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这首诗中词的最后一句采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喜爱?

如题所述

白居易的《忆江南》,最后一句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喜爱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中的“能”,意思是“怎能”“怎么能”,表反问,与后面的否定词“不”结合起来,使得语气更强烈,感情更真挚。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因此,反问句是修辞手法中很重要的一种。

作者竭力追忆江南春景,从内心深处赞叹“江南好”,而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不禁以“能不忆江南”的反问语气表达眷恋之情,收束全词。这个反问式的收束,既托出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6
《忆江南》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诗人通过对江南春色的描绘,勾勒出属于江南的独特景色,表达出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赏析

  第一首词以“江”为中心,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全词用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一幅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

  第二首前三字“江南忆”和第一首词的最后三字“忆江南”勾连,形成词意的连续性,描绘出了一幅杭州秋天的美景。

  第三首词主要写人,写苏州的歌舞伎和词人自己。从整体上看,意境的变化使连章体词显得变化多姿,丰富多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