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的小故事400字

如题所述

周处除害

  公元 280 年,晋朝将军杜预、王浑和王浚[ jùn]灭了吴国,三国鼎立
的局面结束了。王浑到了建业[在江苏省南京市],一连好几天摆酒庆功。 这也是为了让吴国人瞧瞧晋朝的威风。那天,王浑在酒席上喝得正高兴,一
抬头,看见吴国的降臣们一个个有说有笑,连吃带喝。他心里挺瞧不起这些 人。怎么亡了国了还这么高兴呐?他很傲慢地对吴国的降臣们说:“你们这
些人呐,叫我怎么说好哇!国都亡了,就连一点儿难受的劲儿也没有吗?” 这话一出口,吴国的降臣们脸上都热呼呼地红了起来,一个说笑的也没
有了。王浑笑不卿儿地看着大伙儿,心里很得意。忽然,站起一个人来大声 说:“将军,您的话不对。原先是吴、魏、蜀三国鼎文,后来是魏灭了蜀,
接着,魏它自己也让晋给灭了,最后才是晋灭了吴。魏国亡在先,吴国亡在 后。可您从前是魏国的将军,要说难受,怎么能光是我们这些人难受呐?”
王浑听了这话,大吃一惊。他本想奚落奚落吴国的降臣,没想到自己反倒也
让人家给奚落了。想了半天,他也没想出说什么好,就乜斜着眼睛,装出喝
醉了的样子,摆了摆手说:“散了吧,散了吧!”

  那个当面顶撞王浑的人,叫周处,原来在吴国做官,是个敢做敢为的人。
周处小的时候,在老家义兴[在江苏省宜兴南]就出了名。他父亲老早 死了,家里没人管教他。和他来往的差不多都是一帮爱打架闹事的人。跟着
什么人学什么样,慢慢地他也就喜欢干那些事了。几年以后,他已经成了大 人了,身材挺魁梧,力气又大,整天地不是骑马闲逛,就是出外打猎。这还
不算,他瞧着谁不顺眼,就抡拳头,捋[luō]胳膊,把人家打个鼻青脸肿。
日子一长,街坊四邻都躲着他走。有的人一看见他远远地走过来,马上就关
门,关窗户,跟老鼠见了猫似的。
  有一回,周处喝醉了酒,晃晃摇摇地在街上走着,一个跟头摔倒了。刚
巧有个老头儿打这儿路过,把他挟起来,一看是周处,就连声叹气。周处听 了,很不高兴,说:“你这老头儿真怪。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该乐一
乐才对,怎么唉声叹气的呐?”老头儿又长长地叹了口气,象要说什么,看 了看周处,又闭上了嘴。周处火儿了,连推带搡[sǎng]地说:“老头儿,
你快说话呀!不然我饶不了你。”老头儿连忙说:“你别着急,我说给你听。 如今义兴地面上出了三害,扰乱百姓。三害不除,大伙儿可怎么能去‘乐一
乐’呐?”周处问:“什么三害,我怎么不知道?”老头儿说:“南山上有 一只白额大老虎,长桥下有一条恶蛟[jiāo]。这虎和蛟经常下山上岸,吃
牛,吃羊,有时候还许把人吃了。你说这不是害吗?周处点点头说:“这倒 是害,不过这才两害呀,还有哪一害呐?”老头儿吞吞吐吐地说:“还有一
害??是??”周处急着说:“快说呀!”老头儿瞟了周处一眼说:“我说 了你可别打我。如今义兴的百姓都说你周处和虎、蛟是三害呀!”周处一听,
扯开嗓门说:“胡说!怎么把我和那些畜牲相提并论,也算为一害呐?”老 头儿郑重地说:“你父亲死得早,没有人管教你。瞧你现在这个样儿:不念
书,不学好,随便打人欺负人,再加上抢人家东西。大伙儿怎么受得了哇!
日久天长这么下来,你不是百姓的祸害可是个什么呐?”
  周处听了,羞得满脸通红,低下头不言语。那老头儿又安慰他,说:“不
要紧。只要你能真心改过,大伙儿也就不这么说了。不但不这么说,还会另
  
