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八下语文古诗有哪些?诗句??

如题所述

8
39.
抒写“积极向上精神”的古诗名句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0.
古诗文中运用“互文”修辞法的句子

A)
烟笼寒水月笼沙。

B)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1.
诗中“登山”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C)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2.
诗中“观海”

A)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B)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文体知识

1.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

2.
记叙顺序分为:顺叙、倒叙和插叙。

3.
记叙的人称分为: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特殊情况下也有“第二人称”


4.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5.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6.
小说的故事情节分为:
(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7.
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8.
小说中的“我”一般不是作者本人。

9.
小说按篇幅的长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又叫“小小
说”



10.
人物描写的方法分为: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还有神态描
写。

11.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12.
记叙文分为:写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写景记叙文和状物记叙文四种。

13.
描写景物的方法有:把景物拟人化、用比喻的方法来描写景物、用色彩来描写景
物、用比较的方法来描写景物。

14.
古诗中的绝句每首四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

15.
古诗中的律诗每首八句,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每两句为一联,依次为首
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即对偶)


16.
古文翻译要诀:
“留”

“换”

“补”

“增”

“删”

“调”


17.
词性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
叹词和拟声词。

18.
词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9
19.
两种常用的书体是:楷书和行楷。

20.
汉字按结构可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

21.
汉子的结构类型主要有:形声字、会意字和记号字。

22.
形声字分为六类: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内形外声、外形
内声。

23.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24.
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5.
主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作诠
释、作引用、用拟人、摹状貌、列图表。

26.
主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7.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28.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9.
论证方法一般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

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常识


.
《红楼梦


(
曹雪芹
)
1.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中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
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

2.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物描写的成
功,因为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母、妙玉、史湘云、
李纨、香菱、袭人、晴雯、紫鹃、鸳鸯、芳官、尤三姐、王夫人以及贾雨村、贾琏、贾蓉、
夏金桂等。正是这些人物形象的生活言行,构成了《红楼梦》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一步
一步地揭示了全书的主题。

3.
《红楼梦

》中的部分对联: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4.
《红楼梦

》中的部分情节:刘姥姥——进大观园。


.
《三国演义》
(
罗贯中
)
1.
《三国演义》中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精彩的
战役,也是战争史上著名的范例;它标志着曹操正式称雄于北方,为北方的统一打下了基
础。

2.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的所有水军全部丧失,而刘备、孙权在赤壁之战
后实力大大增强,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中国的机会,对后世的影响相当大。

3.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
羽。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大意失荆州、败
走麦城等。

4.
《三国演义》中看英雄命运,最令人叹息的是连叫数声“既生瑜,何生亮?”气绝
而亡的周瑜;其中“亮”是诸葛亮。

5.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
“周瑜定计火功曹操”
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6.
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10
7.
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计一策。

8.
《三国演义》中的部分对联:
“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


9.
《三国演义》中的部分人物情节: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三顾茅庐;孔明
——挥泪斩马谡。


.
《水浒传》
(施耐庵)

1.
《水浒传》中的李逵,人称“黑旋风”
,是一个豪爽侠义、嫉恶如仇的人物形象。
他的武器是两把大板斧,
“专杀贪官污吏”


2.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者领导者是:晁盖。

3.
《水浒传》中的部分大将称谓:呼保义宋江、玉麒麟卢俊义

、智多星吴用、


云龙公孙胜



大刀关胜



豹子头林冲



霹雳火秦明、

双鞭呼延灼

、小李广花荣


小旋风柴进



花和尚鲁智深



行者武松



青面兽杨志



黑旋风李逵

、九纹龙史
进、立地太岁阮小二

、短命二郎阮小五



活阎罗阮小七

、拼命三郎石秀

、浪子燕


、一丈青扈三娘



菜园子张青、

母夜叉孙二娘

、鼓上蚤时迁



4.
《水浒传》中和尚出身的是:鲁智深。

道士出身的是:公孙胜。

5.
《水浒传》中的部分对联:
“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6.
《水浒传》中的部分人物情节: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智
深——倒拔垂杨柳。


.
《西游记》
(
吴承恩
)
1.
《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2.
《西游记》中描写的取经人的原型就是被俗称为“唐僧”的唐代僧人玄奘。作为神
话小说,书中又加入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神话人物形象。读者较喜欢的故事情节
是:龙宫夺宝、大闹天宫等。

