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乌米饭作文540字

如题所述

我的家乡是位于美丽的湘西南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也许您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小县城,然而它却是一座拥有美丽风光和浓厚民族特色的山水小城。这儿有楚南第一峰--飞山,有中 华 第 一 梅 --(湖南)靖州木洞杨梅,有 靖州传统特产--雕花蜜饯 ……还有“姑娘节”呢。

这你一定不知道吧?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就是我们三锹乡的“姑娘节”。我们用吃香郁扑鼻的乌米饭、唱大歌来庆祝自己的节日。

还记得第一次过这个节时,奶奶叫我们往她家里吃饭,我心想今天是什么节日呀!奶奶会烧什么好吃的呢?刚走进大门我就赶紧跑到了厨房,只见桌子上已烧了好多菜,还有种黑糊糊的饭。我从来没有见过,就问奶奶:“奶奶那黑糊糊的叫什么饭呀?”奶奶回答说:“这叫乌米饭。”“那么黑我才不要吃。”我生气地说。妈妈马上说:“你试试看,很好吃的,它还有一段历史意义呢!”“真的吗?”听妈妈这么一说,我马上对这黑乎乎的东西产生了好奇。听妈妈说,吃乌米饭是为了纪念一次反抗苛捐杂税的胜利的。以前有一个皇帝,从来不顾人们的死活,常常叫一批大臣去各地要钱要粮。有一个在朝为官的松阳人,知道四月初八那日那批大臣要去松阳、遂昌这一带收钱收粮。就马上写了一封亲笔信发往家乡,告诉人们连夜做乌米饭,用以骗过那一批狠毒的大臣。四月初八那天,那一批大臣来到了松阳收钱收粮。但是只见,人们一个个衣服破破烂烂,冬天连棉衣也没有,还口口声声说:灾荒都好几年了。也没有米下锅了。那批大臣不相信,就挨家挨户的察看,只见,米缸里没有一颗米,锅里也都是用乌桕树的叶煮的黑糊糊的饭,才信以真,皇帝才免去了遂昌、松阳一带的钱粮。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这次反抗苛捐杂税的斗争的胜利,就留下了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吃乌米饭的习俗。 听着这个故事,看着这黑黑的乌米饭, 我心想,这么不好看的东西,这么不起眼的饭,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重要的历史意义啊!

最近,会上网查资料的我好奇地查找到了 “姑娘节”的由来,竟又让我有了新的发现:原来是起源于纪念杨八妹这位女英雄。相传北宋时期,名将杨文广奉旨平蛮,兵败后被朝庭奸臣陷害,囚于狱中,亲人探监送去食品全被狱卒和其它囚犯抢食一空。他的妹妹杨八妹忽生一计,用药草香花把白米饭做成乌米饭,这样狱卒囚犯怕饭有毒不再抢食。杨文广得以饱餐,体力逐渐恢复,终于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晚上,兄妹里应外合越狱逃走。看完后,我不禁默默地赞叹:杨八妹多聪明啊!同时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乌米饭”里还藏着杨八妹的智慧呢! 流传至今,演变成了苗族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除了吃黑米饭外,我们还用喝烧米酒、唱大歌等活动来庆祝。

那么,到底哪一个故事才是历史的源头呢?我想这已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人们现在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愿乌米饭飘出"人乐年丰"的祥和之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