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小提琴帝进来帮下……解答后最高追分,谢谢

声明本人完全乐盲,所以百度不到所需要的东西,提的问题因此也不专业,大家就凑合看吧,尽量理解。
1是音乐里所说的D调啊,什么升降D之类的……或者别的
能不能帮忙写个全的,按一定顺序排列下(比如声调高低,频率快慢之类的)
2是小提琴的演奏手法的专业称呼或者麻烦再写一点学习或者演奏小提琴所需要独有特点活注意事项。
就这两点。本人急需这样一个人物,又不懂音乐,所以请大神帮忙,在此拜谢了。希望能尽量详细一些,回答我的提问就可以,复制也可以,但请答中问题。
再谢。
满意答案追加到最高分,说道做到。
第一个问题我问的有毛病,问之前没查。不过我已经,找到地方查了。
我现在只想知道关于小提琴的一些知识……感谢各位了。
主要是术语之类的东西
如果能从某个角度分成几大类更好:比如大种运功的方法,或者几种基本的演奏方法之类的。
我老无奈了,老感激了……音盲好痛苦,大家拯救一下我吧

  小提琴的东西太多了。
  颤音:俗称揉弦。
  顿弓:每个音有颗粒感,中间有停顿。
  冲弓:大拇指往前一按,一冲,声音很快
  ……
  ppp最弱
  pp很弱
  p弱
  mp中弱
  mf中强
  f强
  ff很强
  fff最强
  依照十二平均律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半音(DO、#DO、RE、#RE、MI、FA、#FA、SOL、 #SOL、LA、#LA、SI)开始,依照大调的音程排列次序来做出一个全新的大调,以C大调为例:
  I II III IV V VI VII I
  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
  A:主音、导音 :
  每个大调都有七个音,您看到的罗马数字就是我们为这七个音排列的级数,第一个音为I级音做
  为整个大调最主要的音常常被称为"主音",而第七个音为VII级音作为引导整个音阶再度回到主音的VII级音常常被称为"导音"。
  B:大调的组成规则:
  每个音之间的音程大小,依序为『全-全-半-全-全-全-半』,这就是大调的组成规则,我们将整个音阶分成两部分:『DO、RE、MIFA』 + 『SOL、LA、SIDO』,称之为"音型",每个音型含四个音,其间的音程距离都是『全、全、半』,所以一个大调就是由两个『全、全、半』音型,中间以一个全音连接而成。 整个大调音阶组成的口决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C:升级大调
  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只剩下后面的SOL、LA、SI、DO部分,在后面再接一个"全全半"的音型,在两个音型之间加上一个全音连接,成为"RE、MI、#FA、SOL",其中的FA需要升半音来做成"全全半"音型,因此这个大调就是: 此大调的主音是SOL,所以调名就是G大调,调号是#FA
  例2:
  以G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G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保留后面的RE、MI、#FA、SOL,会再得到一个新的音型LA、SI、#DO、RE: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RE,所以调名就是D大调,然后调号是#FA与#DO
  例3:
  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保留后面的
  LA、SI、#DO、RE得到一个新的音型MI、#FA、#SOL、LA: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LA,所以调名就是A大调,调号是#FA、#DO与#SOL 由此三例继续做下去,我们会得到7个大调:G大调、D大调、A大调、E大调、B大调、#F大调、#C大调,而这七个调的调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延续前一个调的调号再增加一个新的调号,顺序是:#FA、#DO、#SOL、#RE、#LA、#MI与#SI,列表如下:
  C G D A E B #F #C
  D 降级大调
  例1:
  降级大调与升级大调相反,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在一开始去掉C大调上面
  的音型留下下面的DO、RE、MI、FA,然后下面再接一个音型,用一个全音连接起来得到FA、SOL、LA、降SI的音型: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FA,所以调名就是F大调,调号是降SI 。
