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想象还是想象

如题所述

“想象”比“想像”合理。




甲骨文、金文时代,有“象”无“像”。“象”的本义是指大象,也许因为大象在先民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所以又被借用来表示形状、样子。小篆“像”字问世后,凡“形象”之类皆应有单人,但事实并非如此,长期以来,象、像混淆不清。究其原因,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的说法有点道理。




现代汉语中,“像”字一会儿简化,一会儿恢复,又经历了一番变动,现在终于尘埃落定,按照周延先生的说法,“‘象’是第一性的,‘像’是第二性的”。凡指事物的形状、样子,一律用“象”;凡依照某一事物创造或制造的形象,一律用“像”。




至于“想象”,从来稿看,一般认为是动宾结构,但也有专家认为是联合结构。如果是动宾结构,想的是事物的形状、样子,用“象”应该说是合理的。




如果是联合结构,“象”字本身也是动词,即韩非子说的“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也”。“想”即“象”,“象”即“想”用“象”同样应该说是合理的。动宾结构还是联合结构,这个问题可以作为一个悬念,留待专家继续讨论。现在可以形成的共识是:用“想象”是比较合理的。



区别:




1、想象:配置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人能在过去认识的基础上,去构成没有经过的事物和形象的能力就叫想象力。




2、 想像 :即设想.。想像力:为了艺术的或知识的创造的目的,而形成有意识的观念或心理意象的能力。




3、想象:名词,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头脑加工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4、想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已确定“想象”为推荐词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