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锂电池领域的新兴应用:从液态电解质到固态电解质

如题所述

在科技前沿领域,3D打印技术正在以崭新的姿态革新锂电池的制造与性能,两位杰出学者孙学良院士与孙润仓教授在知名期刊《Materials Today》上发表了一篇深度综述,深入剖析了这一革命性的技术如何从液态电解质跨越到固态电解质的创新应用。他们指出,3D打印技术的引入不仅有望解决传统锂电池的安全隐患,还能显著提升其能量密度,引领电池技术的未来发展。


文章详尽梳理了液态与固态电池的3D打印实践,从厚电极设计的创新性构想,到3D打印技术在正负极制造中的精准调控,再到固态电池界面优化的突破。通过3D打印,他们巧妙地解决了传统电池工艺中的局限,探寻着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无限可能。其中,关于硫化物与3D打印结合在固态电解质中的挑战和策略,以及新型卤化物电解质与3D打印的前瞻性探讨,尤其引人注目。


孙学良院士和孙润仓教授的团队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们的研究聚焦于准固态和全固态锂电池,以及锂硫电池等前沿技术。高雪洁博士和研究生Matthew Zheng的研究更是深入细致,他们的研究方向不仅包括了这些关键领域,还发表了多篇IF值极高的国际论文,为推动电池科技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每一项突破都预示着电池技术的革新,3D打印技术的加入使得锂电池的制造更加灵活高效,为电池领域的未来开辟了全新的道路。通过这些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固态电解质的3D打印应用将会为绿色能源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欲了解更多详情,可参考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https://doi.org/10.1016/j.mattod.2022.07.01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