眼看待呐!”周处攥[zuàn]紧了拳头说:“老人家,我一个堂堂男子汉,
是个有血性的人,怎么能和野兽一样为害呐!既然现在有三害,我马上就去 除害,行不行?”老头儿高兴地说:“当然好了!你能为百姓除害,那真是
大喜事!”
  第二天,周处拿了弓箭和长矛,到南山上去找老虎,找了两天,找着了。 老虎正要下山寻食呐!周处拉开弓,连射了几箭,把老虎射死了。然后,他
把死老虎拖了回来。邻居们看见都说:“这回周处总算做了件好事。”
  后来,周处又换了一把宝剑,跳进河里去杀蛟。谁知道那蛟跟老虎可不
一样,又凶猛,又灵活,一下子浮到水面上来,一下子又沉到水底下去。周 处在后面紧钉着它追呀追呀,刚刚追上,又给它跑了。周处一气儿追了十几
里,一直跟蛟搏斗着。经过三天三夜,那条蛟忽然不见了,跟着,周处也不 见了。在岸上看的人这个高兴啊!不少的人走街串巷,嚷着说:“周处这小
子一定是让蛟咬死了!”有的说:“他死了,真是咱们大伙儿的福气呀!”
还有的说:“这可好了!虎、蛟都死了,周处也死了,三害都除了!”
  没想到过了几天,周处拖着死蛟,从几十里地外回来了。他刚一进门,
就听见外边有人说:“这下子他要是死了够多么好呐,谁想到又回来了,让
咱们白高兴一场。唉!他做起坏事来,比那虎,比那蛟还厉害得多呐!”
要是在以前,周处听到这些话,马上就得过去把人家狠揍一顿。可是今
天,他并没生气。他是这么想的:“为什么大伙儿都盼我死呐?因为我坏事
做得太多了,太招人恨了。还是那个老头儿说得对,只要我真心改过,人家 就不会这么说了。”他寻思,自己没有父亲,不如到外面去找个有学问的人
请教一番,学点儿本事。
这么着,周处就离开了老家,到吴郡[现在江苏省苏州市]去找陆权和
陆云。陆机、陆云哥儿俩是吴国大将陆抗的儿子,名声很大,才学也高。周
处到了吴郡,打听到陆机不在家,就去见陆云。他把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地 告诉给陆云。末了儿,他说:“我白活了这么些年,成了一害,真让人后悔
呀!我打算从头做起,可又怕年纪这么大了,来不及。您是个有学问有见识 的人,请给我指条明路吧!”陆云诚恳地说:“有一句俗话:早晨听到自己
有什么错儿,跟着,晚上就把它改过来[古语叫朝闻夕改]。您年纪还轻, 以后的路很远大,怎么说来不及了呐?人不怕有错处,就怕自己没志气。有
了错儿,只要决心改正,立志学好,还担心做不出一番事业来吗?”周处听
了直点头。
打这儿以后,周处果然安下心来读书了。他学一点儿就去照着做一点儿,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周围的人都挺佩服他。后来,他当了吴国的东观左丞
[负责修史的官];吴国亡了,在晋朝,他先后又做过新平[在陕西省彬县
一带]和广汉[在甘肃省文县一带]的太守
  广汉的前任给周处留下了好些个没审理完的案子。有的拖了三十年还没
弄清谁是谁非。周处到任以后,很仔细地调查清楚了,又根据实情判明了是 非,没有多少日子就把那些案子都处理完了。这一来,不但本地人说他会办
事,连朝廷里也知道了他的名声。后来,周处因为母亲年老,辞了官回到老 家,可是没过多久,他又被调出来到楚地去做官。周处要去还没去这工夫,
朝廷又派了人来,召他进京城洛阳去当散骑常侍[在皇帝身边的顾问]。周 处的朋友对他说:“进京要比到楚地去好得多。这回你算是有了出头的日子
了,干胞就别到楚地去了。”周处摇摇头说:“自古以来,有贤能的人都是
  
辞大不辞小,我还是到楚地去。”
楚地经过了多少年的战乱,死了很多人。田野上到处都是死人骨头。老
百姓缺吃少穿,有的人穷得连锅都揭不开。本地人和外地逃来的人杂居在一
块儿,因为风俗、习惯不太一样,谁看谁也不顺眼。闹事的、打架的挺多, 当然也就没法儿好好地生产。周处到了楚地,知道了这个情形,就劝大伙儿
相互和好,平安处事;又下令收殓那些死人骨头,埋葬起来。这几件事一办, 老百姓的气儿就平和了,也都能安心过日子了。慢慢地,楚地比以前安定得
多了。周处这才离开楚地到洛阳去。

