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孙山翻译及原文

如题所述

名落孙山翻译及原文,相关内容如下:

1.原文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元尽出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2.翻译

在我国宋朝的时候,有个名字孙山的才子,很聪明,有喜欢说笑,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起了个外号“滑稽才子”。

有一次,他和同乡的儿子一起去京城参加举人考试。在发榜的时候,只看见孙山的名字排列在榜的最后,但也算是榜上有名了。可是和他一起去的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

不久以后,孙山先回到了家里,同乡就来问孙山,自己的儿子有没有考上,孙山又不好意思直接回答,但是也不好隐瞒,就顺口编了两句诗:“解元尽出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思就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孙山,而他的名字在我的名字后面,也就是没有考上了。

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考学或参加其它考试而没有被录取的,叫做“名落孙山”了。

3.成语寓意

故事中孙山被人问及同乡儿子是否中榜时,采取委婉的方式答之,既不损人面子,又有效传递了信息。成语告诉人们,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使人们不便、不忍或者语境不允许直说的东西。

于是,“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说话人故意说些与本意相关或相似的事物,来含蓄表达本来要直说的意思。在语言的表达艺术中,这种方法叫做“缓冲”,能让听者或观者在比较舒适的氛围中接受信息。

4.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名落孙山”指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比喻考试或选拔没有被录取。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运用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等到出榜,名落孙山,心上好不懊恼。”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回:“那人答道:‘晚生复姓公孙名策,因久困场屋,屡落孙山,故流落在大相国寺。

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一回:“若不幸名落孙山,那时更自难堪。”作家·梁实秋《雅舍小品·签字》最后口试,他应答之后一时兴起,从衣袋里抽出小簿,请考试委员一一签名留念,主考者勃然大怒,予以斥退,遂至名落孙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