说过的那样,在孔子的时代,《诗经》简直就是一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所以,圣人不仅以诗礼传家,要求儿子孔鲤学诗学礼,而且在这里又一次号召所有的学生都好好地去学诗。

正是由于孔子的大力提倡并亲自删削编定,《诗三百》才名正言顺地成为了《诗经》,成为儒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毛诗序》那一段著名的更为热情洋溢的颂词: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如果有谁还不理解《诗经》凭什么成为“经”,读了孔子的这段论述和《毛诗序》的赞颂,那就应该理解了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19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①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1)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
(2)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3)群:合群。
(4)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5)迩(ěr):近。
【译文】
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读解】
这是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
现代诗歌批评所津津乐道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作用,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实际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正如我们在《季氏》篇里已经说过的那样,在孔子的时代,《诗经》简直就是一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所以,圣人不仅以诗礼传家,要求儿子孔鲤学诗学礼,而且在这里又一次号召所有的学生都好好地去学诗。
正是由于孔子的大力提倡并亲自删削编定,《诗三百》才名正言顺地成为了《诗经》,成为儒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毛诗序》那一段著名的更为热情洋溢的颂词: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如果有谁还不理解《诗经》凭什么成为“经”,读了孔子的这段论述和《毛诗序》的赞颂,那就应该理解了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26
兴: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引譬连类”。朱熹《~集注》:“感发意志”。“兴”就是抒发感情、表明志趣。

观:何晏《~集解》引郑玄:“观风俗之盛衰”。朱熹《~集注》:“考见得失”。“观”就是考察社会、了解民情。

群:何晏《~集解》引孔安国:“群居相切磋”。朱熹《~集注》:“和而不流”。“群”就是交流观点、和而不同。

怨: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怨刺上政”。朱熹《~集注》:“怨而不怒”。“怨”就是劝诫王上,令其仁政。

希望有帮助。欢迎纠正~
第3个回答  2019-12-22
诗经中可以学到: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怎么了解人,怎么和人交往,怎么给人提意见。
第4个回答  2021-04-0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