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如题所述

初3人教版期末复习五:关于文学常识、修辞、标点符号的练习
类型:初一教案 加入时间:2006年5月31日8:19

--------------------------------------------------------------------------------

期末复习五:关于文学常识、修辞、标点符号的练习
文学常识
复习要点:
1. 进一步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 认真记住所学过的重点作品的体裁、出处、作家的姓名。凡是中国作家,要记清他们所处的时代(朝代);外国作家要记住他们的国籍和所处时代,部分著名作家的评价也须记住。

修辞
复习要点:
1. 要理解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的作用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
2. 要理解有些句子虽然有“像”、“好像”一类的词,但不一定是比喻句。
3. 了解借喻和借代、排比与反问、反问与设问各自的特点,在应用中避免混淆。

标点符号
复习要点:
1. 了解标号和点号所包括的内容。
2. 重点掌握最常用的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了解其作用。

【模拟试题】
文学常识
一. 判断题:
1. 散文《春》和《秋魂》的作者都是著名作家朱自清。( )
2. 散文《济南的冬天》节选自《老舍文集·一些印象》作者是老舍。( )
3.《海滨仲夏夜》节选自峻青的散文集《秋色赋·海滨仲夏夜》。( )
4. 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他的作品主要收在《古代英雄石像》里。( )
5.《社戏》的主人公是“我”,即鲁迅先生,全篇的线索是“看社戏”。( )
6.《小橘灯》是冰心的散文,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是:怜——爱——敬——念。( )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小橘灯》都是以写少年儿童为题材的作品,作品中“我”都是作者本人。( )
8. 杜甫的山水田园诗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过故人庄》就是能表现他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 )
9.《论语》是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昔作之一。( )
10. 朱自清,字佩弦,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等,都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

二. 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知对象的名称,一定写在正文内容的前头,顶格写,不加冒号。
B. 写电报稿一要注意语言简明;二要注意语言准确,不能有歧义。
C. 申请书最后一行的左下方要注明有效期。
D. 某同学不慎将书包丢失,写了一张启事张贴,启事标题为《招领启事》。
2. 下列标示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人/具/鸡黍 B. 谁家/新燕/啄春泥
C. 昔人已/乘/黄鹤去 D.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3. 天津市某中学为开展航模活动,决定组建校航模队,订于开学第二周开始报名及选拔工作。
航模队成立后,急需向北京市航模器材邮购公司购买一批材料。
根据以上材料,从学校和航模队的角度,需要写两篇应用文。这两篇应用文应该用的体裁是( )
A. 通知、电报稿 B. 通知、汇款单
C. 启事、汇款单 D. 启事、电报稿
4. 诗句、出处、作者及时代搭配均正确的一项是( )
A. 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崔颢——唐代
B. 商女不知亡国恨——《泊秦淮》——杜枚——唐代
C. 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李煜——唐代
D. 为有源头活水来——《清平乐》——朱熹——宋代
5. 标题、作者及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相见欢》——李煜——《南唐二主词·补遗》
B.《如梦令》——李清照——《濑玉词》
C.《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白氏长庆集》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杜工部集》
6. 人物、作品、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王小玉——《口技》——林嗣环
B. 工之侨——《工之侨献琴》——刘基
C. 六一公公——《社戏》——鲁迅
D. 蔡芸芝——《我的老师》——魏巍
7. 以下作者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 b. 王勃 c. 韩非 d. 陶渊明 e. 辛弃疾
A. a c d b e B. c a d b e C. a c d e b D. a c b d e
8. 下面与课文完全相同的句子是( )
A.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串向云霄里去了。
B.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C. 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D. 那声音似乎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三. 填空题: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_____,作者鲁迅,本名______,是我国伟大无产阶级______家、______家和______家。他的著作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收在《______》里。
2. 南宋著名诗人______的《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3. 东汉末年的______家、______家、______曹操的诗歌《观沧海》中最能反映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 在下列诗句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等到重阳日,还来就______花。
(2)几处早______争暖树,谁家新______啄春泥。
(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______。
(4)争渡,争渡,惊起一滩______。

四. 填表格:
作家 国籍 作品
都德
《皇帝的新装》
布封
《蚊子和狮子》

修辞
一. 找出比喻句,在后面括号内画“√”
1.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
2. 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它,它已经跑了。( )
3. 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 )
4. 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
5.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
6. 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

二. 找出比喻准确、生动的句子,在后面的括号内画“√”
1. 教授的门牙松动了,一说话,就像荡起的秋千。( )
2. 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
3.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
4.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曲折。( )
5. 一座座摩天大楼像钻天的白杨树,直刺苍穹。( )
6.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 )