白痴太子

  普武帝司马炎统一了中原,定都洛阳以后,很担心各州郡的首领势力太
大。怕这些人也跟东汉末年似地再那么闹起来,他就下令解除刺史、太守的 兵权,好让全国安定一下。这么一来,总算好几年没出什么大乱子。晋武帝
非常得意。他认为象曹操、刘备、孙权,他们这些人都没能把天下平定下来, 而自己可办到了。这份功劳谁也比不了。于是乎,他就撒开了那么一享受。
他让妃子们住在后宫各处,自己时常坐着羊车在她们中间东逛逛,西转转。 羊车在花园里跑来跑去,跑到哪个妃子住的地方,晋武帝就在哪里饮酒作乐,
也许就住下来。
  晋武帝乐是乐,可也有件不如意的事,那就是他的太子笨得厉害。太子 叫司马衷,是晋武帝的二儿子。他都二十多岁了,可是对国家大事一点儿也
不懂,整天地就是会跟宫女们玩儿,简直是个大傻瓜。
  有一天晚上,太子听见宫外四而八方“呱呱呱”、“呱呱呱”地叫个不
停。他就问宫女:“这是什么东西在叫哇?”宫女说:“是青蛙叫。”他又 问:“青蛙叫得这么起劲,是给官家叫呐?还是给私人叫?”宫女听了,气
也不是,笑也不是,就骗他,说:“在官家地里的青蛙就给官家叫;在私人 地里的青蛙就给私人叫。”太子一听,拍手直乐,说:“对!对!你真聪明。”
宫女气得直撇嘴。
还有一回,太子看见两个宫女在一边儿嘀嘀咕咕的,不知说什么。他悄
悄地走过去听了听,原来是那两个宫女正在说着外地怎么闹饥荒,老百姓怎
么没饭吃,好些人都给饿死了。太子很纳闷,马上接过话来说:“他们怎么 这么傻呀?没饭吃怕什么,还有酒有肉呐!有时候我连一口饭都不吃,光喝
酒,吃肉,肚子里一点儿也不饿。”这话让宫女们笑得合不上嘴了,一个劲 儿地直摇头。太子还真瞪起了眼睛,大声说:“你们不信?就说那肉末儿熬
成的粥[古语叫肉糜]吧,吃起来不比稀饭好?乡下人就是笨,没有饭吃,
怎么不去吃肉糜,那也能够解饿嘛!”
这么一个大傻瓜,将来可怎么能做皇帝呐?文武百官虽然嘴上不敢说什
么,可心里都非常发愁。有个叫和峤[qiáo]的大臣,觉得应该提醒提醒晋
武帝,就找了个机会对晋武帝说:“皇太子很老实,很厚道,这太好了。可 是现在的人很虚伪,骗人的事常见,光靠老实恐怕不行吧?”没想到晋武帝
听了满脸不高兴。和峤碰了一鼻子灰。
尚书令卫瓘[guàn]也打算劝劝晋武帝,他就想了个办法:趁晋武帝开
宴会的时候,他假装喝醉了酒。晋武帝刚喝到半截儿,卫壦七扭八歪地走过
来,“噗通”跪下,哩哩罗罗地说:“臣??臣有事要??要启奏陛下。” 晋武帝说“有什么事你就说吧!”谁知卫瓘什么事也没说出来,光那么“臣??
臣??臣??”,说了半天。最后,他摸了摸晋武帝坐的椅子背儿说:“这 个座位太??太可惜啦!”晋武帝一听就明白了:知道卫瓘这是在说太子呐!
他也假装糊涂,不理会这些话,摆摆手说:“你喝醉了,歇着去吧!”叫人
赶快把卫瓘扶了出去。
  打这儿起,晋武帝果然想换个儿子做太子。其实他也知道司马衷不行,
就是怕杨皇后不愿意。果然,他把这个心事跟杨皇后刚说了没有几句,杨皇 后立刻气得哭起来。司马衷是她生的,要是换了别人当太子,不就是夺了她
的江山了吗?她越哭越伤心,嚷着说:“自古以来,立太子就问谁是哥哥,
  
