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 去人欲存天理 与朱熹的有什么不同吗

如题所述

朱熹:格物致知。(认为天理需要外向于万事万物中去求)

王阳明:天理就在心中(无需外求,只需发明本心)

王对去人欲存天理,持肯定态态度,认为这是道德实践必守之信条,而明清以此信条逐渐为人诟病,交相指责为罪魁祸首。

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且有“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无论是儒者书生,还是世俗百姓,皆看重女子的贞洁,且发展成男子对女子有处女的癖好,这就把女子的贞洁观推向了极至。大批女子为所谓的“贞洁”而献出了美好的年华乃至生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22
1-天理就是人欲,你想要的只要不伤害别人没有侵犯别人的利益,便是对的,便完全可以全心全力去争取并得到。所以,随心而动,随意而发,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2-王阳明是认为孝,德,道等都出于本心,天理即人欲
3-而朱熹认为存天理灭人欲
第2个回答  2017-03-02
去人欲灭天理是朱熹提倡的,这和王阳明提倡的心学是不一样的,通俗讲王阳明提倡的是,人欲即天理,也就是说心就是理。
第3个回答  2014-12-31
一个是存天理 顺人欲!一个是存天理 灭人欲!
王阳明的理论应该比较现实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