  例2:
  一样的方法,以C大调为基础,在一开始去掉C大调上面的音型,保留下面的音型,在向下接一个音型,得到一个新音型:降SI、DO、RE、降MI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降SI,所以调名就是降B大调,调号是降SI、降MI.依此类推,得到7个降级大调:F大调、降B大调、降E大调、降A大调、降D大调、降G大调、降C大调
  这7个大调,这七个调的调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延续前一个调的调号,增加一个新的调号,顺序是:降SI、降MI、降LA、降RE、降SOL、降DO、降FA,列表如下:
  C 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
  注意:十二平均律中只有12个音,只能做出12个大调,可是您算一下,C大调 + 7个升级大调 + 7个降级大调总共有15个,怎么会多3个?原因很简单,其中一定有三个调是重复的,需要扣掉,但怎么有重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同音异名"造成的。 现将升级大调与降级大调的调名列出来。
  哪3个调是重复的,一目了然。
  1 2 3 4 5 6 7
  G D A E B #F #C (升级大调)
  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 (降级大调)
  其中蓝色的调名表明这6个调互相是同音异名的调:
  B大调(5个升记号) 同 降C大调(7个降记号)
  #F大调(6个升记号) 同 降G大调(6个降记号)
  #C大调(7个升记号) 同 降D大调(5个降记号)
  其中(B/降C)、(#F/降G)、(#C/降D)根本就是同一个音,既然主音相同,那音阶自然就完
  全一样了,只是写法不同而已
  小调
  小调与大调相比可就简单多了,每一个大调都有一个附属的小调,而且这个附属小调所用的调号是共用
  该大调的调号,我们可以将小调看成是"寄生"于大调的另一种音阶。将该大调的主音向下移小三度就可
  以找到小调的主音了, 以C大调为例,其附属小调就是a小调。
  问题(2):小提琴属于歌唱性的旋律乐器。因此,如何在小提琴上发出歌唱般的丰满、动听的声音,是小提琴演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小提琴的演奏技术来说,有以下各种主要基本功。
  运弓
  优秀的演奏家能在小提琴上发出千变万化的声音,就运弓而言,取决于运弓的速度、弓在弦上的压力以及弓和弦的接触点这3种因素的不同结合。小提琴的弓法繁多,就其主要的有以下几种:①分弓:一弓演奏一个音,音要拉的干净,清楚;②连弓:一弓演奏许多音,在很多乐曲中都会用到,是最常用的功法之一;③顿弓:音与音之间断开;④跳弓:弓毛离开琴弦。这4类弓法是最基本的,在20世纪中期,连顿弓,即在一弓中连续快速演奏许多音与音之间是断开的音,被人视为绝技,随后又出现了“自然跳弓”,即弓毛在琴弦上,而听起来或看起来像跳弓一样。所以人们把小提琴演奏艺术称之为“运弓的艺术”。
  音准
  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称为音准。有些乐器在制造或调音时就有音准要求。歌唱和乐器演奏过程中,随时都要通过演唱者和演奏者的控制来解决音准。音准的取得,有赖于敏锐的听觉、优良的乐器、精湛的技巧与适宜的演出环境。乐器的形体结构、音孔位置、张力变化以及空气湿度,都与音准有关。就弦乐器讲,长时间演奏及气温上升,均使弦松弛,因此弦乐器音准的突出问题是如何矫正偏低。就管乐器讲,虽然气温上升使管体略微伸长,但同时气压降低,声速提高,频率也随之增高(据实测,气温每升10℃可使管乐器发音升高3音分),因此管乐器音准的突出问题是如何矫正偏高。歌唱及弦乐器、管乐器的音准,当有钢琴伴奏时,都以平均律为准则;但由于平均律的许多音程听起来并不严格协和,所以在独唱、独奏、重唱、重奏时,常常需要偏离平均律而趋近纯律或五度相生律,才算达到音准要求。
  揉弦
  揉弦是小提琴,二胡,吉他等弦乐演奏所掌握的最具表现力的演奏技巧之一。在乐句适当的地方加上适当的揉弦,会比没有揉弦的乐句在声音上要生动的多。
  揉弦是一个小提琴演奏很有表现力的技巧,用它可以来表现不同风格和特征的每一个音或每一个乐段。揉弦的要点是怎样找到手的最佳动作,用速度快慢、揉弦宽窄来演奏出每一个乐段独特的风格和特征。
  肘臂揉弦和手腕揉弦,两者都要练习。以能够表现出最好的音乐特征,来选择揉弦的速度和宽窄。
  有几种方法,初学者可以试试,可能会有利于学习揉弦:
  1.一是做指端关节前后屈仰动作。先在桌子上练,分别练习各个手指一关节向后躺下(不是完全贴在桌子上),再立起的动作,再分别作左右晃动。由快到慢,最后五个指头一起练习。
