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这首诗是什么代诗人什么写的很好

如题所述

1、诗歌原文:

悯农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赏析:

首先,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3、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25
这首诗名字叫做《悯农》唐代李绅写的。
第2个回答  2015-06-26
锄禾 用锄头铲除禾苗旁的杂草,是农民劳作的一个场景
锄禾日当午,两种理解,1锄禾从早晨开始一直到正午太阳当头:2正当午农民还在锄
禾.
汗滴禾下土.汗水都没有时间擦一下(或者说来不及擦)就滴入田地,禾下土是说禾
苗下的土,就是田地.前两句都是表现农民耕作劳动的辛苦.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有谁知道盘中的食物,一粒一粒都来自艰辛的劳动呢?
全诗由诗人展现的农民辛苦劳作的场景开始,劝告世人,不要浪费每一粒粮食,因为他们都是农民辛勤劳作得来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