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黛玉焚稿读后感

只要250字
最好帮我做成阅读卡的形式:书名: 作者: 主要内容: 感想:

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黛玉的尊严
即将枯萎的绛珠草,无意得到了神瑛侍者的慈悲灌溉,修炼成仙。两位因灌愁海水,结下一段生死缘分。高山晶莹的绛珠仙子,不能受人之恩惠而不报,听说神瑛思凡下界,于是要用一生的泪水交换,换取他的回头是岸,以报答灌溉之恩。当年看到这里,深深被绛珠仙子的高尚宏愿和无私行为所感动。后来方知,绛珠黛玉,名别体殊,实乃香魂一缕所化,本为一人,从此深爱不已。
黛玉前生仙体,神水浇灌,一尘不染,纤纤弱质,来到污浊的凡间,深涉红尘,无所适应,遂染无医之病。初见化为宝玉的恩人,便泪如雨下,高兴之极乎,感恩之深乎?无论如何,绛珠终于又遇到神瑛,三生石上旧精魄,万劫人世有情缘。
既然入凡尘,即行凡间事。当年神瑛因动情红尘,万事自然从他富贵闲人的生活开始,黛玉宝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根深种。为了让宝玉早启慧根,懂得世无常欢,花无常艳,黛玉不惜以泪洗面,让宝玉在锦衣玉食中,看到悲苦无常。而常人视她,只当黛玉心胸狭窄,目下无尘。可怜绛珠一片心意,正是知我者谓我何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世间无情,千万物事穿手过,流水落花天地间。清灵黛玉,无人知心,四季逆旅,寂寞独行,春葬落花,秋卧菊榻,兰心慧语,化做墨香。可怜清流易被浊欺,白雪常遭泥污,生长在一个不容她的世界里,黛玉因此更无片刻欢颜。尽管外祖母宠爱,宝玉钟情,黛玉并未因此真正快乐过,她深知眼前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自己只是一匆匆过客,不会久留。
周遭他人冷眼,黛玉独自经受,从未怨言,世间的骄情假意,被她的无尘明镜,照得纤微必显,毫无遗漏。在这个戏台一般的世界里,她不会妥协,不会作假,只会一意孤行,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如殷商末年的伯夷叔齐,周伐纣王,两人便以微小之躯劝阻西周万人之兵,周灭纣王后,两人便作采薇之歌,绝食首阳山。黛玉高洁,一身孤臣孽子的风范,直逼古人,就算是自认为红尘得意的薛宝钗,也情不自禁愿和她结为金兰之谊,时常亲近。自认非凡的槛外人妙玉,也亲自以古器仙茗客敬黛玉,并时常在圆中,驻步倾听黛玉的雅乐诗词。
被人间奉为金科玉律的圣贤典籍,到了黛玉眼中,无非是名利险滩的一片野木蓬篙。而被常人贬斥的污秽戏文,到了黛玉口中,便化为馥气馨质的蕊白梅芯。春华秋叶,晨风夜雨,无人相诉之时,黛玉便轻挥藕指,弹奏云山缥缈的天籁之音,微启噙香唇齿,歌咏澹澹寒水的修篁之情。居潇湘桂阁,以碧竹为墙,坐月洞琴台,以笔砚为友。
落入人间的绛珠仙韵,只有怡红公子能真正赏识,两人原本神仙眷属,心心相印。但尘蒙愚情的宝玉,看不透众人笑骗欺言中的金玉良缘,病中的黛玉,终被风刀霜剑,逼到一息恹恹。孤身病榻中的黛玉已经无泪可还,知音的琴弦已断,焚稿的诗魂已冷葬明月西风中。就在自己情缘湮灭之时,在与自己的笔墨知己道别之后,一身傲骨的林黛玉,孤零零而来,干干净净而去。
在日夜啼哭外表之下的黛玉,其实是红楼梦真正的精神支柱。无论是晴雯的刚烈不阿、司棋的视死如归、鸳鸯的智勇忠贞、还是紫鹃的悲情怒目,都是黛玉的身外化身,是黛玉故事的延伸。黛玉的尊严,就是红楼梦的尊严。

作者 曹雪芹
原著书名 《石头记》
问世地 中国
语言 汉语
类型 小说
出版日期 18世纪
媒介 手抄本、活字印刷
《红楼梦》,原称《石头记》,是中国古典长篇章回小说,四大名著中唯一成书于清朝中叶者。《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题为《红楼梦》,在第一次活字印刷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长久以来,一般认为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由高鹗所补,有人认为程伟元也参与了撰写。

《红楼梦》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以至于以一部作品构成了一门学术性的独立研究学科——红学,这在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一般认为曹雪芹以其家族的命运投射在《红楼梦》一书。

目录 [隐藏]
1 主题
2 涉猎
3 情节
3.1 前八十回
3.2 后四十回
4 人物
4.1 宝玉与金陵十二钗
4.2 其他人物
5 艺术特点
5.1 命名艺术
6 作者
6.1 前八十回作者
6.2 后四十回作者
7 版本
7.1 诸本关系
7.2 后40回续书
7.3 索隐
8 红学
8.1 红学流派
8.1.1 文学批评派
8.1.2 索隐派
8.1.3 自传派
8.2 红学家
8.3 红楼梦续书
9 衍生物
9.1 电视剧
9.2 电影
9.3 现代舞
9.4 戏曲
9.5 文学作品
9.6 绘画
9.7 小人书
9.8 游戏
10 纪念
11 译本
12 注释
13 参考书目
14 外部链接

[编辑] 主题
作者以贵族家庭的兴衰为主轴。为避免文字触及时事被清政府干涉,于是虚构朝代,隐去真事,并以描写闺阁女子来避讳。 不过此书最为人所熟知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及薛宝钗之间的三角恋爱。

[编辑] 涉猎
这部巨著虽然虚构朝代、地点,而且假借了女娲补天的神话。却不经意中反映了清帝国下满洲贵族的生活纪实。并且反映著作当时的社会生活、婚丧祭祀制度,乃至服装穿戴、饮食药膳、建筑亭阁、舟车行轿、等等层面。全书中有很多关于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描写与戏谑。

[编辑] 情节
主条目:红楼梦章回列表
该书分为两个版本系统。一为通行本系统,即市面上流行的编者为高鹗的版本,全书一百二十回;二为抄本系统,据考证作者是曹雪芹,此版本仅有八十回存世,具体情节与通行本前八十回大体一致。一般认为通行本是以抄本作为蓝本修改并续作的。因此情节分别介绍。

另为阅读便利起见,此节仅概略性介绍红楼梦主轴发展,相关各章回内容请见红楼梦章回列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10
书名:红楼梦
作者:前80回曹雪芹(后40回为续作 作者高鹗 黛玉焚稿为高所续)
主要内容: 黛玉得知宝玉和宝钗定婚的消息后,一病不起,日重一日。这时黛玉睁开眼,只有紫鹃一人,自料万无生理,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之中。黛玉一生以诗为侣,她用整个身心写成的那些诗篇,是她的生命、青春和爱情的象征。因此,在她生命终止的前夕,她自然首先想到她的诗稿。“

感想:焚稿”的情节,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此时此刻黛玉的心境,并使其思想性格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参考资料:转载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7-07
我建议你最好不写,因为后四十回并非曹雪芹写的,也不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不过黛玉焚稿时我认为是续作者写得最好的一回了,但后四十回最好别读。
第3个回答  2009-07-07
nixiang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