  2.首先应学会手腕揉弦。其方法可先将手臂放在大腿上或椅臂上,然后将手腕放松前后摇动,力求平均,待动作习惯自如后,再放到指板上练习。 同时要注意:
  在手腕前后揉动时,带动手指的关节,手指的触弦点不能随着手腕的揉动而移位。在练习手腕揉弦时,可先从三指开始。因为用三指揉动可以使动作更为宽松,然后再练习二指和一指。而练习四指时,还可将三指紧靠四指帮助揉动。这样的练习会使颤动的效果更为自如。在手腕揉弦练习的基础上也可逐渐学习和熟悉手臂的揉弦和手指的揉弦。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丰富演奏上的表现力,适应于各种力度和情绪变化的需要。
  3.还有大臂揉弦、手指揉弦。大臂揉弦多用于长的重低音,主要体现出乐曲的浑厚和伤感,手指揉弦多用于半拍的高音,可以表现出乐曲的欢快和优美,而想学好这些,前提是熟练的掌握手臂揉弦。
  把位 左手手指在指板上的位置,称之为把位。靠近琴头的把位为低把,靠近琴马的为高把。从一个把位换到另一个把位,称为换把。换把位的方法有多种,例如空弦换把,同指换把,不同指以及泛音换把等。换把时产生非音乐需要的滑音,是技巧训练不足的标志。滑音可以使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富于变化,增加一个优美的过度。特别是结合换把使用滑音,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演奏手段。
  双音与和弦
  小提琴可以同时演奏两个音甚至是3个音,也可以分奏4个音的和弦,这不仅丰富了它的表现力,并可不依赖其他乐器的伴奏进行单独演奏。小提琴的三度、六度、八度以及十度双音音阶,是演奏双音的基础,也是小提琴家必须终身练习的一项基本功。小提琴演奏中的左手颤音、泛音、拨弦等,都是一些高深的技巧

  我是一个琴童,资深的,欢迎向我讨教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12
问题(1):依照十二平均律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半音(DO、#DO、RE、#RE、MI、FA、#FA、SOL、 #SOL、LA、#LA、SI)开始,依照大调的音程排列次序来做出一个全新的大调,以C大调为例:
I II III IV V VI VII I
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
A:主音、导音 :
每个大调都有七个音,您看到的罗马数字就是我们为这七个音排列的级数,第一个音为I级音做
为整个大调最主要的音常常被称为"主音",而第七个音为VII级音作为引导整个音阶再度回到主音的VII级音常常被称为"导音"。
B:大调的组成规则:
每个音之间的音程大小,依序为『全-全-半-全-全-全-半』,这就是大调的组成规则,我们将整个音阶分成两部分:『DO、RE、MIFA』 + 『SOL、LA、SIDO』,称之为"音型",每个音型含四个音,其间的音程距离都是『全、全、半』,所以一个大调就是由两个『全、全、半』音型,中间以一个全音连接而成。 整个大调音阶组成的口决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C:升级大调
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只剩下后面的SOL、LA、SI、DO部分,在后面再接一个"全全半"的音型,在两个音型之间加上一个全音连接,成为"RE、MI、#FA、SOL",其中的FA需要升半音来做成"全全半"音型,因此这个大调就是: 此大调的主音是SOL,所以调名就是G大调,调号是#FA
例2:
以G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G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保留后面的RE、MI、#FA、SOL,会再得到一个新的音型LA、SI、#DO、RE: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RE,所以调名就是D大调,然后调号是#FA与#DO
例3:
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保留后面的
LA、SI、#DO、RE得到一个新的音型MI、#FA、#SOL、LA: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LA,所以调名就是A大调,调号是#FA、#DO与#SOL 由此三例继续做下去,我们会得到7个大调:G大调、D大调、A大调、E大调、B大调、#F大调、#C大调,而这七个调的调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延续前一个调的调号再增加一个新的调号,顺序是:#FA、#DO、#SOL、#RE、#LA、#MI与#SI,列表如下:
