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简化的过程

简化字从哪年开始 出了几个简化字总表 过程如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简化汉字工作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当时依据的原则是:整理已经通行的简体字,必要时根据已有简体字的简化规律加以适当补充,所选定补充的简体字,以楷体为主,间或采用行书和草书,但注意容易书写和便于印刷;简体字的选定和补充,以最常用的汉字为限,不是每一个繁难的汉字都简化。后经过征求意见,决定根据“述而不作”的原则,于1951年拟出《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555个。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在《第一批简体字表》基础上,经反复研究和多方听取意见,于1954年底拟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草案分三个部分:①798个汉字简化表草案;②拟废除的400个异体字表草案;③汉字偏旁手写简化表草案。1955年2月2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中央一级的报刊上发表《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把其中的261个字分3批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50多种报刊上试用。1955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董必武任主任委员,郭沫若、马叙伦、胡乔木任副主任委员,张奚若、沈雁冰、许广平、朱学范、邵力子、张修竹、项南、徐忻、老舍、曾昭□、邓拓、傅彬然为委员。1955年9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征求意见结果提出修正草案。删除原草案中的《拟废除的400个异体字表草案》和《汉字偏旁手写简化表草案》,并把798个简化字,减为512个,增收简化偏旁56个。修正草案经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简化字由512个增加为515个,简化偏旁由56个减少为54个。   修改后的修正草案经国务院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1月31日由《人民日报》正式公布。   《汉字简化方案》共分三个表。第一表为已经大部分报刊使用,即可正式应用的230个简化汉字。(表1《汉字简化方案》第1表) 《汉字简化方案》第1表续第二表为先试用两个月,经过修正再正式推行的285个简化字。(表2《汉字简化方案》第2表)《汉字简化方案》第2表续第三表为先试用两个月,经过修正,再正式推行的54个可类推的简化偏旁。(表3《汉字简化方案》第3表)   经过试用,《汉字简化方案》中的三个简化偏旁作了修改:□(金)改为钅,□(□)改为鱼,乌(□)改为鸟,乌作□的简化字。此外,三个简化字作了调整:娄(□、□)改为娄(□)不兼□,彻(□、澈)改为彻(□)不兼澈,仓(□、□)改为仓(□)不兼□。   简化汉字的原则是:“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约定俗成是在社会习惯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尽量采用已经流行的简化字,只作必要的修改补充。这是为了既照顾初识字人的容易学习,也照顾已识字人的使用习惯,便利简化字的推行。稳步前进是不把需要简化的字一次解决,而是分期进行;每期简化的字,也不是一次推行,而是分批使用。   《汉字简化方案》的简化方法是:①保留原字轮廓。如“□”作“龟”、“□”作“虑”②保留原字的特征部分而省略其他 。如“□”作“声” 、“□”作“医”;③改换笔画较简的声符。如“□”作“拥”、“□”作“战”;④另造新形声字。如“□”作“惊”、“□”作“护”;⑤同音代替。如“里”代“□”“丑”代“□”;⑥草书楷化。如“□”作“专”、“□”作“东”;⑦会意。如“□”作“众”、“□”作“从”;⑧用简单的记号代替复杂的偏旁。如“□”作“鸡”、“□”作“欢”、“ □”作“难”;⑨ 采用古旧字体。如“□”作“尘”等。   1964年2月24日,国务院又批示:《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化字用作偏旁时,也同样简化;偏旁独立成字时,除讠、饣、乡、钅四个外,其他也要简化。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这个批示编辑出版了《简化字总表》。《简化字总表》分为三个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1986年 10月重新发表时又删去“迭”、“象”两字)。   《简化字总表》中有少数字附有注解。例如干是乾(g□n)的简化字,但乾坤的乾(qi□n)并不简化;吁是□(y□)的简化字,但长吁短叹的吁仍读x□等等。   《简化字总表》有两个附录:一个是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的39个选用字,这些字习惯上被看作简化字。二是更改了的原来使用生僻字的地名。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010.htm?fr=ala0_1_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9
汉字简化很早就开始了,我国于1964年颁布的《简化字总表》,1977年1977年曾推出过《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但遭到不少人的反对。1986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语委《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从此,“二简字”被停止使用。为便利人们正确使用简化字,同年10月,国家语委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了《简化字总表》,并作了个别调整。简化字长期存在,但是长期以来,简化字在正式场合和官方文书中是不允许使用的,否则作为错别字看待。不过这仍然挡不住简化字的产生和使用。当时称为俗字。《简化字总表》中第一表中的简化字,99%的字1949年以前产生的,其中有100多个产生于三国以前,三国到唐代产生了50多个。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简化字出现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从宋代到清代产生了175个,占将近一半。另外,在国外,汉字也很早就开始简化了。如日语中的汉字,他们也对汉字进行了大量的简化。但是由于他们多为民间自发形成,政府并不对其进行干预,因此同一个汉字可能会有好几种简化字形式。
第2个回答  2013-10-29
有关汉字简化的诸多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简化汉字是对文化的极大之破坏。

1、汉字简化后,不利于对中国五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广汉字简化之后,很多现代中国人无法再直接阅读古代的典籍。即使把古书以简化字重印,亦往往会出现歧义,使读者误解。

2、不利于中国大陆、台湾、港澳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日本等外国使用的汉字也进一步脱节,做成人为的“书不同文”。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主要是考量到大陆地区在世界的地位日渐重要,故随之采用简体,所谓大势所趋,追究其根源,仍是来自中国政府的政治力。

3、简化字违反了六书造字原则,但又不是另行建立一套完整的造字系统,大大削弱了汉字的科学性与逻辑性。许多汉字失去表义的结构,使学习汉文的过程中失去以表义结构推测字义的学习途径。现行简化字的推类系统混乱,常有例外的或类推不一致情况,而且什么字依从类推、什么字不依从的随机性很高。结果使汉字系统更繁杂,增加学习者的负担。

4、汉字的发展并非只是简化。像“又、有、右、手、佑、佑”等字,甲骨文都只写作“又”,可见繁化的过程亦一直在汉字中进行,并且在汉字发展中占了不少比重。这主要是为了辨义的实际需要,自然而然发展而成的,并非用政治力去强行改造。而自楷书大致定型至今,时间已接近两千年。把“简化”说成是汉字的主要发展途径,是粗疏和太“想当然”的。

5、从书法美观的角度出发,很多简化字的设计不够严谨,同时对于篆书、隶书等书体,简化之后失去原先书体的特殊美感。

6、一字多义,简化后产生的许多类似字形,以及缺乏音义结构等,都造成阅读上辨识的困难。

7、很多媒体如报纸、网站等被迫同时设立繁体和简体两种不同的版本和/或相关的繁简转换工具,花费了不少人力和物力。

8、在电脑处理汉字中,不论繁体还是简体,输入速度均相若。并不见得简体字较有效率。但简化字一字兼代数字的设计,增加了用电脑转换时的难度,使转换结果不太理想。

9、简化字与扫除文盲没有直接关系,在香港、台湾等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文盲人口比例远远低于中国内地,可见扫盲工作重点在教育的资源投放及教育政策上,而非简化字。

10、以形声方法创制出来的简体字,未必能兼照各种方言或古音,使部分地区的人难以理解这些简化字。如“舰”字以“监”作声旁,兼顾古音系统和各地许多方言,简化字写作“舰”,以“见”作声旁,只照顾了普通话,切断了声旁与方言和古音的关系。研究古音或方言的谐声系统时,简化汉字往往不可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