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中的是心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如题所述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意思是: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义);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不义)。

出自《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原文选段: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很可能是孟子。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的“仁义”思想,《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

文章主旨:

本文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作者从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死、利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

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如今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我所欲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21
”心“指的是性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这一句出自《鱼我所欲也》。

非独闲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译文:不仅闲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
是心,应该是指的这种性情,这种本性。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很可能是孟子。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第2个回答  2009-07-04
原文:非独闲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忽丧耳
译文:不仅闲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闲人不能够丧失罢了。
是心,是指这种性情、这种本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6-24
舍生取义,我们这边不考这篇
第4个回答  2009-06-24
想法