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阙、下阙是什么意思?

请告诉我,上阙、下阙是什么意思?

那么《水调歌头》的上阙是什么?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作此篇”这句又是什么?

    一首词的一段亦称一阕,前一段称“上阕”,后一段称“下阕”。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作此篇”这句是小序。

拓展资料: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名家品论: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歌者袁绹,乃天宝之李龟年也。宣和间,供奉九重。尝为吾言:“东坡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澒涌,俄月色如画,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峰,命绹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吾谓:‘文章人物,诚千载一时,后世安所得乎?’”

    宋胡寅《酒边集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而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胡仔《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先君尝云:坡词“低绮户”,尝云“窥绮户”。二字既改,其词益佳。

    胡仔《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元李冶《敬斋古今黈》卷八: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时词手,多用此格。如鲁直云:“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蜺。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盖效东坡语也。近世闲闲老赵秉文亦云:“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清程洪、先著《词洁》:此词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

    刘熙载《艺概》卷四:词以不犯本位为高。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究不若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

    郑文焯评《东坡乐府》:发端从太白仙心脱化,顿成奇逸之笔。湘绮王闿运诵此词,以为此“全”字韵,可当“三语掾”,自来未经人道。

    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05

“上阙”“下阙”是一首词的前后两部分,又称上片和下片,“阙”此时等同于“片”或“联”

释义:

阙quē:

    古代用作“缺”字。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

    过错。

    姓。

    阙què: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

    皇帝居处,借指朝廷。

    京城,宫殿。

    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

组词:宫阙、城阙、魏阙、阙疑、阙如、天阙、阙翟、九阙、帝阙、芝阙 、瑞阙、阙少、荒阙、严阙

笔顺:点、 竖、 横折钩、 点、 撇、 横、 竖折

造句:

    虽然关于海象人的历史文档付诸阙如,很多值得注意的事实最近都从黑暗的水下浮出了冰面。

    墓阙下跪着秦桧、秦妻王氏、张俊、万俟四个铁铸的人像,反绑双手,面墓而跪。

    少时观其兄所建蜀山一脉,蜀山之巅,一座高耸入云之琼楼金阙屹立其上,大有气逾霄汉之势。

    沿途金碧荧煌,贝阙珠宫,朱甍碧瓦也未弱了世家名头。

    一般说来,除正史记载之外,墓志记载可补正史之阙漏与不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6-23
上阙就是一首词的第一段,下阙是该词的第二段
这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作者想超脱于尘俗世界,有"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于现实,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更温暖亲切.下片怀人.悲欢离合是人生憾事之一,此时苏轼兄弟已有六年不见了!感伤之余,他也认识到,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常理.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的祝愿中互致慰藉,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

简化为:
上片:问天,词人在月下欢饮时的联想和想象
下片:问月,词人在月下无眠的情怀和对人生的沉思,探索.
第3个回答  2009-06-23
就是上篇下篇,说白了就是前一部分后一部分,第一段第二段的意思;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作此篇”这句的意思是丙辰年的中秋那一天,一晚上通宵欢快的饮酒做乐,大醉,所以写下这首词,以怀念我的弟弟子由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很多词都用这个名字,我想你找的应该是《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4-16
就是一首词的前后两部分,又称上片和下片 其实想分出上下阙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上下阙都是对称的,和上下联差不多 正规的书上都会在上下阙之间留一点空 《水调歌头》的前面的那部分就相当一个引子,介绍作者写这首词的背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