三. 在反问句后面的括号内画“√”
1. 我的老天爷,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
2. 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 )
3. 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
4.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

四. 在运用对偶修辞方法的句子后面的括号里画“√”
1. 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游行。( )
2.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
3.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
4.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5.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
6.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五. 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1. 人间遍种自由花。
2.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 旌旗十万斩阎罗。
5.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 比喻、拟人、对偶、借代、夸张
B. 借代、拟人、对偶、比喻、夸张
C. 借代、拟人、排比、比喻、对偶
D. 比喻、夸张、对偶、借代、比喻

六. 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血雨腥风应有涯。
B.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火花。
C. 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
D.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标点符号
一. 给下面各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1. 今天想起来 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2. 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 毁灭 毁灭 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 说是一本好书
3. 方志敏同志的信里说 他已以抱定牺牲的决心 没有任何牵挂和留恋
4. 田里长满了野菜 雪蒿 马齿苋 灰灰菜 野葱 最好吃的是荠菜

二. 为下面的句子选择最恰当的一组标点,序号是( )
那么牛郎在哪里呢a我们且把那白茫茫的银河当作一条真的河流b我们的眼光渐渐地向东南移c渡过这河流最宽阔的渡口d就遇到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e
A. a.(。) b.(,) c.(,) d.(,) e.(。)
B. a.(?) b.(,) c.(,) d.(,) e.(。)
C. a.(?) b.(。) c.(,) d.(,) e.(。)
D. a.(?) b.(,) c.(。) d.(,) e.(。)

三. 下面句中标点没有错误的是( )
A.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C.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D. 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

四. 标点符号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B.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
C.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D.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试题答案】
文学常识
一.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 1. B 2. C 3. B 4. B 5. D 6. A 7. A 8. C
三. 1. 朝花夕拾;周树人;文学;思想;革命杂文;小说;散文;诗歌;鲁迅全集
2. 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 政治;军事;诗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 土地平旷……鸡犬相闻
5.(1)菊 (2)莺;燕 (3)鸟 (4)鸥、鹭
四.
作家 国籍 作品
都德 法国 《最后一课》
安徒生 丹麦 《皇帝的新装》
布封 法国 《莺》
伊索 古希腊 《蚊子和狮子》

修辞
一. 1、2、3、5、正确
二. 2、4、6正确
三. 1、3正确
四. 2、3正确
五. A
六. D

标点符号
一. 1. ,,!
2. 《》。《》?,。
3. ,,。
4. :、、、……。
二. B
三. B
四. C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21
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八 年 级 语 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1、把下列字写在方格内,力求正确、规范、美观。(2分)
成功源于自信

2、加点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滞(zhì)留 粲(càn)然 庶(shù)祖母 脊(jí)背
B、眷(juàn)恋 胆怯(qiè) 真谛(dì) 忏(chàn)悔
C、胡髭(zì) 黝(yǒu)黑 一绺(liǔ)绺 颔(hàn)首
D、蜿(wān)蜒 稽(jī)首 号(hào)叫 破绽(zhàn) [ ]
3、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内(2分)
A、油光可鉴 翻来复去 杳无消息 藏污纳垢 [ ]
B、粗制滥造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诚皇诚恐 [ ]
C、无可质疑 黯然失色 广袤无垠 花团锦簇 [ ]
D、冥思遐想 胜气凌人 不求甚解 郁郁寡欢 [ ]
4、 胡适《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请说说“诸葛亮、刘备”是哪部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并写出有关他们的两个成语或典故。(3分)
①“诸葛亮、刘备”是 里的人物。
②成语或典故:
5、 根据要求默写。(5分)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③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 ,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格调截然相反。
⑤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 _。”(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在温州打工的商丘青年李学生救出一名男孩之后,又去抢救另一名女孩时,被火车撞倒,壮烈牺牲。他的事迹被媒体宣传后,感动了中国。在腾讯网、温州网等网站共话“河南英雄感动中国”网页上,网友评论如潮。新浪网也作了专题报道。如果你看到了这个报道,登陆了其中某网站,看到了网友们的留言,请你对下面选摘的两位网友的留言加以评论并写下你的留言。(4分)
新浪网网友:你不再救另一个不就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了吗? 你真傻!
温州网网友:每一个生命都是偶然,生命的意义何在,你做了最好的诠释。向你致敬!
你的评论:

你的留言: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 (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3分)

8、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9-14题 (共14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2)猿则百叫无绝( )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4) 经纶世务者( )
10、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2分)
A、千丈见底 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 D、泠泠作响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2、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2分)

13、第二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2分)

14、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写一则100字左右的笔记。(4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 题。(共13分)
A.①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②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谈谈这样写的好处。(3分)

16、A段②处主要从哪个方面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特点?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3分)

