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临床上根据羊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特点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 慢性型三类。① 急性型。主要发生于羔羊阶段,多突然死亡,死时口鼻出血, 全身红紫,指压褪色。有时突然瘫痪,食欲下降或废绝,无端嘶叫或 呻吟,肌肉颤抖,四肢抽搐。死亡时口内出血,肛门出血。② 亚急性型。潜伏期2~30天,病羊初期体温升高至41. 5°C,最 高达42. 5°C,稽留5~8天。精神沉郁,食欲不佳,主要表现为前期便 秘,后期腹泻,粪由稀、腥臭变为含有血和黏液。尿色变重,呈深黄 色或酱油色。有些羊颈部、耳部、鼻部、胸腹下部、四肢内侧皮肤发  红,指压不褪色,严重的出现全身紫斑,毛囊有铁锈色斑点。有的羊 体渐消瘦,体表淋巴结肿大,后躯无力,喜卧。有的羊后肢不能站立, 流涎,呼吸困难,咳嗽,眼结膜发炎。③ 慢性型。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贫血和黄疸。黄疸程度不一,皮肤 或眼结膜呈淡黄色至深黄色,皮肤和黏膜苍白。母羊出现流产、死胎、 弱羔增加、产羔数下降、不发情等繁殖障碍。母羊临产前后发病率较  高,乳房、外阴水肿,产后泌乳量减少,缺乏母性。公羊出现性欲减 退,精子稀薄、变形,畸形精子增多,受胎率低等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6

附红细胞体病,亚急性传染性但非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特征为羔羊贫血和体质虚弱。

在4~21d的潜伏期后,虚弱、贫血、病羔生长不良,有的病例有轻度黄疸。时而发生缓解和体温波动。血液学检查显示贫血、红细胞数量减少到正常水平的25%,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低。剖检时脾脏肿大、血液稀薄、组织黄染。

根据贫血、生长不良、在染色的血液抹片中有许多附红细胞体存在来诊断本病。将感染血液接种于脾脏摘除的易感绵羊,则引起全身传染。鉴别诊断需考虑蠕虫病、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

以平衡的和足够的日粮饲养羔羊以及清除内外寄生虫,有助于预防附红细胞体病。进行去势、断尾等外科手术时,要严格消毒器械,以防止人工传播。尚未研制出免疫剂。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和有机砷制剂来治疗病羊,具有一定效果。

第2个回答  2018-01-06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亚急性传染性但非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特征为羔羊贫血和体质虚弱。虽然附红细胞体病在大多数绵羊生产国散发性发生,但这种轻度的、常常诊断不出来的疾病对于绵羊业的重要性较小。只是由于羔羊生长发育不良和偶尔死亡,可引起一些经济损失。

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是绵羊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ovis),现在把它归类于立克次氏体属内。这种多形性微生物呈球形、杆形、环形、三角形及哑铃形,长度为1~2nm。用姬姆萨氏溶液染色时,呈蓝色到粉红色;革兰氏染色阴性。附红细胞体栖息在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在牛为维容氏附红细胞体(e.wenyoni),猪为猪附红细胞体(e.suis),但除开绵羊附红细胞体会传给山羊外,每一个种都有宿主特异性。 像属中其他种一样,绵羊附红细胞体致病力低,通常在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蠕虫病和亚急性中毒及虚弱的绵羊,以及网状内皮系统机能不全(如行脾脏摘除术)的绵羊中,用大量感染血液接种,才能引起临诊症状和寄生虫血症。在此种情况下,附红细胞体迅速增殖,侵入外周血液并破坏红细胞。在临诊痊愈后,宿主动物发展成持久性的传染后免疫,偶尔经历短时的缓解。附红细胞体、其他病原体和有害条件如肺炎的联合作用而导致绵羊死亡。本病可能通过昆虫叮咬传播,苏联有2种蜱,铅色璃眼蜱和伞状扇头蜱可传播本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