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如题所述

信息技术与教育为什麼要融合?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过去的提法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所以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

海内外都是如何探究这一课题的?

国际上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即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达到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变革与创新的目标),传统的途径与方法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放弃这一传统观念与做法,而提出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并认为这才是实现上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只有从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的内涵、实质去探寻,才有可能弄明白。

现阶段更需要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2010年11月发布的《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2010简称NETP),通过认真回顾和总结近 30年来企业部门应用技术的经验与教训,并与教育领域应用技术的现状做对比,才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引出一个全新命题——「教育系统革命性变革」。

教育系统没有实现用信息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 ——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於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或者是只关注了如何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总之,都没有触及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

需要找到一种新的、能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即能实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途径与方法,以解决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一直成效不显,即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未能产生出 革命性影响的问题。

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内涵是?

「深度融合」=「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即「深度融合」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层次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於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徵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三个基本属性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

    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

只有紧紧抓住这三个基本属性才有可能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内涵,才能真正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实质。

最核心内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 则是要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将教师主宰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 教学结构——而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正是「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最核心的内容。

「实质」和「落脚点」

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正是「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最核心的内容

深层次整合」(即深度融合)的实质与 落脚点 就是要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 ——将教师主宰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

要想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革命性影响,必须进行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只有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变革,才能实现基础教育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