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和货郎图反映出当时社会发展有何突出的特征

如题所述

宋代的城市发展冲破了坊市格局,市民生活日趋丰富,市场交易频繁。货郎在经济活动中扮演了醒目的角色。然而在宋代以前,无论图画、雕塑,还是文字记载,都鲜有对货郎的具体呈现。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挑着担子行走于街头巷尾的货郎随处可见。南宋时,更有李嵩和苏汉臣以货郎为特写的《货郎图》,更为细致地展示了这一个体的独特性。在文字记载中,较早出现“货郎”一词的是周密《武林旧事》卷二《舞队大小全棚傀儡》。此处的“货郎”是一种傀儡戏,它已成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见,商品交易中的货郎在此前即已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的货郎已成为经济活动及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货郎是一个流动的“百货商店”,他紧密联系着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首先,货郎所卖物品,既有某种或某类商品,也有各色杂货,但基本都是百姓日常生活所需品。
其次,货郎的活动场所具有很大流动性,货郎常常走街串巷,给百姓生活带来便利。
最后,货郎销售的形式基本可以分为自销和代销两种。自销就是货郎把自家种的瓜果、蔬菜、花卉等物品拿到市场上去卖,或者先到较大的城市批发一些东西,然后再到市场上销售。
货郎的流动性也使其成为社会信息的载体。他通过走街串巷贩卖货物,可以获取很多信息,甚至知道一些富家贵族的事情。对于生活在更为偏远地方的农民来说,货郎是远到的客人,而货郎总能眉飞色舞地讲一些他们世界之外的新奇东西。
此外,在通讯较为落后的时代,货郎有时还充当信使。
——摘自王乐《宋元时期的货郎》(《华夏文化》2013年第2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