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长得快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设计

如题所述

一、教学设想: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的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能够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并且会描述已经整理好的数据.要求学生能根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将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教学中力求做到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教学目标定位: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课,传统的教材例题提供现成的数据,要求学生把数据填到固定的统计表内.没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的过程,本节的教学定位让学生从因特网收集奥运金牌榜相关的资料,让学生网上收集中国在历届奥运会中夺得金牌数据,并让学生使用PPT软件亲手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制出统计表或统计图,进一步感知数据整理的过程,培养学生在网络条件下收集资料,整理数据的能力.
  2、教学策略的选择:本节课选择中国奥运金牌榜作为学习资料,主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亲切感,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二、是蕴涵与新知密切联系的数学问题,如让学生预测2008年中国运动员在29届奥运会中能夺取多少枚金牌,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三、具有较大的信息量使教学过程能在同一个情竟中展开,如让学生查取23届奥运会中国得15枚金牌,接着查取24届中国夺得5枚一直查到27届中国夺得28枚金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数据的能力.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本课的学习内容,长期以来都是数据的来源与学生无关,都是编教材的专家拟定的数据,而且数据的呈现方式非常呆板,学生学习时感到内容枯燥,我通过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亲手点击鼠标通过因特网提供的资料,经历获取信息,收集中国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取的金牌数,学习材料与创设的情境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参与金牌数据的收集,使数据的收集过程成为学生观察思考,现实问题的过程,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亲切感,加大信息量.把学生推向主体学习地位.
  3、自主探究过程的组织: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比如中国运动员在23届夺得15枚金牌、 24届 5枚、25届 16枚、 26届 16枚、27届 28枚,学生积极参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生发现中国运动员在27届奥运会中表现突出,夺得金牌最多,奠定北京申奥成功的基础.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鼓励学生预测: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当学生收集到历届奥运金牌数据后,让他们使用PPT软件自制统计表和统计图.鼓励学生预测2008年北京召开的29届奥运会我国运动员将夺得多少枚金牌.学生大胆的猜想,预测中国将得到50枚左右的金牌,预测的理由是中国将居东道主的地位,将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三大优势,让学生能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教师则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及合作者.
  4、练习的设计;本课要求学生会描述统计表或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并从中发现数学问题,练习的设计注意使用局域网提供社会各行各业的数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具有丰富的信息量,教师设计近二十条信息,让学生通过点击鼠标选种任意一个图表,能够描述图表中反映信息,把练习融与数据分析中,习题内容具有开放性,习题的选择有自主性,练习的反馈通过网络交互,使每个学生看到同伴计算机选取的回答问题的内容.打破传统师生单向交流模式.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服务与生活.
  5、练习的设计;本课要求学生会描述统计表或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并从中发现数学问题,练习的设计注意使用局域网提供社会各行各业的数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具有丰富的信息量,教师设计近二十条信息,让学生通过点击鼠标选种任意一个图表,能够描述图表中反映信息,把练习融与数据分析中,习题内容具有开放性,习题的选择有自主性,练习的反馈通过网络交互,使每个学生看到同伴计算机选取的回答问题的内容.打破传统师生单向交流模式.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服务与生活.
  6、媒体的应用;本节课是网络活动课,学生人手一机,(1)通过学生上网查找奥运有关知识,渲染学习气氛,快速点击鼠标通过因特网查找中国奥运金牌榜,完成数据收集的过程,通过PPT软件完成数据整理过程.通过教师提供的局域网让学生读取二十个统计表或统计图提供的信息,直观生动,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信息量大.
  二、课堂实录(见教案)
  三、课后反思;从教学实践过程看,教学设想基本转化成课堂教学行为.本节课教师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着眼学生可持续发展,注重教学目标多元化,在价值目标上不仅仅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更重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获取数学基本思想,了解数学价值,教学中注意所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中改革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力图构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
  1、合理选择和使用学习材料.教师在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下了一翻功夫,教师及时抓住北京申奥成功不久的有利时机,把申奥成功这个刚刚发生的,学生熟悉的话题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并且题材的处理也非常恰当.开始教师提出29届奥运会将在什么地方召开?让学生再次感受申奥成功的自豪.渲染了学习气氛.提高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接着教师提出同学们想了解更多有关奥运的知识吗?请查询因特网“奥运回顾”,这时学生操纵手中鼠标查找中国历届奥运金牌数,把数据的查找通过网络形式呈现给学生,迅速把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收集历届奥运金牌榜,为更形象表现各届得到金牌数,再让学生想办法把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这本来是很枯燥的填写统计表或统计图.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用PPT软件自己制作统计表及统计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觉数学的趣味性.
  2、以“问题为先导”构建开放式学习方式.教师设疑非常精彩,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除了应用在奥运金牌的统计方面,生活的哪些地方也用到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从“疑”处产生探究的问题,学生合作交流,探讨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方面都用到统计知识,如:股票的涨跌,巴以战争军队人数,商店每月的盈利,家庭的收入与支出,三国鼎立,刘备、孙权、曹操各国的军事力量,及世界十大建筑物的高度统计,等学生说出生活的处处都用到简单的统计知识.学生提出许多有创新价值的数据信息,超出教师的预料,体现网络条件下,学生广博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3、营造民主、宽松教学的氛围,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气氛,平等的师生关系,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知识,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的潜力.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力求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关注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讨论中进行教学,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在学生探究知识过程中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小组中的一员,教师起到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作用.在学生经历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的赞扬,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学生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4、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节课在传统教学方式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并在学习材料选择和使用取得一定的突破,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学生提供生活中一些数据,课后用PPT软件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达到设想与现实统一,如何让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进一步落实搜集数据与整理数据的统一,使这节课更加完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