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问题的定论

今天省级考试写了篇文章,命题是《主动》。

写完了,或过头来一想,总觉得文体太模糊,自己都搞不清是什么。

情况是这样的,开始是从一部电影的感受引出话题,接着,例举了哲学家的

名言,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谈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做法和一些家喻户晓的例子,

中间夹杂着景色描写和细节描写。但感觉对题目议论的不是很深入,没有具

体讨论哪几点。文章的最后是抒情,以一些带韵脚的句子结尾,夸张的说明

主动的作用,类似于一些诗句。所以现在搞不清到底这算什么了,是四不像

吗?到底什么事四不像,能具体举出作文例子吗?这样的文章又该怎样给分

啊?

请高人解答。

高大威猛 英俊潇洒 大方体贴
一丝不苟 聪明伶俐
玉树临风,体贴呵护,事业有成,高大威猛 ,英俊潇洒
才貌双全
逸群之才
玉树临风
温文尔雅
淑人君子
清新俊逸
品貌非凡
才貌双绝
惊才风逸
风流才子
雅人深致
城北徐公,堂堂正正,七尺男儿,英俊潇洒,顶天立地,血性男儿,足智多谋,风流倜傥,正义之士,英勇好斗,武艺高强,见义勇为,舍己为人,救死扶伤,坐怀不乱,翩翩少年

昂藏七尺 彪形大汉 城北徐公 惨绿少年 弟男子侄
断袖之宠 断袖之癖 断雁孤鸿 傅粉何郎 蜂迷蝶猜
蜂识莺猜 寡鹄孤鸾 孤鸾寡鹄 鳏鱼渴凤 华封三祝
巾帼须眉 佳人才子 君子好逑 狂蜂浪蝶 旷夫怨女
浪蝶狂蜂 浪蝶游蜂 邻女窥墙 怜香惜玉 面如傅粉
美如冠玉 面如冠玉 男大当婚 男大当娶 男大须婚
南户窥郎 女貌郎才 男尊女卑 女中丈夫 匹夫无罪
翩翩年少 翩翩少年 噙齿戴发 秋风团扇 弃旧怜新
人面桃花 桑弧蓬矢 色衰爱弛 沈腰潘鬓
上烝下报 投梭折齿 投梭之拒 闲花野草 闲花野草
萧郎陌路 须眉男子 血性男儿 惜玉怜香 野草闲花
莺俦燕侣 掷果潘安 掷果潘郎 坐怀不乱
坐上琴心 醉玉颓山

落叶飞花飘落地,唳累长空泪垂流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千般醉酒几时休?
百转柔肠何处留?
十年葬花碾尘埃,
一朝梦醒谁解愁?--漂飘叶儿 - 试用期 一级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惟见幽人独来往,飘渺孤鸿影。
惊起鹊回头,有恨无人省。
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

唐.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情无记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叶的离去不是树不挽留,而是风的追求

多情不似无情苦,痴情之为无情苦
天涯地角有穷时,唯有忧愁无尽处

劝君莫做独醒人,烂醉花丛应有数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失恋留其铭
今朝有酒今朝嘴,明日愁来明日愁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惟见幽人独来往,飘渺孤鸿影。*
惊起鹊回头,有恨无人省。* 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逢无语,唯有泪千行。《江城子》苏轼

看着你要走,偏偏却无法挽留。

自古多情伤离别!

if you wonder off too far,my love will get you home。

共眠一舟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相信爱的年纪,
没能唱给你的歌曲,
让我一生中常常追忆......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人不在,雁空归,负佳期。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逢时,处处与君好。

有一天你能到我的心里去,你会看到那里全是你给的伤悲。

还君明珠双垂泪,恨不相逢未嫁时!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 在天涯!

我再等一分钟,或许下一分钟,看到你闪烁的眼,很想温暖你的脸。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不论在没有星星的夜里,还是在拥挤人群中,一样的冷清与凄凉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命里有时总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只怕梦醒了现实追不上。

人间无数有情事
世上满眼无奈人!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半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 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的鹧鸪天,宋人写悼念亡妻的词,除了苏东坡的江城子,就只有这首鹧鸪天,私以为这首的意境,还要高过江城子.)

马蹄北向人南望。

寒溏渡鹤影,泠月葬花魂。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不灰心等待,痛苦也忍耐。

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

月牙湾:他还好吗?我多想爱他。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

侧侧力力 念君无极 枕郎左臂 随郎转侧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碳贱愿天寒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而我已经分不清,你是友情,
还是错过的爱情。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后来,我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是你早已远去,消逝在人海。

伤心人自有伤心处!

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山本不老.为云白头。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总是想再见你
还试着打探你的消息
原来
你就住在我的身体
守护我的回忆

有多远的距离
以为闻不到你的气息
谁知道你背影这么长
回头 就看到你

过去让他过去
来不及
从头喜欢你
白云缠绕着蓝天

如果 不能够永远走在一起
也至少给我们
怀念的勇气
拥抱的权利
好让你明白
我心动的痕迹

遥遥长路寻背影 暖暖爱去如流星。(张学友的<旧情绵绵>)

堤柳,堤柳,不系东行马首,空余千缕秋霜,凝泪思君断肠。肠断肠断,又听催归声唤!

蜡烛有心还惜明,替人垂泪到天明!

