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写好高考作文

如题所述

思想上:
不要去看那些太敏感的新闻,会影响你的文笔和思绪,这是高考,高考的作文必定要求你积极向上,你想把作文分数提高就要写出真善美的东西,高考期间我建议你远离那些东西。即使你抨击时弊得再好分数也永远比不过抒发人间真善的文章,高考出来后那么多篇59分的作文就是因为他们永远在某些方面达不到标准,作为满分作文发布出来必定要经得住各方面的检验;

尝试着摒弃不良的情绪,每天怀着美丽的心情去学习,去生活,试着从不同角度观察生活,只有乐观开朗的人才能写出能“感动”改卷老师的文字;

技巧上:
适度读读郭X明、安X如等无病呻吟类的文章,并不是要你学他们那样,而要你看看他们是如何把一件东西写得看起来很“优美”,如何为作新词强赋愁,不得不肯定他们的销量那么高确实有一定的写作技巧,我曾经对这些文章嗤之以鼻,但是改卷老师就是喜欢你有什么办法;

大量搜集满分作文,剖析他们的骨干脉络,观察他们的笔致文法,摸清楚一篇文章要表达什么,通过什么来表现,为什么要这么表现,经过大量观察,你就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形成自己写作文的思路;

大量搜集满分作文里的例子,准备自己的素材,摒弃你们老师提供的那些写烂了的万金油素材、摒弃感动X国十大人物,自己寻找素材!!!寻找几个典型人物,大量搜集(并不要求精读)他们的相关事例,相关传记,总结出最精华最好用的事例和词句,把一个熟悉的人物写得不熟悉,你可以去找一下 嵇康 这个人,很多满分作文喜欢写他,尽管是同一个人,但从那些满分作文里面你可以看到如何把嵇康写出彩、出色的; 我当时精心准备了两个人:艾青 、孟浩然。 比如 艾青, 我当时从各方面搜集关于他的作品字句,快速阅读检阅并归类,我找了关于他的悼词、诞辰百周年纪念文章等等(惭愧),搜集各位大家对他的评价…… 孟浩然也是如此,大量搜集他的作品,看他的传记,看其他人对他的评价(尤其是古人对他的评价词句,尤其好用,李白写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皮日休、苏轼均对孟有过相关评价)

注意:
1、字体要美观!!!!!要美观!!!!!不美观也要简洁!!!要简洁!!!!!!
2、搜集这些满分作文,最好搜集两个地方的,一是你所在的省份以及使用同一份考卷的省份的作文,因为这直接地体现了你们改卷老师的口味,往他们的喜好靠拢是一种很好的技巧;二是那些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大省的作文,比如山东,不得不说山东同学的写的作文水平很高,也不得不为他们的高考压力感叹啊,而我所在的省份高考试题又刚好一直在向他们看齐。
3、高考作文不是临时发挥出来的,一篇高分作文必然是平时积累的结果,写作风格跟素材都是确定了的,在高考的时候几乎不怎么思考就写出来的,作文不能成为你的心理负担!!
4、不要跟你班里的同学比作文比分数,除非你们学校是省内的顶尖高中,拥有出高分作文的实力,否则你自己向满分作文看齐就够了;不要因为你科任语文老师的喜好随便改变自己的风格,除非她是资深的语文老师,我高一到高三的语文老师都对我的作文不看好,但是每次我上市里的统考作文分数都很漂亮!!!!
5、高考的时候不要太重视作文,平时好好准备,高考的时候作文不用多担心,照常发挥,去卷面其他部分把细节往死里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1
采纳率:58%
10级
2013.09.07
一、重视积累
打好基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百字新事”训练让语言积累、语感培养与思维发展直接源于生活,要求学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记录当天发生在身边的,或当天听过、读过、看过的新闻,做到语言精炼、流畅。百字新事与写作日记有着本质区别,不求长,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写”方面。
阅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剪报作文”训练要求学生每天剪报一篇,旁加对文章的点评、心得、联想,可从文章的主题与内容、情感出发,亦可从文章写作方式方法入手。这项训练既使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为学生自主选择读写材料、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并落实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剪报作文与写作读后感有着本质区别,后者重在“感”,而剪报作文则重视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不仅在于对写作内容的“感”,还在于对写作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的“评”,体味文章成功之道,树立自己的作文标准。
上两者交替进行,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从生活中吸收营养,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二、新闻引路
轻松入门
笔者认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因此而设计的“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新闻写作训练-想象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语言优化训练-研究性作文训练)中,“新闻写作训练”着重让学生掌握作文特点和写作方法,而想象、思维、语言优化、研究性作文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小学到高中老师需不断重复。“新闻引路”以结构模式简单规范(一般为倒金字塔式)且易于掌握的新闻(消息)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快速闯入作文王国,牢固把握作文内容与情感真、新,语言简明精炼等特点,并从此成为习惯。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运用典型事例写出真情实感;对新闻价值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写出新意并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准确、精炼、生动的新闻写作语言要求为改变学生华而不实的“学生腔”提供了训练机会;为把新闻写真实、生动而去观察、琢磨的新闻写作过程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有很好帮助;散文式通讯和副刊文艺作品也为中学生学习文学语言找到了新天地。
语言是学生在潜移默化、朝花夕拾中积累起来的,包括老师在内,其他人都帮不上忙,所以重视想象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成为最有效的作文教学内容,待学生有了一定语言积累再训练语言优化。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与普通快速作文法相比,“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通过想象、思维和语言优化训练求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语言的精度,迅速化解新闻的规范模式,不会造成模式化的恶果。
第2个回答  2016-01-16
多读一些人物素材,积累一些素材,看一些高考作文报,写议论文学会用分论点的写法
第3个回答  2020-03-18

平时多看满分作文,优秀范文,多积累素材,几大类型的写作思路和方法要熟记。

推荐高考满分作文app,一直在用,挺好的

第4个回答  2018-10-18
看《让阅卷者为你加分》呀
图文并茂,同步辅导,内容详细,内容全面
有解析有点评,对孩子很有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