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的出处和典故

如题所述

买椟还珠的出处和典故如下:

“买椟还珠”是一个成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这个成语的典故讲述了一个楚国商人卖珍珠的故事。故事中的郑国人买下了装珍珠的盒子,却将珍珠退还给了商人,只留下了美丽的木盒子。这个故事常用来比喻人们没有眼光,取舍不当,重视次要的东西而忽略了重要的价值。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第十三》。

这里的“楚人”指的是楚国人,"卖其珠于郑者"是指楚国人在郑国卖他们的珍珠。

"为木兰之柜"中,“为”是做的意思,“木兰”是一种香木,这种香木做的柜子叫做“木兰之柜”。

"薰以桂椒"中,“薰”是熏的意思,“桂椒”是桂皮和花椒,这里是说用桂皮和花椒熏香这个木柜。

"缀以珠玉"中,“缀”是点缀的意思,“珠玉”是指珍珠和玉石,这里是说用珍珠和玉石点缀这个木柜。

所以,整句话的意思是:楚国有个人在郑国卖他的珍珠,用木兰做的柜子装着,用桂皮和花椒熏香,用珍珠和玉石点缀。

“买椟还珠”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经典成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讲述了一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出售珍珠的故事。

故事中的郑国人被木盒子精美的外观所吸引,买下了装珍珠的盒子,却将珍珠退还给了商人,只留下了美丽的木盒子。这个故事常用来比喻人们没有眼光,取舍不当,重视次要的东西而忽略了重要的价值。

这个楚国人将珍珠放在了一个精心制作的木盒子中,木盒子用木兰制作,外面薰上了桂椒,还镶嵌了珠玉,非常华美。然而,郑国人却没有看中珍珠,反而只看中了木盒子,于是他们买下了木盒子,将珍珠退还给了楚国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会被外表的华丽所迷惑,而忽视了内在的价值。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地评估事物的重要性,不要被表面的装饰所迷惑,要有眼光,懂得取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