C G D A E B #F #C
D 降级大调
例1:
降级大调与升级大调相反,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在一开始去掉C大调上面
的音型留下下面的DO、RE、MI、FA,然后下面再接一个音型,用一个全音连接起来得到FA、SOL、LA、降SI的音型: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FA,所以调名就是F大调,调号是降SI 。
例2:
一样的方法,以C大调为基础,在一开始去掉C大调上面的音型,保留下面的音型,在向下接一个音型,得到一个新音型:降SI、DO、RE、降MI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降SI,所以调名就是降B大调,调号是降SI、降MI.依此类推,得到7个降级大调:F大调、降B大调、降E大调、降A大调、降D大调、降G大调、降C大调
这7个大调,这七个调的调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延续前一个调的调号,增加一个新的调号,顺序是:降SI、降MI、降LA、降RE、降SOL、降DO、降FA,列表如下:
C 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
注意:十二平均律中只有12个音,只能做出12个大调,可是您算一下,C大调 + 7个升级大调 + 7个降级大调总共有15个,怎么会多3个?原因很简单,其中一定有三个调是重复的,需要扣掉,但怎么有重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同音异名"造成的。 现将升级大调与降级大调的调名列出来。
哪3个调是重复的,一目了然。
1 2 3 4 5 6 7
G D A E B #F #C (升级大调)
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 (降级大调)
其中蓝色的调名表明这6个调互相是同音异名的调:
B大调(5个升记号) 同 降C大调(7个降记号)
#F大调(6个升记号) 同 降G大调(6个降记号)
#C大调(7个升记号) 同 降D大调(5个降记号)
其中(B/降C)、(#F/降G)、(#C/降D)根本就是同一个音,既然主音相同,那音阶自然就完
全一样了,只是写法不同而已
小调
小调与大调相比可就简单多了,每一个大调都有一个附属的小调,而且这个附属小调所用的调号是共用
该大调的调号,我们可以将小调看成是"寄生"于大调的另一种音阶。将该大调的主音向下移小三度就可
以找到小调的主音了, 以C大调为例,其附属小调就是a小调。
问题(2):小提琴属于歌唱性的旋律乐器。因此,如何在小提琴上发出歌唱般的丰满、动听的声音,是小提琴演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小提琴的演奏技术来说,有以下各种主要基本功。
运弓
优秀的演奏家能在小提琴上发出千变万化的声音,就运弓而言,取决于运弓的速度、弓在弦上的压力以及弓和弦的接触点这3种因素的不同结合。小提琴的弓法繁多,就其主要的有以下几种:①分弓:一弓演奏一个音,音要拉的干净,清楚;②连弓:一弓演奏许多音,在很多乐曲中都会用到,是最常用的功法之一;③顿弓:音与音之间断开;④跳弓:弓毛离开琴弦。这4类弓法是最基本的,在20世纪中期,连顿弓,即在一弓中连续快速演奏许多音与音之间是断开的音,被人视为绝技,随后又出现了“自然跳弓”,即弓毛在琴弦上,而听起来或看起来像跳弓一样。所以人们把小提琴演奏艺术称之为“运弓的艺术”。
音准
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称为音准。有些乐器在制造或调音时就有音准要求。歌唱和乐器演奏过程中,随时都要通过演唱者和演奏者的控制来解决音准。音准的取得,有赖于敏锐的听觉、优良的乐器、精湛的技巧与适宜的演出环境。乐器的形体结构、音孔位置、张力变化以及空气湿度,都与音准有关。就弦乐器讲,长时间演奏及气温上升,均使弦松弛,因此弦乐器音准的突出问题是如何矫正偏低。就管乐器讲,虽然气温上升使管体略微伸长,但同时气压降低,声速提高,频率也随之增高(据实测,气温每升10℃可使管乐器发音升高3音分),因此管乐器音准的突出问题是如何矫正偏高。歌唱及弦乐器、管乐器的音准,当有钢琴伴奏时,都以平均律为准则;但由于平均律的许多音程听起来并不严格协和,所以在独唱、独奏、重唱、重奏时,常常需要偏离平均律而趋近纯律或五度相生律,才算达到音准要求。
揉弦
揉弦是小提琴,二胡,吉他等弦乐演奏所掌握的最具表现力的演奏技巧之一。在乐句适当的地方加上适当的揉弦,会比没有揉弦的乐句在声音上要生动的多。
揉弦是一个小提琴演奏很有表现力的技巧,用它可以来表现不同风格和特征的每一个音或每一个乐段。揉弦的要点是怎样找到手的最佳动作,用速度快慢、揉弦宽窄来演奏出每一个乐段独特的风格和特征。
