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1. 病原生物学:这是研究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等)和寄生虫(包括原虫、蠕虫、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以及它们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是基础医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
2. 病原体:这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在病原体中,微生物占主导地位,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包括原虫和蠕虫。
3. 病源体:这类生物属于寄生性生物,它们寄生的自然宿主包括动植物和人。超过400种微生物能够感染人类,这些微生物普遍存在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肤中。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并不会引起疾病,有些甚至对人类有益,如肠道菌群(大肠杆菌等)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并抑制某些致病性较强的细菌的繁殖。然而,当人体免疫力下降,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破坏时,这些正常菌群也可能引发疾病,因此它们也被称为条件致病微生物。
4. 发病机制:机体是否因病原体侵袭而发病,一方面与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有关,另一方面则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入侵的数量。
5. 古代生物学观念:在自然科学尚未发达的古代,人们对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感到困惑,常常将生命和无生命物质视为完全不同的领域,并认为生命受到一种非物质的“活力”的影响。这些观点随着生物学的进步而被淘汰。
6. 生命的特性:生命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如在常温、常压下合成有机化合物,高效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进行个体发育和物种演化等。这些特性的揭示对于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
7. 病原生物学的研究:病原生物学是研究病原生物的科学分支,它专注于了解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和它们如何导致疾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