从来不问聪明不聪明。”晋武帝让她哭烦了,只好说:“你不愿意,我不换
就是了,哭什么!”
  晋武帝没换太子,可是对这位太子又不放心,想考考他,看他到底行不 行。晋武帝把几件没处理过的公文,密封起来送给太子让他批复。为了免得
别人暗中替他批,晋武帝特意摆了一次宴会,把侍候太子的官员们全都找了
来赴宴,只留下太子一个人在那儿批阅公文。
  太子接到公文,翻过来翻过去怎么也看不懂。他不着急,倒把他的媳妇
儿贾妃给急坏了。贾妃跟杨皇后想的一样:如果太子交了白卷,让晋武帝废 了,她将来也就当不成皇后了。她赶紧派几个心腹把那些公文拿出宫去找个
有学问的人代批。还真给他们找着了一个。那个人想趁这个机会露一手儿, 就引古证今,东拉西扯地写了好些。贾妃看了,也不知道批得对不对。她刚
想让人交上去,宦官张泓[hóng]在旁边拦住说:“这么交出去,我看八成 要坏事。您想,太子不会读书,识字不多,皇上老早就知道。怎么忽然一下
子就写了这么多呐?里头还引了不少的古书上的话。皇上一看就知道不是太 子批的。要是追查起来,那还不把事情弄坏了?我看倒不如写得简单点儿,
别这么长篇大论的。”贾妃一听这话有理,急着说:“那就这么办吧。你就 去另写一份,要快。事情办成了,将来少不了你的富贵。”张泓欢欢喜喜地
另写了一份,叫太子照着抄写好,派人交给了晋武帝。
晋武帝在宴会上拆开一看:太子的批语写得不多,倒还通顺,心里很高
兴。他抬头看见坐在一边儿的卫瓘,就顺手把批语递给了他,小声儿地说:
“你看看,这是太子批的,还可以吧?”说着,脸上显出了得意的样子。卫 瓘看完了,心里直嘀咕:“这能是太子自己作的吗?”可这话他怎么敢说出
来呐?他心里明白,晋武帝所以把这批语特意地给他看,为的是解答他那天 装醉的那个哑谜,只好打着哈哈说:“啊,啊,太子近来很有长进,很有长
进!”晋武帝更高兴了,命人去赏了太子好多珍宝。
第二天,和峤和另外一个大臣进宫来了。晋武帝想起和峤说过太子笨的
话,就把太子作批语的事告诉了和峤,还说:“近来太子进步可大了,你们
可以到东宫去找找他,跟他聊聊国家大事,看他懂得多少。”两个人赶紧去 了。回来以后,那个大臣满脸堆笑地对晋武帝说:“皇上真是看得准。太子
果然有见识,度量也大,太好了!”晋武帝听着挺舒服。他转过脸来又问和 峤。和峤板着面孔说:“依臣看来,太子跟以前差不多,还是那个老样儿。”
晋武帝把脸一沉,袖子一甩,往后宫里去了。
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晋武帝对太子是不那么担心了。他自己呐?还是
照常吃喝玩乐。皇帝既然这么着,大臣、将军、皇亲、国戚这些人也都去寻
欢作乐,弄得一个比一个阔气。