肘臂揉弦和手腕揉弦,两者都要练习。以能够表现出最好的音乐特征,来选择揉弦的速度和宽窄。
有几种方法,初学者可以试试,可能会有利于学习揉弦:
1.一是做指端关节前后屈仰动作。先在桌子上练,分别练习各个手指一关节向后躺下(不是完全贴在桌子上),再立起的动作,再分别作左右晃动。由快到慢,最后五个指头一起练习。
2.首先应学会手腕揉弦。其方法可先将手臂放在大腿上或椅臂上,然后将手腕放松前后摇动,力求平均,待动作习惯自如后,再放到指板上练习。 同时要注意:
在手腕前后揉动时,带动手指的关节,手指的触弦点不能随着手腕的揉动而移位。在练习手腕揉弦时,可先从三指开始。因为用三指揉动可以使动作更为宽松,然后再练习二指和一指。而练习四指时,还可将三指紧靠四指帮助揉动。这样的练习会使颤动的效果更为自如。在手腕揉弦练习的基础上也可逐渐学习和熟悉手臂的揉弦和手指的揉弦。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丰富演奏上的表现力,适应于各种力度和情绪变化的需要。
3.还有大臂揉弦、手指揉弦。大臂揉弦多用于长的重低音,主要体现出乐曲的浑厚和伤感,手指揉弦多用于半拍的高音,可以表现出乐曲的欢快和优美,而想学好这些,前提是熟练的掌握手臂揉弦。
把位 左手手指在指板上的位置,称之为把位。靠近琴头的把位为低把,靠近琴马的为高把。从一个把位换到另一个把位,称为换把。换把位的方法有多种,例如空弦换把,同指换把,不同指以及泛音换把等。换把时产生非音乐需要的滑音,是技巧训练不足的标志。滑音可以使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富于变化,增加一个优美的过度。特别是结合换把使用滑音,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演奏手段。
双音与和弦
小提琴可以同时演奏两个音甚至是3个音,也可以分奏4个音的和弦,这不仅丰富了它的表现力,并可不依赖其他乐器的伴奏进行单独演奏。小提琴的三度、六度、八度以及十度双音音阶,是演奏双音的基础,也是小提琴家必须终身练习的一项基本功。小提琴演奏中的左手颤音、泛音、拨弦等,都是一些高深的技巧
第2个回答  2009-06-12
中国小提琴作品是中西方音乐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晶。在作品的表演艺术上就必然牵涉到与中国本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的问题。这既包含了文化上、美学上的特定内涵,同时在演奏技法上也自成体系,创造性地形成了一些适用于民族化作品的演奏技法。
特点在于从民族化作品所依存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观察角度,以传统音乐的形态特征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对小提琴民族化演奏技法的种类、成因、风格把握、尤其是演奏技术原理、练习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重点在于针对特色演奏技术中的核心内涵来分析可能存在的量化规律,并且总结出一套较为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
第3个回答  2009-06-18
不知道你是想显摆一下呢?还是想学小提琴。
这样吧,我从物理的角度给你讲一下,你就明白了。

小提琴分指法和弓法,
指法:左手除拇指外从食指开始叫1、2、3、4指,4个指的动作分别有两个动作,按和抬。再以虎口夹住的琴颈为基础,上下移动叫换把,指头按在弦上微微摇动叫揉弦,这样就组成了好多好多的的组合,统称为指法。

弓法:一条弓,手拿的位置是弓根(下半弓),最前端是弓尖(上半弓),中间是中弓。从弓根到弓尖、从弓尖到弓根叫全弓或满弓。
用弓毛摩擦琴弦发声,发出的声音有长、短、强、弱,最短的音是用跳弓奏出,还有顿弓、连顿弓、碎弓、往下拉叫下弓、往上推叫上弓、由下弓转上弓和由下弓转上弓叫换弓······等等等等组成弓法。

音色:奏出的音以其泛音系列的多寡和强弱构成不同的音色,是由弓弦摩擦的力度、速度的改变而改变的。还要加上个人主观因素和乐器的质量等等。

至于调式,既然你懂了,那我就不多讲了,希望能帮上你。
第4个回答  2009-06-18
小提太难,初学者主要就是夹琴和运弓,下来就是空弦。然后就可以做手指练习了。左手方面的技巧包括揉弦,泛音{它是要左右手结合起来的},左手拨弦,换把。右手包括顿弓,跳弓,和弦的奏法以及双音奏法{和和弦一回事}还有就是演奏泛音时要弓子靠近琴马,我一时半会说不完,我以前就是炼这个的,后因为学习忙就放了,有两年多没碰琴了吧。
你还是去找专业老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