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医学古籍记载了五汁

如题所述

《温病条辨》医学古籍记载了五汁。

五汁饮组成有荸荠鲜苇根鲜麦冬等,功效是清热养阴等,用于温病邪伤津液所引起的病症。

五汁饮是一个出自古籍《温病条辨》的清热类药膳配方,本方由生梨鲜苇根鲜麦冬荸荠藕组成。本方做法是梨荸荠苇根麦冬藕以洁净纱布绞取汁液和匀。

五汁饮具有清热养阴润燥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温病邪伤津液引起的口中燥渴身热不甚干咳不已等症。

本方有滑肠(引起腹泻)的不良反应,故脾虚便溏(粪便稀不成形)患者应慎用。本方应在医生辨证下使用,不宜擅自用药。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清代吴瑭(鞠通)著(1798年),为温病通论著作。该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

在温邪易耗伤阴液思想的指导下,吴鞠通倡养阴保液之法,并拟订了层次分明的温病治法方药体系,故《温病条辨》被称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著作。

吴鞠通谓前贤之中,元代王履(安道)虽能辨证温病,但论之未详;明末吴又可区分伤寒、温病,但立法欠精纯;清代叶天士立论精细,但立法甚简,皆未能透达圆满。

于是吴氏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个人心得,统论温病,而成此书。

《温病条辨》最主要的成就在于吴氏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由上及下、由浅入深,旨在“认证无差”。

吴氏认为,伤寒六经辨证都是由浅入深,但六经是由表入里,须横看;三焦辨证则由上入下,须竖看。两种辨证体系有对立统一、一纵一横之妙。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该辨证体系与张仲景伤寒六经辨证、叶天士温热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互为羽翼,成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

在治法上,吴氏以温邪易耗阴液为立法的依据,倡导养阴保液之法,并据临床实践,提炼叶天士医案温病治法,化裁处方,以切实用。

如分出清络、清营、育阴多种治法;又以银翘散为辛凉平剂,桑菊饮为辛凉轻剂,白虎汤为辛凉重剂,使温病治法用方层次清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