石崇夸富

  晋朝的大臣们讲究吃讲究穿成了风气了。太傅何曾每天的伙食,就要花
一万钱。这一万钱是多少呐?大约着算下来,它可以买几十石米,够一个农 民吃上它十几年。花了这么多钱了,何曾还嫌饭食不好。他皱着眉头子看着
桌子上的鸡鸭鱼肉、山珍海味,觉得腻歪极了,叹着气说:“这样的菜叫我 怎么吃得下去呀!唉!简直没地方可以下筷子!”后来,他的儿子干脆把每
天的伙食费加到了两万钱。
  要是说阔气,比起石崇来,何曾那又差得多了。石崇在做荆州刺史的时
候,曾经叫部下拦路抢劫,把很多大商人的财物归了自己,还能够不发大财 吗?他免了官以后,住在洛阳西北郊区的家园里,大伙儿把那儿叫做“金谷
园”。园子里面亭台楼阁、珍宝古玩,应有尽有。
  石崇经常在金谷园开宴会请客。酒席上吃的什么,喝的什么,不用细说
了,反正都是一般老百姓吃不着喝不着的好东西。石崇的客人们一边吃喝, 一边听女乐工唱歌弹曲。石崇还让那些长得好看的女奴对客人们劝酒。他说:
“哪位客人不喝酒,就是劝酒的美人儿不好,不招客人喜欢。我就要把那个 劝酒的美人儿杀了,表示抱歉。”客人们听了这话,只好一个劲儿地喝酒。
有一回,有一个客人硬是一口酒也不喝。劝酒的美人儿怎么劝也不行。 美人儿急了,流着眼泪央告他,可他还是不喝。石崇挂了火儿,真地把那个
美人儿杀了,又换了另外一个。旁边的人都劝那个客人多少抿[mǐn]一口,
免得这个美人儿遭罪。谁知道那个客人绷着脸,冷冷地说:“他杀他家的人,
有我什么事呐?”结果人家一直没喝,石崇就连着杀了三个美人儿。
  石崇这么摆阔气耍威风,别人倒还没觉出什么,就是晋武帝的舅舅王恺
觉着挺别扭。王家做过几辈子的官,又是皇帝的亲戚,当然也有的是钱。王 恺心里想,你石崇这么摆阔,我王恺也不能让你压下去。你能随便杀人,我
也不是没这个胆量。这么着,他也开宴会,宴会上叫美人儿弹曲唱歌;有个
美人儿吹笛子吹错了,他立刻就把她杀了。
王恺为了摆阔气,让家里人用麦芽、谷芽做的糖洗锅,还故意地把这件
事吹到石崇的耳朵里。石崇听说了,笑了笑对家里人说:“那能值几个钱!
咱们家有好些白蜡,以后,你们生炉子不要用柴了,就烧白蜡吧!”白蜡本
来是做蜡烛用的,石崇把它当柴火烧,这一下把王恺比输了。
王恺还不服气。他让全家人跟他一块儿出外游山逛水,事先叫人在要路
过的道上,用紫色的丝布做成“步障”,就是用丝布把路挡起来,成了一条
“胡同”,一共有四十里长。王恺一家人在步障里一边走,一边玩儿,别提 多神气了。老百姓在外边看着步障,听着里边的声音,夸的也有,骂的也有,
都说象他这么花钱,真是天下少有。这事让石崇知道了,他说:“这有什么 了不起,看我的!”他比王恺还厉害,带了几个小老婆也出去玩儿,后面有
一大群的仆人跟着。他也命人拉上“步障”。他这“步障”可不是丝布的了, 而是用五彩锦缎做的,足有五十里地长。不用说,这比王恺的步障更长、更
漂亮。王恺又输了。
  王恺耷拉着脑袋,哭丧着脸去找晋武帝,对他说:“我这皇上的舅舅白 当了,连个什么都不是的石崇也比不过。丢我的脸倒不算什么,您脸上也不
好看,是不是?”晋武帝想了想说:“这么办,我帮你一点忙。”他叫两个
宦官从里面抬了一件宝物出来,王恺一看,愣了!这是什么呀?它和一棵树
  