17、本文作者写主人公——藤野先生,在出场时(即B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从文段中可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8、 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开头写“清国留学生”的用意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4题。(共19分)
十一支康乃馨
记得那个母亲节,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也是我们留在澳洲的最后一年。我和弟弟一直想送妈妈一打康乃馨。我们整整一个月没光顾游戏机室,终于有了小小一笔钱。
下午,当我和弟弟兴冲冲地打算去买礼物时,却发现了一桩糟糕的事情,我把攒的那笔钱给丢了。“我记得是放在上衣口袋里的。”我惊慌失措地说,弟弟已经快要哭出来了。
我们俩翻遍了上衣口袋,都不见那钱的影子——在我们的计划中,那钱够买一打包装精美的康乃馨和一大块巧克力。所有的希望都断绝之后,我们决定马上上附近的花店去打临时工,在节日里,花店是最需要一些送花的小工的。
休斯太太的花店,就在学校边上。她是两个女儿的母亲。我和弟弟都相信她会给我们一些帮助的。
老板娘正在忙着招呼顾客。在她身后,全是新鲜的康乃馨,小小的店铺弥漫着一种馨香。
“买花吗?”漂亮的老板娘看见了我们。“素色的康乃馨,送给你们的妈妈。”
“是的,噢——不,我们是想找一份工做,您这儿还缺人手吗?——我们打算用自己挣的钱给妈妈买一份礼物呢。”
“好孩子,你们等一等,就会有活儿干的——哦,瞧——”老板娘从一位先生手中接过扎好的一束花,打上蝴蝶结,附上地址交给我们;接着又有人电话来订花。不一会儿,我和弟弟都有了满满一筐子待送的鲜花;我们把筐子挂在自行车前,骑着车出发了。
“能不能向收到鲜花的母亲们要一支?”当我们看到我们的第一位主顾收到我们送去的鲜花后幸福快乐的样子时,我突然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这个办法一定行,谁不愿意将幸福与人分享呢?况且我们可以不要小费。”弟弟也说。于是第二位主顾收下鲜花后,我鼓足了勇气说道:“是真的,太太,你要相信我们,我们就要离开澳大利亚,爸爸带我们回到中国,可是妈妈有事没法走,这是我们跟妈妈在这里过的最后一个母亲节——你知道我们多想送妈妈一束康乃馨,叫妈妈开心。”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我自己也奇怪,等到这位好心的太太出人意料又如我所愿地递给我一支漂亮的康乃馨时,我红着脸竟不知道该怎样表示感谢。
三个钟头内我们跑了大半个堪伯宁,累得气喘吁吁,却异常兴奋。因为每一位接受礼物的母亲,在听我们的解释之后,都乐意只留下十一支康乃馨,而让我们选取一朵最漂亮的。
桑费尔德区,格林伍治街,72号……我按着地址按响了门铃。这是最后一位主顾。
开门的是位老太太,披着针织的披肩。一见到我手中的花,就先笑了。
“谢谢!”她接过花,深深地闻了一下,带点骄傲地告诉我们:“我儿子再忙也记得今天这个日子的,我已经有二十七张烫金的收据了。”说着就掏出小费。
“不。”我说,“我只希望你能允许我在这束康乃馨中挑一朵。我只要一朵,可以吗?”
“噢,当然,如果你需要的话。”老太太显得很惊讶,“可是,你要它做什么呢?”
“送给妈妈。”并说我们已经有十支了,就要实现我们的计划了。
老太太听完我叙述,就从花束中挑出一朵最漂亮的,交给我说:“多好的孩子,快回去吧。我祝福你们的妈妈。”
近傍晚了,我们快乐地回到家,送给妈妈的,也是十一支康乃馨。
19. 十一支康乃馨是怎么得来的?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意义?(3分)

20.为什么每位收到祝福的母亲都乐意让“我们”选一支最漂亮的康乃馨?(3分)

21.请你想象一下,当“妈妈”知道这十一支康乃馨的来历后,她会怎么说。(3分)

22.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文中加点的“漂亮”一词除写花的漂亮外还有没有别的更深的含义?(3分)

23.文中对“我和弟弟”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请各举一例说明。(举出两例即可)(3分)
① ( )描写。例:

② ( )描写。例:

③ ( )描写。例:

24.有人说“十一支康乃馨”表达了孩子们对母亲的祝福和爱心,也有人认为它同样表达了母亲们对孩子们的爱。你赞同哪一种看法,请在文中找出理由说说你的观点。(4分)

得分 评卷人

25、请以“(风景、感动、和谐、竞争……)________无处不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书写工整规范。(5)切记文中不要出现与自己身份相关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第2个回答  2009-06-13
13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