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的编码规则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身份证号码编码规则: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或字符(X)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地址码,八位出生日期码,三位顺序码和一位校验码。

6位地址码中,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11-15  京、津、冀、晋、蒙

21-23  辽、吉、黑

31-37  沪、苏、浙、皖、闽、赣、鲁

41-46  豫、鄂、湘、粤、桂、琼

50-54  渝、川、贵、云、藏

61-65  陕、甘、青、宁、新

后4位表示市、县、区。

8位出生日期码采用8位定长日期表示法:4位年、2位月、2位日。3位顺序码表示同一日出生的次序和性别,奇数代表男性,偶数代表女性。最后1位校验码用“0-9”和“X”表示。

校验码是通过数学计算得出来的。校验码计算公式:(12-∑(Ai×Wi)(mod 11))mod 11。i—表示身份证号码从左至右的位置序号,取值1--17;Ai—表示第i位上的数字;Wi—表示第i位上的加权因子。加权因子计算公式:Wi=2^(i-1)(mod 11)校验码计算结果为“0--10”11个数字之一,其中“10”用“X”表示。

扩展资料:

身份证国家标准:18位身份证标准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7月1日实施的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中做了明确的规定。

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为GB11643-1989《社会保障号码》的修订版,其中指出将原标准名称“社会保障号码”更名为“公民身份号码”,另外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11643-1989。

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限分为5年、10年、20年、长期四种。16岁以下的,发给有效期为5年的居民身份证;16周岁至25周岁的,发给有效期为10年的居民身份证;26周岁至45周岁的,发给有效期为20年的居民身份证;46周岁以上的,发给长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居民身份证号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7

身份证的编码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1643-1999〗中有关公民身份号码的规定,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

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1、地址码: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县级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按GB/T2260的规定执行。

中国大陆居民身份证号码中的地址码的数字编码规则为:

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第三、四位表示市(地级市、自治州、地区、盟及直辖市所属区和县的汇总码)。其中,01-20,51-70表示地级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第五、六位表示县(区、县级市、旗)。01-18表示地级市、自治州、地区、盟辖县级市;21-80表示县(旗);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2、出生日期码:(身份证号码第七位到第十四位)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按GB/T7408的规定执行,年、月、日代码之间不用分隔符。

3、顺序码:(身份证号码第十五位到十七位)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

4、校验码: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验码计算出来的检验码。

作为尾号的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如果某人的尾号是0-9,都不会出现X,但如果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X来代替,

因为如果用10做尾号,那么此人的身份证就变成了19位,而19位的号码违反了国家标准,并且中国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也不承认19位的身份证号码。Ⅹ是罗马数字的10,用X来代替10,可以保证公民的身份证符合国家标准。

扩展资料:

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限

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限分为5年、10年、20年、长期四种。

16岁以下的,发给有效期为5年的居民身份证;16周岁至25周岁的,发给有效期为10年的居民身份证;26周岁至45周岁的,发给有效期为20年的居民身份证;46周岁以上的,发给长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证。

证件有效期限从签发之日起计算。如某人1949年9月20日出生,1984年35周岁时申领居民身份证,签发日期为1984年12月31日,他属于26至45周岁这一年龄段,证件有效期限属于20年这一档次,到2004年12月30日有效期满。

查验或检查时,应对照检查证件有效期限与持证人年龄,签发日期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居民身份证号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30
回答如下:
我国自1999年实施公民身份号码制度以来,许多公民身份号码末位为“X”的公民,由于不明白“X”的含义,要求给予更换,产生了不必要的误会。目前我国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地址码,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检验码分别是“0、1、2、……10”共11个数字,当检验码为“10”时,为了保证公民身份证号码18位,所以用“X”表示。虽然校验码为“X”不能更换,但若需全用数字表示,只需将18位公民身份号码转换成15位居民身份证号码,去掉第7至8位和最后1位3个数码。 当今的身份证号码有15位和18位之分。1985年我国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当时签发的身份证号码是15位的,1999年签发的身份证由于年份的扩展(由两位变为四位)和末尾加了效验码,就成了18位。这两种身份证号码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共存。两种身份证号码的含义如下: 18位的身份证号码 如:130429####%%%%0078 1~6位为地区代码,其中1、2位数为各省级政府的代码,3、4位数为地、市级政府的代码,5、6位数为县、区级政府代码。如13(河北省)04(邯郸市)29(永年县) 7~14位为出生年月日 15~17位为顺序号,是县、区级政府所辖派出所的分配码,每个派出所分配码为10个连续号码,例如“000-009”或“060-069”,其中单数为男性分配码,双数为女性分配码,如遇同年同月同日有两人以上时顺延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分配码。如:007的就是个男生 而且和他同年月日生的男生至少有两个 他们的后四位是001* 和 003* 18位为效验位(识别码),通过复杂公式算出,普遍采用计算机自动生成。是前面17位的一种检验代码,如果你改变了前面某个数字而后面的效验代码不响应改变就会被计算软件判断为非法身份正号码。X也是效验代码的一中 15位的身份证号码: (1)1~6位为地区代码 (2)7~8位为出生年份(2位),9~10位为出生月份,11~12位为出生日期 (3)第13~15位为顺序号,并能够判断性别,奇数为男,偶数为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身份证号码前六位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镇、区)的行政区划代码。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第三、四位表示市(地级市、自治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汇总码)。第五、六位表示县(市辖区、县级市、旗)。
  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证件,多由各国或地区政府发行予公民。它将作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公民身份的证明工具。大量新技术的出现允许身份证包含生物统计学信息于其中,如照片、面部特征、手掌特征、虹膜扫描识别或指纹识别,其他通常出现在身份证上(或数据库中)的信息包括:全名、父母姓名、住址、职业、民族(在多民族国家中)、血型和凝血因子。1989年9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公布施行。
第4个回答  2013-11-30
1、号码的结构
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
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
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2、地址码
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
按GB/T2260的规定执行。
3、出生日期码
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按GB/T7408的规定执行,
年、月、日代码之间不用分隔符。
4、顺序码
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
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
给女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