3.
《西游记》中的部分对联:
“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4.
《西游记》中的部分人物情节:孙悟空——大闹五庄观;孙悟空——大闹天宫。

名人名言

1.
勤奋

A.
懒惰等于将一个人活埋。——泰



B.
你不能奢望同时是伟大的而又是舒适的。——巴



2.
成与败

A.
如果你希望成功,
当以恒心为良友,
以经验为参谋,
以当心为兄弟,
以希望为哨兵。
——爱迪生

B.
成功是战胜艰难险阻的奋斗结晶。——史密斯

C.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爱迪生

3.
友谊

A.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


B.
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莎士比亚

C.
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巴尔扎克

11
4.
人生价值

A.
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B.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雷



5.
天才

A.
天才,就其本质而说,只不过是一种对事业、对工作过盛的热爱而已。——高尔基

B.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罗曼·罗兰

C.
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爱迪生

6.
奋斗

A.
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为之而奋斗。——歌



B.
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马克思

C.
最后的结果确定工作的成败。——莎士比亚

7.
理想

A.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B.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雪



8.
灵感

A.
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B.
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9.
思考

A.
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爱迪生

B.
人应当相信,不了解的东西总是可以了解的,否则他就不会再去思考。——歌



10.
惜时

A.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B.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11.
强调实践重要性的名言

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2.
表达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的名句

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附录


八年级上古诗词复习

1.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表现作者崇高理想的语句
(或表现杜甫身处漏雨茅屋,
还存有忧国忧民情思的句子;或关注人民生活,且常常被人们引用的名句)是:安得广厦
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一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

表现出杜甫为理
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诗句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
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绘山村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或描绘山村优美宁静的田园
风光;或最能表现诗人向往田园生活)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2
3.
陆游《游山西村》中蕴含哲理的名句(或流传最广的两句;或比喻陷入困境后看到
希望产生有绝处逢生感觉的两句;
或表现学生思考问题,
百思不解,
突然得到答案的句子)
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坎坷,
但只要你不气馁,
不懈地走下去,一定会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山重水
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4.
范仲淹的
《渔家傲》
一词中描绘塞外景致的名句是: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达作者决心守边御敌的一句是:燕然未勒归无计。

其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可使人联想到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范仲淹在《渔
家傲》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5.
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表现清新淡雅静谧的景色的词句是:山下兰
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
振作精神的句子(或表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词句)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
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
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极写农民在收麦季节田间劳动辛苦的句子是: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7.
杜牧的《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或议论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
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或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
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表现诗人誓死报
国的诗句(或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9.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辞官还乡,仍思报国的名句(或以落花比喻自己
的身世,即使沉沦,也要为护花发挥一定作用的句子;或表达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
家的前途命运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写潼关雄险形势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点明全曲主旨(或
中心)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1
《小石潭记》一文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
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
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12.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或作者描绘的庭院月色小景,采用奇妙
比喻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3.
《曹刿论战》
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
表现曹刿
“取信于民”
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出自本文中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1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的论点(或文中用来激励人名句)是: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07
人教版吗? 那就是《赠从弟》其二( 刘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终南别业》(王维)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无题》(李商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登飞来峰》(王安石)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 (范仲淹)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就是这些了,诗的题目已经告诉你,你自己搜吧,希望帮到你。追问

一共几首?

第2个回答  2014-02-07

追答

追问

只有11首?

追答

对呀,古诗就,还有一些古文。

古诗就这些,还有一些古文,如果需要,我也可以发的。

还需要古文吗?

追问

你这里只有十首

追答

只有十首,照片有一张发重复了。

追问

可我同学说有18首。

追答

不对呀,八下语文书25课和29课是古诗五首,加起来就是十首呀。19首是不是把要背的古文算进去了?

不好意思打错字了,18首,八下的古文有八个加起来是18。

古文我也可以发的。

追问

这是哪年的书??

追答

书上写2002年初审通过,具体我也不知道是哪年的。

我可以问一下你是远远吗?我有个同学的尾号和你的一样?

这是细柳营的后半部分。

追问

不是

追答

那不好意思了。对了,还需要古文吗?

追问

需要

快发来

追答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22古文二则,上一篇是孙权劝学,是一课里的 祖逖北伐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第3个回答  2014-02-07
借上一届学生的八下语文书,几乎没怎么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