苦海,泛起爱恨
问世界,难逃避命运
相亲,竟不可接近..(大话西游的片尾曲<一生所爱>)

我感动天感动地就是感动不了你

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独我情何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永远到底有多远?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容若

忆追昔日秦皇雪,问情那堪几多愁。

你能看见我留在屏幕上的字,却看不到我流在心底的泪。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父母忠贞为国酬,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
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
身躯倦,
鬓已秋;
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
付与东流?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风残叶枯我呜呼 雨停花撒别人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人生若只如初见

子欲养而亲不在

赢得了天下输了她

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得了白内障。

谁陪寂寞看浪花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痴心若有罪,情愿自己背。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
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爱恋伊,爱恋伊,愿今生常相随。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
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爱恋伊,爱恋伊,愿今生常相随。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
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爱恋伊,爱恋伊,愿今生常相随。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时间是一种解药,也是我现在正服下的毒药...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滔滔江水向东流,奔流到海不回头!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香魂一缕随风断,愁绪三更入梦遥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辛弃疾的《贺新郎(送茂嘉十二弟)》)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黯然神伤者,唯别而已

千百年间,曾有一个古老相传的问题:你若是长久沉眠方才醒来的时候,第一个想见到的人,会是谁?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功名成败转头空,几度夕阳红

芙蓉何处避芳尘。——罗隐《牡丹诗》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妇嫌夫多怜;
夫悲妇无能。
头撞石上叫;
唯她还来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思量昔日天真处,只有依稀一梦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抬头仰望天空,只为眼泪倒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11
可以从人际关系上做文章,主动与人为善,或是在学习上的主动探究之类,主动亲近自然
或可以是原来总是悲观看世界,现在主动去热爱,去了解.
(个人意见)
第2个回答  2009-06-15
话题作文是与某个“话题”有关的自由作文。这种作文在命题时,为深学生提供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一定约束力的话题,这个话题只是命题者为学生打开思路而设置的一个发散点。它只给出写作的范围,至于立意、选材、文体、表等则由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由于话题作文具有文体灵活、选材广泛、写法不限、鼓励创新、可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等特点,优越于传统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所以近年来大多数省市中考作文采用这种命题形式。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展示学生的构思谋篇能力、技巧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生活阅历不丰富,生活素材较少、视野狭小。生活范围大致相同,有些学生不太善于观察积累,因而写出的话题作文往往面目相似,淡然寡味,没有新意。

话题作文的突出新意体现在立意、体裁、题目、技巧、语言等几个方面。

1、 作文的出新关键在于立意的创新,创新就要突破传统观念,打破思维定式,运用求异思维。

2、 话题作文可采用变向思维以求新。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我们要采用辩证的方法。对作文中的话题我们也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思考,抛弃惯用的思维角度,变换新的思维方向构思作文,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独辟蹊径”。例如韩愈在《马说》中阐述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抨击了“食马者”浅薄无知,不能识别人才、发现人才、重用人才,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形成的思维定式,是从“伯乐”的角度来阐明观点的。对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变换一下思维的角度,从“千里马”着眼。华罗庚教授在谈论人才问题的时候,曾说了这么一段颇有见解的话:“现在,大家一说起人才的问题,都说在提倡做‘伯乐’。‘伯乐’当然要做,我看,大家首先应当做‘马’,哪怕是做不了‘千里马’,每天跑个几百里,几十里,几里也好。要不停地朝前跑,每个人都要跑,这样才能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在这段话中,华罗庚教授运用变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首先要做马”的观点,富有新意。因此在接触到作文“话题”时,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去审题,选择常 人不善注意的内容,找出富有新意的切入点,出“新”制胜。

话题作文在立意上也可采用逆向思维去求新。“逆向”指作文时对已成定论的事理反过来想,然后构思成文。它具有开拓性和求异性的特点,尤其在议论文中,更要敢于逆向思维。如“愚公移山”的成语故事可翻新出愚公不必移山,可采用搬家的方式避开艰难险阻,指出愚公还是“愚”。“破釜沉舟”可立意为项羽不为自己留条后路、假如出兵失利的话,连东山再起的机会却没有,何以推翻暴秦统治?因而做事欠思考。对一个爱岗敬业者的歌颂也可以从反面立意为: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这个人只是做了他应该做而且应该做好的工作,不值得大肆宣扬等。运用逆向思维作文的时候,要能够言之有理,让人信服。

2、体裁出新。

话题作文往往对文体不作限制,即使限制,也只是“诗歌、戏剧除外”。因此,它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选择体裁,充分运用自己最拿手的写法。可是,由于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的写法,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因而在体裁上不出新。其实,话题作文可采用多种体裁去写,可采用散文、小说、童话、传记、随笔、随想等,也可采用应用文,如书信、演讲稿、总结、报告等。在以“努力”为话题让学生作文时训练时,有两个学生都以《努力学习》为题目写了一篇作文,题目和内容都平平常常,没有新意,都是得不到老师赏识的作文,可是在体裁上,一个学生写的是一般记叙文,另一个学生却用的是倡议书的形式,给人以新颖感,当然后者得分要比前者高一些。

3、题目出新

话题作文要求结合所给的话题自拟题目,题目是一篇作文的脸面,题 好一半文,因此在拟题时,要下一番功夫,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