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4-14
古代的农民
由于缺乏避孕措施和计划生育,所以媳妇儿一旦怀孕了,就得生下来,十月怀胎,有条件的找个接生婆,没条件的自己解决,由于没有刨腹产,营养也不好,很多孩子要么流产了,要么难产而死,要么生下来就残疾了。
由于缺乏营养,孩子断奶很早,靠米汤活着。那时候也没尿布这么先进的东西,基本上就是一个麻布袋子,里面灌满沙土,把小孩丢在里面,拉了尿了,都用沙子裹起来清理出去。
由于卫生条件不过关,很多孩子还没断奶就夭折了,随便找个地方就处理了。
开始记时了,天天被背着风吹日晒,靠玩泥巴,捉虫子为乐,至于糖果零食,那都是奢侈,只有庙会的时候或者村子里有了行脚商人才能遇到,要么拿钱换,要么就偷,要么就抢。
孩子生个病什么的,小病靠挺,大病靠命,能挺就挺过去,挺不过去就是个死。
长大了也没书读,就是放牛,放羊,下地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白天干活,夜里四下乱窜,上树爬墙,偷东摸西。
地都是地主家的,收成好了是地主家的,收成差了算是佃户的。
要么成为地主家孩子的狗腿子,要么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到了十七八岁,就在父母包办下娶个媳妇儿,条件不好的就光棍着。
如果赶上战乱,就被拉去当壮丁,如果和平年代,要么老老实实种地,要么游手好闲。
娶了媳妇儿,最大的乐趣就是生孩子,于是开始不断循环。

乏味,单调,卑微。

在古代,阶级矛盾很明显,泥腿子就是泥腿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是能读得起书的很少,绝大多数一辈子都不认识几个字,就算读了书,考取了功名,如果不给你分配,也就得失业。
泥腿子要母鸡变凤凰,要么经商,做个小买卖,然后不断做大,要么从军,拿命换个官职,要么闺女嫁入大户人家做小妾,儿子入赘大户人家做姑爷,然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