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青梅》讲了什么内容?《数青梅》书评

如题所述

《数青梅》是胡弃暗的首部短篇小说集,里面收录了7则精选短篇故事。根据介绍来看,这七个故事全部来自生活上的七个瞬间,情节跌宕起伏、耐人寻味,喜欢胡弃暗风格的读者应该会十分期待。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经历的多了自然就能从黑暗中为自己寻找一条出路。喜欢这本书的小伙伴可以买来读读,这次先让大家看看两则书评,了解下其他读者是如何评价《数青梅》的。

《数青梅》书评一:

1927年,鲁迅在一篇杂感中写道: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将近百年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中国特色精神处境似乎并没有多少改观。胡弃暗在大国崛起的宏伟蓝图之外,描绘了一张普通民众的心灵图谱。在这张图谱上,家人相煎,夫妻离心,朋友负义,同事背德。众人如刺猬般聚在一起,相互伤害,又难舍难分。

小说集中既有设置精巧的生活场景,也有时空广阔的社会现实;既有面孔鲜活的众生群像,也有暗流汹涌的意识深渊。作者以精湛细腻的技巧织出一张网,网下的众生无以逃脱。在心绪随着各般人物辗转起伏后,很难分清悲惨命运的矛头应该指向谁,是个人,是社会,是时代,或者更悲哀,是我们自身?

纵然批判的意识非常明显,作者也没有落入道德窠臼,而是以超越的姿态塑造各色人物,又以可贵的敏感揭示每个人被侮辱的状态,从而粉碎一切自我蒙蔽,撼动一切自我遗忘。真正令人悲愤的是,卑劣的人侮辱他人又自我侮辱,却总能苟活下去,而纯良的人因为内心的纯良,不堪侮辱,往往走向毁灭。和小说集同名的篇目,主角青梅最后抓向虚空的手,已远远不只是隐喻,更像是一种警示。

整本小说的风格偏阴暗,或许会让一些读者感到抑郁,其实只要用心体会,就能发觉作者灼热的心灵支使着灰冷的笔调,而无尽的刻薄后则深藏着悲悯之心。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展顺利,现代性建设却严重滞后,后者终将阻挠中国成为现代国家,而权贵们似乎有意忽视这点——自然,愚夫愚妇们才是最好统治的。

然而,胡弃暗所传达的问题或许超越了社会和政治,而是根植于人类的秉性之中,无法可解。

世界很不幸,恰是这样。我们很不幸,恰是人类。

作者:姜泊(来自豆瓣)

《数青梅》书评二:

在每一个故事,每一段生活里,春日转瞬即逝,梅雨缠绵得叫人失却活着的力气,夏至带来心慌的绝望,秋天携带迷雾,冬季是漫长的悲伤。雨天和晴天都不怀好意,有心无心地望向世间可笑又可怜的人们,那些梅啊桃啊山竹啊柚啊,都黯然失了色。评论里有个标题起得好,《数青梅》那些水果般的女人是如何被做成了果干儿。

《数青梅》里的7篇故事,可读性都很强,但并非看过就忘的快餐,而是回味起来,舌尖那点苦涩始终都在。虚构比现实本身往往更显得真实,它一把抓住不易捕捉的情绪与细节,沿着人的心性,一步一步走,将生活原本的样子摆在眼前。作者眼睛很毒,人与人在某段关系里只可意会的龃龉,被不留情面地写在纸上。

看似和平的闺蜜、夫妻或者恋人,暗自浪潮翻涌,当表象被揭穿,榨出藏在内心深处的性情,或许当事人自己都意识不到,原来这些自私、懦弱、偏执与卑怯,是一直跟随自己的一部分,当它们活生生亮出底牌,他们有的以自我毁灭来做最终的逃避,有的仍不知所措,就如作者说,可还是得顺其自然地活下去,活下去就得接受生活的庸常和不洁。像从前一样,没有答案。

小说并不给人答案,不是记录也不是教义,它不过是展现某种人生,好的坏的,暧昧不明的,任由它们生发,铺展,各自通往各自去向。

作者:黄惠子(来自豆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