似的,有三尺来高,分出好几个“杈”,还象宝石似的那么有光泽。王恺正
琢磨这是什么,晋武帝说:“这叫珊瑚树,产在海里,一般人不容易得到, 连我的这棵,还是外国进贡来的呐。现在我把它给了你。你可小心点儿,拿
去给石崇看,他一定会甘拜下风了。”
  王恺乐滋滋地把珊瑚树拿回家,装到一个雕花的盒子里。然后,他叫人
抬着,亲自到石崇家去拜访。石崇当然又摆上了酒席,两个人就喝起来。王 恺伸出大拇指说:“您的豪富真是天下第一,没有人敢比呀!”石崇乐得满
脸都是笑纹,说:“哪里哪里,国舅的气派更大,谁还敢不让您三分呐?” 王恺说:“我最近得了一件宝贝,知道您经得多见得广,就拿来想请您鉴赏
鉴赏。”
  说着,他叫左右的人打开盒子,把珊瑚树抬出来,放在桌子上。他瞟了 石崇一眼,瞧石崇摸了摸珊瑚树,一声不言语,心想:“这回你可得认输了
吧!”他想乐,又怕乐出声来,就假装要咳嗽,掏出手绢来捂住了嘴,那么
“唔唔”了几声,连眼泪都流出来了。
  万没想到,石崇拿起一把铁如意[本来是挠痒痒用的,后来变成了拿着
玩儿的一种东西,一头象灵芝,一头弯曲]对准了珊瑚树用劲打下去,“哗 啦”一下,珊瑚树全散了,碎块儿、碎渣儿,蹦得满地都是,有的还掉在王
恺的衣服上。王恺气得跳起来,手指着石崇,喊着说:“你??你忌妒我有 宝贝,简直是穷疯了。无耻!无耻!”石崇倒不生气,哈哈大笑说:“您何
必发这么大的火儿?我马上就陪您一个,好不好!”他转身对丫头们说:“快 去,把咱家的珊瑚树都抬到这儿来!”不一会儿,十几个丫头抬出来好些珊
瑚树,一棵挨一棵,整摆了两大片。那里面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棵,跟王 恺的那棵差不多高的就更多了。这一来,满屋里红的红,白的白,富丽极了,
王恺看了这个又看那个,眼睛都花了。到了儿还是他输给了石崇。
打这儿起,王恺就把石崇恨上了,总想把石崇的威风压一压,出出这口
闷气。没想到又有几件事,让王恺受不了。石崇请客吃饭,经常给客人喝豆
粥。米容易熟,豆子不容易熟,可是奇怪:每次只要石崇吩咐一声:“快去 做点儿豆粥来!”不大一会儿,豆粥就做好了。王恺请客的时候,要想喝豆
粥总得等上好大半天才行,没有石崇家做得那么快。这是第一件事,让王恺
受不了。
每年一到冬天,韭菜就很少能够吃得到了。可石崇家里偏不是这样,一
请客,就能端上好几盘碧绿的鲜韭菜末儿,引得客人都想吃上几口,吃完了
还必然要夸那么几句。王恺想着自己家到了冬天,就吃不着这些,当然也就
没人夸。这是第二件,王恺也受不了。
  有几次,王恺和石崇都赶着牛车,一起到城外去打猎游玩。回来的时候,
两个人好象故意斗气儿似的,都争着先跑进城里。可也真怪:每次都是石崇 的车跑在前头。他的牛车跑起来非常快,王恺使足了劲儿赶,可怎么也追不
上。这第三件,简直是让王恺当众出丑,就让他更受不了了。
  王恺也有办法。他秘密地派人买通了石崇手下的一个人,问他这到底是
怎么回事。那个人说了实话。他说:“豆子不是难煮吗?我们每次都是早早 地把豆煮好。有客人的时候,主人一吩咐,我们就赶紧煮粥,米粥当然好熟,
做好了,把豆子放进去一热就行了,那还有不快的?至于那些韭菜末儿,是 把保存下来的韭菜根儿加上麦苗儿,一起捣碎端上来的,没什么稀奇。要说
牛车怎么能跑得那么快,那更没有什么新鲜的了。我们的牛本来跑得不慢,
  
驾车的人平时就不赶得太急,碰上要跟别人比赛的时候,他把车辕往一边挪
过去。车辕歪了,牛就很不舒服,跑得也就快了。”
  王恺弄清了石崇做这三件事的窍门,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也按石崇的法
子办。结果真有效:到他家吃饭的客人也能很快喝上豆粥:到了冬天,他的 酒席上也有了韭菜未儿,夸他的人也就多了;特别是出外打猎回来,王恺有
时竟把石崇的车甩在后边拉[là]得老远,先进了城。
  石崇直纳闷。他暗暗一查问,才知道是有人把“秘密”告诉了王恺。他
气得脸皮发青,一咬牙,把那个受了王恺贿赂的人杀了。别的人听说这件事, 也都怪王恺这么办真没出息。王恺怪害臊的,跟石崇争高低争不过;再想找
晋武帝帮帮忙,一打听,才知道晋武帝得了重病,眼看着就活不成了。
  

  
参考资料:http://www.lantianyu.net/pdf52/ts078038.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