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京的历史演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5
北京

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

而北京建城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

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重镇和地方中心;自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又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上都、元大都、明、清国都。

1949年10月1日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距今70万年,北京猿人生活在北京西南郊周口店的山洞里,北京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北京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做蓟。

公元前十一世纪时,蓟国是统治中国北方的西周王朝的一个分封国。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中期,位于蓟国西南面的另一个封国燕,吞没了蓟,并迁都于蓟城。

从这时起,直到公元前226年燕国被强大的秦国所灭,蓟城一直是燕的都城。

据考古学家考证,当年的蓟城就在现北京城区的西南部。

公元938年,蓟城成为辽的陪都。

辽是崛起于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人建立的。

因为蓟位于它所辖的疆域的南部,所以改称南京,又叫燕京。

一个多世纪以后,另一个少数民族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将辽灭亡,并于1153年迁都燕京,改名中都。

1214年,金朝因受到新兴的蒙古族军队的进攻,被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第二年蒙古铁骑入占中都。

1267年,蒙古族首领忽必烈下令在中都城的东北郊筑建新城。

四年后这位首领即在兴建中的都城内登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元朝。

1276年新城全部建成,这便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之为“世界莫能与比”的元大都。

从此,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并延续到明、清两代。

1911年10月10日,中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第二年二月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至此,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溃亡,北京作为帝都的历史到此结束。

在此后的30多年里,北京历经苦难:先是连年不断的军阀战争,使当年的帝都变得衰微破败;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入,古城在血与火中苦熬了8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 *** 接管这座城市。

苦难、屈辱、血泪,终于使人民起而抗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生的共和国的首都,古城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

作为几代帝都和今日中国首都的北京是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缩影。

北京是古老的,但同时又是一座焕发美丽青春的古城,北京正以一个雄伟、奇丽、新鲜、现代化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

市名

北京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蓟(公元前11世纪)、幽州(最早见于《尚书·舜典》)、幽都(唐代)、南京(五代时,公元938年)、燕山(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中都(公元1153年)、大兴(金代)、大都(元九年,公元1272年)、汗八里(元时)、北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北京(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京师(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

此外还有:蓟城、燕都、燕京、京城、汗城、宛平。

前人一般用“京师”来称呼北京。

此外,北京的别称还有长安、春明、日下、帝京、京邑、京国、京华等。

北京历史上除了用过上述名称外,还有秦汉之时,北京曾是广阳郡的治所;隋大业年间,曾是涿郡的治所;唐天宝年间,曾是范阳郡的治所;辽代时曾是析津府的治所;明清之时,曾是顺天府的治所,于是广阳、涿郡、范阳、析津和顺天府也成了北京的别称。

]

南京

(一)石头城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为吴国置冶城于此。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为南京最早古城。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尽取吴故地,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遗址在今石头城,即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

公元前222年秦灭楚,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以金陵有天子之气,遂改金陵为秣陵以贬斥之。

汉初秣陵相继为楚王韩信、吴王刘濞之封地。

前128年,汉武帝封其子刘敢为丹阳侯,刘胥行为胡孰侯,刘缠为秣陵侯。

(二)六朝古都

195年,孙策渡江占据丹阳、江乘、胡孰、秣陵等县。

208年前后,诸葛亮出使江东,观察南京山川形胜,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语。

211年,孙权听从谋士张纮之言,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

229年,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是为南京为国都之始。

吴石头城遗址在今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

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

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

琅玡王司马睿南渡,以建康为根基。

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是为宋武帝,宋立国,都建康。

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是为齐高帝,齐立国,都建康。

502年,萧衍代齐称帝,是为梁武帝,梁立国,都建康。

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是为陈武帝,陈立国,都建康。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

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

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三)蓄势待发

589年,隋灭陈。

隋文帝下令荡平建康城,以石头城为蒋州治所,隋炀帝时改为丹阳郡。

此后隋、唐两朝统治者相继采取抑制南京的策略,将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广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级的建制。

唐初,杜伏威、辅公祏义军占据丹阳郡,归顺唐廷,唐改丹阳为归化。

杜伏威入朝被扣不返,辅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权。

唐平江南,置升州。

758年,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为升州刺史,次年书乌龙潭放生池碑,遗址今存。

李白晚年居升州,762年病逝于南京西南之当涂。

783年,因藩镇为乱,唐德宗有意迁都,镇海军节度使韩滉整修金陵,然其事未成。

450米紫峰大厦,江苏第一高楼五代杨吴立国,修缮金陵,以为西都。

937年,徐知诰(李昪)代吴,南唐立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

975年,北宋灭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

1018年,宋真宗以赵受益(后改名赵祯)为升王,不久立为皇太子,改升州为江宁府。

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

以江宁为其龙兴之地,常以亲信之臣(如包拯)为江宁府尹。

宋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以江宁府尹出任宰相,主持变法。

1120年,方腊起兵反宋,终未能北取江宁而不能控制江南,导致最终失败。

1127年,宋高宗即位,接受主战派人士李纲的建议,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

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以杭州为行在。

1137年,在主战派岳飞等人的坚持下,宋高宗再次返回行都建康。

1138年,宋高宗以建都当“修德行而不在于择险要之地”为名,再次南逃杭州,正式建都,改杭州为临安府。

建康府为陪都。

1275年,元兵南下,以建康府为建康路。

1329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

(四)南京复苏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根据地,朱元璋自称吴国公。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明,是为明太祖。

以应天府为南京,以为首都,以开封为北京,以为陪都。

1378年,罢北京,改南京为京师。

1386年,京师城垣完工。

南京是在元代集庆路旧城的基础上扩建的。

城市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旧城区、皇宫区、驻军区。

后两者是明初的扩展。

环绕这三区修筑了长达33.68公里的砖石城墙,即今南京明城墙。

是为世界第一大城垣(其次巴黎;在中国,其次北京)。

南京城墙墙基用条石铺砌,墙身用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砖垒砌两侧外壁,中实杂土,所用之砖由沿长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个县烧制后运抵南京使用,每块砖上都印有监制官员、窑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质量责任制之严格可以想见。

城墙沿线共辟十三座城门,门上建有城楼。

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为北京,以为陪都。

1420年底,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陪都。

1644年,崇祯帝吊死煤山。

北京陷。

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

1645年,清兵克南京。

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

1649年,清设两江总督于江宁。

1853年,太平军攻克江宁,改江宁为天京,以为都城。

1864年,清兵克天京,太平天国亡。

(五)民国国都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南京为首都。

不久袁世凯窃据大总统之位。

1927年,北伐军克南京。

不久南京国民 *** 成立。

(六)新生南京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 *** 占领南京,成立南京市人民 *** 。

1949年后,南京先为中央直辖市,1952年恢复江苏省,南京降为省辖市并作为江苏省省会至今。

1990年南京被确定为国家计划单列市,1994年省会城市取消计划单列,国务院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确定南京市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