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蝉中,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如题所述

诗以言志,借物喻人,情同古今。在本诗中,终生不得志的李商隐,闻蝉之声而兴,以蝉之高洁自警,喟叹身世之沦落飘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09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首二句写蝉之鸣,三四写蝉之不鸣:“一树碧无情”,真是追魂取气之句。五六句先作“清”字地步,然后借“烦君”二字折出结句来,法老笔高,中晚一绝也。〈唐律消夏录〉
盛夏炎暑,蝉鸣能给人带来野趣、宁静和凉意。那抑扬顿挫的蝉鸣声,还往往会使人追忆儿时的情景。夏季,当一阵雷雨过后,在树根周围的地面即可发现一些圆圆的洞穴,这就是蝉儿出土的地方,碰上好运气,还能抓到没有蜕壳的蝉儿。
第2个回答  2019-10-01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第3个回答  2009-06-09
李商隐的<蝉> 诗以言志,借物喻人,情同古今。在本诗中,终生不得志的李商隐,闻蝉之声而兴,以蝉之高洁自警,喟叹身世之沦落飘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